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字的“三公”账本是个怎样的晒法
打印

广东曾明确规定省直单位每年“三公”经费需公开。截止7月3日,48个省直机关仅有半数晒前年“三公”支出,且一般只列大数缺乏细项。例如广东省财政厅晒出来的“三公”中,寥寥300多字,笼统列了几项支出。最简单的晒法,莫过于省外经贸厅了,“三公”账本只是个简单的列表,全文除了标题外,只有39字,再无其他言语。

一个堂堂的广东省外经贸厅,难道没有几个会写字的“笔杆子”?抑或是,有关领导不知道“晒三公”应该越细越好?当然不是!个中原因恐怕不难猜测。“晒三公”的细项越清晰,越能“暴露”三公中的细节。而寥寥39个字的“晒三公”,目的就是让公众看不懂,以此将一切见不得光的消费隐藏在数字背后。

其实,如何“晒三公”,现实中不乏有先例可鉴的。就如中山大学政务学院教授、博导陈天祥所言:现在进入一些外国(政府)网站,看他们的预、决算数据,连买支笔多少钱都会告诉公众……这就是我们的榜样;“晒三公”,各单位就应该晒一晒每顿饭都是在哪里吃的,吃饭请了谁,甚至点了什么菜,让老百姓看看他们平时都吃些什么……只有晒出的账本,每一项支出都清楚、详细,这样的晒账才有用,才便于公众监督。

39字“晒三公”,是赤裸裸地侮辱公众的知情权,它呼唤《政府信息公开法》尽早出台,也呼唤有关部门及早出台“晒三公”细则,有据可凭。同时,也需要加强社会监督和行政问责制,让那些公布数据粗糙、让人看不懂、账本笼统、躲避监督的“晒三公”不能蒙混过关,让公众知情权和监督权落到实处。


上一条:改革成本不是“吃空饷”的挡箭牌
下一条:“零花钱”如何毁掉一个“大贪”乡官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