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为了继续打造“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机关队伍,打造更加优质的经济软环境,汉阴县纪委坚持把转变作风放在工作大局中加以谋划,全面实现了打造“效能汉阴”目标。
整顿机关纪律的“黑脸包公”
1月29日早,天空依然飘散着淅淅沥沥的小雨,汉阴县纪委一行干部在县纪委副书记、监察局局长陈前志的带领下,悄悄踏上了前往川道、北上几个镇的路上。此行的主要目的是暗访带班领导、值班干部纪律情况。很快,全县各镇、各部门就收到了县监察局发出的检查通报,对严守工作岗位、认真带班值班的镇进行通报表扬,对擅离职守、纪律涣散的镇进行通报批评。事后,对不在岗的带班领导进行了警示训诫。
今年以来,县监察局针对部分机关中存在的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行为,将督查的主要力量和精力放到一线、放到基层、放到各项工作推动的薄弱环节、放到为人民服务的窗口,进行不定期、不同形式的明察暗访,目前已开展了5次暗访活动。随着明查暗访力度的不断加大,机关作风得到根本性好转。
同时,县纪委监察局出台《汉阴县关于加强行政效能建设推动重点工作落实的若干纪律规定》等工作制度,对贯彻落实县委、政府重大决策措施不力,应该落实不落实、贻误工作等造成严重后果的,综合运用组织处理和纪律手段,严肃追究主要领导和相关责任人员的责任。
保持政令畅通的“监督者”
为全面有效推进县委、政府重大决策的贯彻落实,保持政令畅通,县监察局采取三种方式开展效能监察。
跟踪问效——对县委、县政府贯穿全年性的工作任务,监察局主动参与,与县委办、政府办、考核办联合,把牵头部门和责任单位的工作任务、工作责任和完成时限进行细化分解,对各单位各部门工作进展情况、工作质效实行月检查、季催办,对工作进展迟缓、措施不力、落实不到位的下发“督办单”进行督办落实,并将工作完成情况进行通报。
及时跟进——对县委、县政府临时性工作和急难新任务,监察局组成专项检查组,及时进行跟进督察,对工作落实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督促整改,保证工作优质高效完成。开年以来,解决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中存在的问题9个,督办重点工作项目8个,协调相关部门为招商引资企业办理审批手续3个。
县纪委会同财政、农业、审计等部门,成立检查组,对涉及民生的社保基金、扶贫救灾资金、低保资金、粮补资金、退耕还林补助等专项资金管理发放情况和教育“三乱”问题进行集中清理,对发现挤占、挪用专项资金等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纠正处理,及时解决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
优化投资环境的“保护神”
近年来,该县纪委监察局将抓投资环境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围绕“对重点工程和项目事前、事中、事后等环节实行全程监督”的指导思想,先后制定出台了《向重点企业和招商引资项目派驻监察室和监察员工作办法》,并向全县36个重点项目派驻监察室和监察员,派驻人员每月到所派驻的企业和项目建设单位进行不少于1至2次的现场监督和动态监督,及时解决企业存在困难和问题;积极组织全县45家具有行政执法权或行政管理权的部门以及公共服务行业及其负责人,就依法行政、优化服务、勤政为民、违诺责任等内容,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介面向社会公开承诺,并下发《汉阴县优化投资环境承诺内容汇编》,将45个职能部门工作任务置于社会各方的监督之下;召开不同时期、阶段的重点企业、项目工程负责人座谈会,认真听取企业主的意见和建议,并把整治重点放在“帮助扶持和矛盾化解”上;严格实行检查、收费报备制度,除安全检查、税务检查外,对到企业和重点项目单位实施检查时,必须向治理投资环境办公室备案。未进行上报备案的,一律视为乱检查,企业有权拒绝,并可举报;建立健全《汉阴县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考核评议办法》,对考核对象、考评原则、考评办法、考评内容、考评方法进行明确规定,并着重加大了对考评结果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