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廉政风险防控机制推进环保系统反腐倡廉建设
打印

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是提高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有益探索。近年来,我们针对环保部门的地位不断提升、行政权力不断扩大、项目和资金不断增多、环保系统面临的廉政风险不断加大的新形势,高度重视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探索建立了以环保行政审批权、行政评审权、环境执法权、物资设备采购权、资金项目分配权、环境监测权、排污收费权和干部人事权“八项权力”监督为重点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为打造一支“忠于职守、业务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务实高效、清正廉洁”的环保队伍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着力排查廉政风险。查找廉政风险点是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的前提。要防控廉政风险,首先必须全面深入查找廉政风险。一是明确查找方法。以界定工作职权为基础,从梳理工作流程入手,按照全员参与的要求采取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岗位自查、同志帮查、领导点查、集体议查、组织核查的方法,系统梳理每个处室、每个单位、每个岗位及人员的职责定位、法定权限和工作流程,全面深入查找廉政风险可能存在和发生的部位和环节,做到职权项目清楚、责权流程清晰、权力运行清透。二是把握查找重点。在查找廉政风险的过程中,紧密结合环保系统反腐倡廉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新特点,把查找的重点对象放在各级领导岗位,以及管理人、财、物和行使行政审批、行政许可、行政执法、行政处罚权力的重点岗位人员上,把查找的重点内容放在思想道德、岗位职责、业务流程、制度机制和外部环境五个方面的风险上,把查找的重点环节放在重大事项决策、重大项目安排、重要人事任免、大额度资金使用和环保“八项权力”运行过程中的关键部位上。三是严格查找标准。对查找的廉政风险点认真审核、严格把关,确保真查真找,正视问题,不避实就虚,不避重就轻,不避难就简,力求全面深入,不留死角,不留空白,不留盲点。四是评估风险等级,按照风险发生的几率和危害程度确定风险等级,细化风险内容,明确风险形式,编制风险等级目录,实行风险分级分类管理。目前厅机关各处室、各直属单位共清理权力目录163项,排查廉政风险点264个,其中高级风险46个,中级风险92个,低级风险126个。

二、着力强化风险教育。始终把廉政教育作为廉政风险防控管理的第一道防线,紧密结合环保系统党风廉政建设的实际和党员干部廉洁自律的状况,针对不同层面、不同岗位党员干部面临的廉政风险,突出教育重点,创新教育方法,着力在增强广大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上下功夫。一是强化风险意识教育。通过开展理想信念、党性观念、群众观点、思想道德、廉洁从政、案例警示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教育活动,引导党员干部充分认识开展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的现实意义。切实增强“有权力就有风险”、“风险无处不在、防范人人有责”的廉政风险防范意识。二是强化廉政法规教育。采取组织集体学习与自学相结合,集中培训与专题辅导相结合,廉政法规考试与开展学习交流、知识竞赛相结合的方法,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廉政法规和制度,不断增强广大党员干部的遵纪守法意识。三是强化廉政谈话教育。坚持“五个在先”:对新任领导干部,及时进行任前廉政谈话,告诫在先;对新进环保系统人员,及时进行廉政谈话,提醒在先;对处室和单位主要领导定期进行廉政谈话,要求在先;对行使环保“八项权力”的重点岗位人员定期廉政谈话,预防在先;对可能出观违规违纪行为的人,及时进行廉政谈话,警示在先。去年以来,党组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纪检组、监察室先后廉政谈话136人次。

三、着力健全完善制度。健全和落实制度是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的关键措施。我们始终把制度建设和执行贯穿于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的全过程,在重点抓好规范权力运行制度建立、完善和执行的同时,注重推进各项制度向形成长效机制转化,不断提高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的科学化水平。一是梳理规范制度,根据党风廉政建设的新要求和环境保护工作的新变化以及在省厅机关实施精细化管理的新特点,对现有制度进行认真梳理,并根据工作和管理的需要,该清除的清除,该修改的修改,该完善的完善,确保现有制度的科学性、规范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二是建立完善制度,对实际工作和管理中存在制度缺失的权力,认真研究新的制度,确保各项权力运行和各项管理工作有章可循,形成“一项权力一套运行制度,一个风险点一套防范措施”,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的廉政风险制度防控体系。三是审定公开制度,对修订完善、新建的各项制度依照职责权限进行严格审核把关,确保各项制度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便于监督,有效管用。同时,采取上网公布、整理印发等途径进行制度公开,对内规范权力运行,对外接受服务对象和社会各界监督。四是严格落实制度。加强制度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提高制度的执行力,及时解决各项制度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增强用制度规范权力,用制度规范管理,用制度规范行为的实效性。在建立健全各项制度的基础上,针对一些权力运行程序不规范、缺乏有效制约,公开透明度不强、行政效率不高、随意性较大等突出问题,对现有的工作程序、业务流程进行梳理,并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绘制权力运行流程图,有效规范工作程序,有效控制暗箱操作、无声操作、粗放操作等行为的发生,形成“以制度规范流程,以流程优化管理,以管理完善制度”的风险防控机制。目前省厅系统共建立和完善各项制度规定166项,编制业务流程图102项,制定廉政风险防控措施434条。

四、着力加强监督检查。监督检查是确保廉政风险防控措施落实的有效途径。一是夯实防控监督责任。按照廉政风险等级高低,对权力运行实施分级监控,做到重点监控、一般防控、定期检查、不定期检查相结合,建立健全“谁在岗谁防控、谁主管谁监督、谁监督谁负责”和主要领导全面抓、纪检组织重点抓、其他领导分工抓,一级抓一级,一级向一级负责,分类防控、分级监督的廉政风险防控监督责任制,做到“哪里有权力,哪里就有监督,哪里有风险,哪里就有预警”。二是把握监督检查重点,通过开展“六查六看”确保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取得实效。一查权力事项核实清单,看清权确权是否到位;二查岗位职责职权定位,看风险排查是否准确;三查风险评估流程,看等级评估是否合理;四查权力运行流程,看工作程序是否规范;五查制度建设情况,看各项制度是否落实;六查监督管理职责分工,看防控工作责任是否明确。在监督检查中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三是强化防控责任考核,结合实际制定省厅机关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监督检查和考核方案,通过定期自查、专项检查、重点抽查、社会调查、民主评议等有效方式,科学运用检查与评议、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等有效方法,对廉政风险防控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考核,把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之中,与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相挂钩,与干部业绩评定、选拔任用、交流轮岗相联系,有效推进廉政风险防控工作扎实开展。■

(作者系陕西省环境保护厅纪检组长)


上一条:高校腐败为何窝案频频?
下一条:正确处理四种关系 认真落实五项举项 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