近年来,富平县纪委、监察局立足县情,有的放矢地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有力促进了全县反腐倡廉工作的开展。
突出主体,全面提高领导干部思想政治素质。县纪委把党员领导干部作为反腐倡廉教育工作重中之重,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廉政文化活动。一是把坚定理想信念和宗旨观念作为核心内容。广泛开展“勤政为民、廉洁自律”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权力观和名利观。二是把提高思想道德观念作为重要内容。县纪委先后对全县100余家党政机关,6000余名党员干部进行了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知识测试;在全县通报一年来查处的典型案件,教育党员干部提高自律意识。三是把提高廉政文化素养作为基础内容。县纪委先后通过召开“大宣教”成员单位座谈会,对教育、电力、工商等重点部门作反腐倡廉形势报告等形式,用正确理论和先进文化培育、提高党员干部的廉政文化素养。
创新载体,有效增强廉政文化的感染力和渗透力。县纪委先后开展丰富多彩、干部群众乐于参加、易于接受的廉政文化活动。一是在全县范围内开展“树荣辱观,唱正气歌”演唱活动。县文化局、教育局、国税局、杜村镇等部门和乡镇,以演唱内容为素材,录像制碟,深入宣传。二是建设各具特色的廉政文化景观。县纪委在人民路南端构筑具有时代气息的“廉政文化墙”,内含古今名言警句和廉政漫画,图文并茂,言简意赅,融教育性与幽默性于一体。同时在交通要道设置大型廉政公益广告。三是开展反腐倡廉宣传周活动。县纪委与县电影公司、县委宣传部联合利用一周时间,组织全县党员干部先后观看了《长征》、《信天游》等大型纪实影视片,并对“树荣辱观,唱正气歌”活动中涌现出的优秀节目,在县电视台黄金时间进行滚动播放,提高了整体效果。
拓展领域,不断扩大廉政文化辐射面。结合县域实情,全县开展廉政文化进机关、进学校、进农村活动。一是进机关。把廉政文化与创建文明机关、人文机关等工作结合起来,要求机关单位必须订阅《中国纪检监察报》、《中国监察》等报刊杂志,县纪委还为基层单位纪委书记(纪检组长)统一制作印有“八荣八耻”内容的工作台,让廉政教育更具人性化和亲和力。二是进学校。县纪委与县教育局联合,为部分中、小学校送去廉政文化建设图书、杂志,在校园张贴廉政标语、举办廉政专栏和老师辅导讲座等,倡导中小学生从小树立廉荣贪耻的良好思想意识。三是进农村。在全县开展的“廉政教育月”活动中,县纪委明确各乡镇书记为活动的第一责任人,组织集体观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带头人》电视片,辅导村组党员干部学习《富平县关于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强化了基层农村的廉政文化建设。
廉政文化建设是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重要内容,只有搞好廉政文化建设,党风廉政建设才能有深厚的社会基础和舆论氛围。纪检监察部门必须紧贴实际,积极探索,勇于实践,逐步提高,不断把廉政文化建设引向深入。一是要提供有力的组织和制度保证。加强廉政文化建设,认识是前提、领导是关键。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不仅自身做到廉政勤政,而且要高度重视廉政文化建设,务求实效。加强廉政文化建设,要建章立制,制订目标,分解任务,落实责任,一级抓一级,不见成果不撒手。二是要拓展廉政文化的宣传阵地。充分发挥“大宣教”格局作用,充分利用网络、电台、电视台等媒体覆盖面广、干部群众关注程度高的特点,以专题报告、反腐专题片等形式,加大宣传力度,报道成功经验、典型人物和热点难点,增强宣传声势和效果。三是整合廉政文化的社会资源。大开绿灯,创造条件,鼓励文化及职业中学等部门中的文艺工作者大力创作廉政题材作品,充分利用休闲广场等文化设施,通过举办反腐倡廉成果展览,扩大“廉政文化墙”的区域与规模,提高廉政文化活动的开放度和群众参与度。四是加快廉政文化的“六进”步伐。继续巩固现有成果,结合公职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公民的社会公德、家庭美德教育和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重点做好廉政文化进社区、进家庭、进企业的工作,进一步扩大廉政文化的覆盖面、影响面、教育面,增强亲和力、渗透力和感染力,形成全社会讲廉崇廉的人文环境,推动反腐倡廉工作不断深入。
(作者系富平县委常委、纪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