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西安铁路局按照中央和部党组关于着力提升反腐倡廉科学化水平的部署要求,积极探索并不断丰富“制度+科技”预防腐败工作思路,防控廉政风险,取得了较好成效。
运用“制度+科技”防控物资管理领域的廉政风险。一是创新管理模式,适度集权。创新物资预算统一管理、物资计划统一审批、物资设备统一采购、物资供应统一配送、采购资金统一结算“五统一”管理模式,最大限度地形成采购批量,降低采购和监督成本,从源头上防止套取、挪用物资成本、私设“小金库”等违纪问题发生。二是创新管理制度,合理分权。围绕实施这一模式,按照合理分权、有效制约的思路,完善各管理环节互控制衡措施,建立健全涵盖预算、招标、供应、资金支付、质量管理和供应商评价的30多项管理制度和重点事项流程图。三是创新科技手段,有效控权。加大软件开发、网络等技术手段运用力度,努力实现管理制度、业务流程、监督手段与现代网络技术的有机融合,着力打造集管理、监控与自动控制为一体的物流管理商务平台,有效压减人为因素干预。在路局层面,自主研发物资管理系统,实现“五统一”管理模式信息化;研发招标网上联审系统,由相关业务部门及纪检监察部门组织公开审批并网上留痕;研发电子采购系统,实现网上公开竞价采购和竞卖,不仅较好地防范了围标串标和人为插手干预招投标活动等问题,而且有效降低了采购成本,2011年完成网上招标35次,节支1826万元,节约率20.9%。今年,正研发供应商信息化管理系统,构建由物资处、各业务处、站段等各责任主体公开、互控的评价流程和机制,实行诚信等级动态管理。在物资供应段层面,研发物资设备采购资金集中支付管理系统,公开、透明采购价格,防范暗箱操作;实现资金支付路局、物资供应段、基层单位三级联控,及时纠错查违;综合分析和预警预报价格及用料异常问题,及时查纠了个别采购价格虚高和个别单位用料被盗等问题。在基层站段层面,针对个别单位数次发生内外勾结、团伙作案,盗取机车燃油等问题,选择试点单位,探索“制度+科技”防控措施。燃油管理方面,指导新丰镇机务段创新13项管理制度和5项技术手段,采取给油库增设视频监控、巡视打点机等措施,加强防盗工作,严格巡查制度;采取给储油罐加装液位仪、计量表,实施油罐车注油和储油罐出油、机车加油三表核对,严控燃油被盗;改装内燃机车油箱,确保“只进不出”,严防途中被盗。指导西安客车车辆段研发发电车燃油电子监控系统,变由人盯控为技术卡控;研发高价互换配件管理系统,实现对配件领用申请、审批、交旧领新等环节的网上分权管理和全程跟踪管理。
运用“制度+科技”防控车皮审批管理领域的廉政风险。一是在计划审批环节,健全7项制度,突出“三个全”,严格全路推行的货运日计划计算机管理系统运用。其一,全部纳入。将所有请求车一律纳入自动审批系统审批。其二,全面实施集体审批。做到“四个必须”:次日货运计划大纲必须集体研究编制;次日装车组织方案必须集体研究制定;自动审批系统所需数据参数的设定必须集体研究确定,任何个人不得更改;对次日计划需要人工调整的,必须集体审核并确定调整审批结果。其三,全程监督、监控和留痕。对于装车方案、参数录入等操作及次日人工调整部分的实施,必须在集体审批小组至少两人在场的监督下进行,防止私自变更;对于次日人工调整计划,须全部注明调整原因及调整审批责任人,并打印归档,便于回查监督;路局批准下达的货运日计划,由装车站予以公示,接受货主监督。二是在调整装车环节,针对日计划自动审批后,仍有15~20%的日班计划落空,需要调整装车,容易发生补请补批关系车、人情车等问题。其一,建立新机制,压减计划落空率。建立“月度计划和货运工作计划一体化管理机制”,将局运输处货计科与调度所日勤货调合署办公,增强货运计划编制的科学性和透明度,提高兑现率,压缩因计划落空、人为调整引发违纪问题的空间。其二,开发新软件,制约调整装车权。自主研发“货运日计划人工调整装车计算机管理软件”,实现调整装车全部由计算机管理及对调整装车原因、经办人的永久留痕;实现信息公开和路局有关领导及监察处、运输处、路风办对调整装车情况的实时监控;实现对有关行为的追溯和回查。这一措施,健全了从日计划自动审批环节到补请、补批装车环节的监控链条,压减了以车谋私的空间。
运用“制度+科技”有效防控资金管理领域的廉政风险。坚持用科技手段固化制度、程序,强化制度执行;用制度机制严格科技手段运用。取消局机关各部门二级机构财务,成立财务代理中心,实行集中管理;创新“三会联审”(结算所审查小组会议、局资金审查委员会、党政联席会和行政办公会)、“五关设防”(决策关、审批关、审核关、支付关、监督关)等一系列内控、互控、内外联控体系;自主开发信息管理系统,在全路取得了率先开通电子联行结算、率先实行资金结算后督监控等“四个率先”。2011年,局结算所开立账户488户,吸收存款平均余额80.5亿元,上调铁道部51亿元,上调率、资金收益率居全路首位。一是建立账户信息库。将全局依照法定程序开立的账户全部纳入信息库,实行动态管理。在资金结算系统开发挂接子程序,实现账户信息库与结算系统账户信息自动“对库”,对向未备案账户拨付的资金,一律拒付。二是研发资金后督稽核系统。该系统具有自动比对、预警提醒、及时纠错、统计汇总功能,通过稽核人员对前一日每一笔结算票据要素的二次录入,自动生成稽核报告,完成对所有资金审批、支付、调拨的合法性和流向的检查监控,较以往人工稽核方式效率明显提升,差错率明显降低,稽核的针对性、时效性明显增强。三是开发大修预算管理信息系统。具有大修预算录入、下达、监控、调整、查询和分析等功能,能够辅助预算决策、严格预算执行、控制费用支出等。四是研发审计问题库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对企业会计监察、审计及审计过程的信息化管理,并将审计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在平台上公开发布,便于各单位借鉴和整改。
通过推行“制度+科技”预防腐败工作,使管理信息和用权过程更加透明,对权力的制约更加有力,较好地实现了从事后监督到实时监控、结果监督到过程卡控的转变,提升了反腐倡廉的科学化水平。
(作者系西安铁路局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