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中心三制度” 农村惩防体系建设的高陵路径
打印

高陵县积极从创新体制和机制上入手,通过建立“两个中心、三项制度”,有效构筑起农村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在服务城乡统筹中彰显了生机和活力。

建立“农村集体‘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中心”是根治农村腐败顽疾的“对症药”

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一直是群众密切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也是农村干部违法违纪行为的易发、多发领域。实践证明,抓住农村“三资”,就抓住了农村惩防体系的“龙头”,就能从源头上祛除滋生腐败的土壤和条件。

高陵县农村集体“三资”委托代理服务制的核心是:“村里花钱不管钱,乡镇管钱不花钱,农民享有支配权。”出台了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六个办法”“九项制度”,在坚持民主自愿和村集体“三资”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审批权不变的原则下,村集体经济组织将其所有的资金收支及资产资源处置事项全部委托乡镇代理中心代为管理。

村级资金实行“双代管”(代管资金、代理记账),每笔财务发生时,必须经民主理财小组、群众代表、村监会主任审核,村书记、主任双审批,乡镇代理中心会计初审,中心主任终审四道防线才能入账;对于大额支出,须提请村民代表会议通过,再经以上程序后入账。这一管理模式从根本上杜绝了村干部胡支乱花集体资金的乱象。村级事务实行“流程化”管理,把包括财务审批、征地款发放、民生工程建设等重大村级事务的办理程序、环节要求加以固定并上墙公示。村“两委”办啥事、如何办,群众一目了然。事实证明,村级事务流程化是制约“村官”隐形权力的灵丹妙药。群众高兴地说:“流程图作用大,村里办事民主化。”干部也坦言:“有了流程图,干事不糊涂。”如鹿苑镇田家村按照“流程图”中的村务民主决策程序,不到一个月就顺利完成拆迁,各界交口称赞。

同时,建立县、乡两级“三资”监管网站,一是可全程实时监控“三资”的经营管理情况;二是可对资产资源变动、费用超标、大额收支情况进行自动预警;三是可对账务处理进行全程记录,每笔业务、每个环节的处理过程,在系统中均可追溯、可查询,但无法更改,避免了各种违规操作和违纪行为发生。网站运行以来,提醒纠错不规范票据5张,拒付不合理开支7万余元。

建立县、乡、村三级便民服务中心是便利群众办事的“直通车”

“不用东奔西跑,到了中心一站办好”,“过去是办事人围着经办单位转,现在变成了部门围着窗口转、窗口围着群众转、中心围着社会转。”高陵群众交口称赞便民服务中心作为全省、全市城乡统筹发展试点县,高陵县从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一方面在全市率先打造了“让群众省时、省钱、省心”的党务政务超市——县党政服务中心;另一方面着力于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出凡是群众需要党和政府办理的事项全部进中心,凡是党和政府要给群众办理的事项全部由便民服务中心提供,着力打造城乡一体的县、乡、村三级便民服务体系。目前,已在所有乡()40%的村成立便民服务中心(),其中乡村两级中心服务范围涵盖惠农补贴、民政救助、社会保障、计划生育等与群众关系密切的公共服务项目。县、乡、村三级中心共办理各类事项20余万件(乡、村两级7000余件)。便民服务中心不仅解决了公务人员“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问题,又从机制上杜绝少数“村官”借给群众办事“吃拿卡要”、借机敛财等腐败现象。

推行“网络化监督制度”是防控“村官”岗位风险的“放大镜”

为了给广大群众监督“村官”规范履职创造便利条件,高陵县开通了全省首家县级公开监督网站——高陵阳光惠民网。该网站的最大亮点就是把监管的权力交给群众,村民可通过在家里轻点鼠标上网,或到设于乡()“三资”代理服务中心的触摸显示屏就能随时查询到村组“三资”的变动,以及涉及农村党风廉政建设16个部门7l项惠民政策和10万户()的享受情况。同时,由于高陵所有乡镇都高标准推行了“公务接待廉政灶”,在给予补贴的基础上,普通干部和上级领导吃一样的饭菜,村上基本实现“零接待”,避免了借公务招待之名套取集体资金的现象。村民们说:“阳光惠民网就像电子眼,时刻盯着村官,使他们不敢有丝毫差错,不管是资金支出,资产、资源处置,还是惠民政策、低保救济等必须按规定来办,稍有不规范,不光我们村民要问个明白,上级也要查个清清楚楚。”该网站开通以来,已受理群众举报村组干部挤占挪用惠民补贴、民政救济款等违纪行为5起,3名村干部被诫勉谈话,2人被撤职。

为了与“阳光惠民网”互补,高陵还开通了“VOD数字电视点播系统”,把涉及全县群众的71项惠民政策的项目名称、享受条件、申报程序等全部公布,让群众足不出户,手握遥控器就可了解所有惠民资讯。

这些公开平台的建立,把村务财务公开、惠民政策发布、干部权力使用置于广大村民监督之下,防止了“村官”权力失控,增强了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实效性。

推行“双诺、双示、双述、双评”制度是把脉“村官”认真履职的“听诊器”

“双诺、双示”就是每年村“两委”要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结合本村实际制定出年度工作目标,经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报经乡()审核后,把各项工作任务细化分解到村“两委”成员,并明确每项工作完成的时限、具体责任人和每个项目所需资金及资金来源,制定任务分解表,分别向乡()党委和村民代表作出承诺,并在乡、村两级公开栏公示。“双述、双评”:即在县纪委、县委组织部的指导下,乡镇党委、纪委组织实施,由村“两委”主要领导将个人在本年度廉洁自律情况、承诺完成情况向村党员大会、群众代表大会述职并现场接受评议,评议结果由乡()进行通报公示,并上报县纪委、县委组织部。该制度实施以来,有440余名村干部承诺的670余项工作完成619项,完成率达到95%。这一制度既增强了各项工作的透明度,又调动和保护了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了村级党组织的公信力。

推行纪检监察信息员制度是预防“村官”腐败的“报警铃”

在完善县、乡两级纪检监察网络的基础上,高陵县充分发挥村监会职能作用,推行了“纪检监察信息员制度”,在农村惩防体系建设上做到关口前移、重心下转,将监督的触角延伸到村,实现以村为点、以乡()为线、以县为面的县、乡、村三级纪检监察工作网络。村监会主任兼任“县纪检监察信息员”,信息员直接负责收集农村的廉情、信情、社情,通过《民情报告单》直报县、乡纪委,简单问题由乡()负责2日内解决,较复杂的问题10日内有结果。

“纪检监察信息员制度”做到“四个第一”,即农村各类预警信息第一时间快速上报、村干部违规办事及腐败问题第一时间快速查处、影响稳定的信访问题第一时间快速处置、涉及群众生产生活的困难问题第一时间快速解决。实现“三个不出”,即小问题不出村、一般问题不出乡、较大问题不出县,真正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目前通过该制度共收集上报信息1216条,其中廉情信息78条,调查核实42条,发现案件线索11件,立案查处6件。

农村惩防体系的有力搭建,为高陵顺利推进城乡统筹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障:一是基层组织建设得到明显加强。通过理顺管理体制,健全监督机制,农村干部管得住、防得牢,使其对腐败“不敢为”、“不能为”、“不想为”、“为不成”。村干部认真履职的责任意识和廉洁自律意识不断增强,村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提高。二是明显改善了干群关系。形成了村民广泛参与村级事务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构建农村惩防体系建设的有效模式,让腐败无机可乘。群众的民主权利得到充分保障,农村基层政权逐步实践着由“为民做主”向重在制度设计,群众的事真正“由民做主”的转变。三是明显促进了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实现了农村信访总量、重复信访量、越级信访量和集体上访量“四个下降”,高陵连续七年保持了全省“无进京非正常访、无来省集体访、无信访积案”的“三无区县”。2011年又以“城乡统筹成效显著”,成功入围“全国县域经济科学发展十大范例县”。■

(作者系高陵县委书记)

 


上一条: 为“情”所困陷囹圄
下一条: 坚持制度创新 注重工作实效 积极推行案件公开审理助辩制度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