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潼:充分发挥村监会作用推动农村党风廉政建设
打印

近年来,西安市临潼区在全区农村广泛建立村民监督委员会(以下简称村监会),着力推行村级民主监督管理制度。截至今年4月底,全区284个行政村全部完成了村监会换届工作。村监会制度的实施,不仅在落实村务公开、实行民主管理以及治理“难点村”等村级事务管理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使农村党员干部违纪违法问题明显下降,大量信访问题得到及时解决,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和谐,全区农村呈现了风清、气正、发展、富民的良好局面。

一、严肃换届纪律,选好配强村监会班子

(一)宣传教育到位,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思想认识普遍提高。向全区党员领导干部发放印制有“5个严禁、17个不准和5个一律”的“换届纪律提醒卡”,发送18期3000多条廉政手机报,开展案例教育,电视台播放有关换届知识45期,《人文临潼》刊发换届专题13篇,通过开展一系列的宣传教育活动,全区党员干部群众明确了认识,增强了自觉性,广大村民对村监会换届的认识水平和参与热情进一步提高,收到良好效果。

(二)严格条件和程序,选好配强班子。我们严格执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中央、省、市、区有关换届工作的有关规定,按照程序,扎实做好规定动作,不简化、不省略、不人为增添、不搞先入为主,把群众真正信任、敢替群众说话的人选进村监会队伍。由各村村民代表联名推荐候选人或由全体村民直接选举的办法产生,让群众选择懂政策、品质好、敢碰硬、公众形象好、不谋私利、真正为“三农”着想的人担任村监会成员。为确保村监会有效发挥作用,区纪委还就如何有效发挥村监会作用提出明确要求,要求各街道党工委督促各村按照“办公有场所、履职有牌子、工作有制度、运行有程序、审核有记载、监督有实效”的“六有”要求建立村监会。要求全区各街道统一制作并在各村“两委会”办公场所显著位置悬挂“村民监督委员会”牌匾,指定1~2间办公室,配备办公设施,统一刻制印章,修订完善了村监会议事规则、工作职责、村务监督制度、财务监督制度、事务监督制度等工作制度,明确了工作纪律,编印《村民监督委员会工作制度汇编》,发放到全区各街道、村,指导村民监督委员会正确履职,规范用权,有效监督,发挥作用。

二、明确职责,狠抓落实,不断完善村务公开配套制度

(一)加强领导,齐抓共管。街道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统一领导下,基层纪工委、社会事务科、司法所、财政所、农技站、信访办等负责干部,分工协作,各负其责,扎实推进。基层纪工委结合开展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加强监督检查,依法处理违纪违规问题,推行建立村监会制度。社事科结合实际,修订完善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议事规则,规范村务公开内容、形式、时间和基本程序,进一步健全村级民主管理制度。财政所认真检查各项强农惠农政策落实情况,及时拨付村级转移支付资金,督促使用好涉及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村干部报酬和养老保险、党员干部培训等方面的转移支付资金。农技站指导村级组织建立财务管理制度,制定和完善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监管办法,加强农村集体财务的审计监督。

(二)加强督查,促进落实。加强督促和检查,是保证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落实的重要环节,也是村监会的重要职责。村监会直接对村务公开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对违法乱纪的人和事,提前介入,及时将有关情况通报上级纪检监察机关。街道纪检监察机构根据村监会的建议或意见,在调查核实的基础上,对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开展得好的村和个人,及时给予表彰和鼓励;对公开失范失实、群众意见大的村和个人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理措施,进行集中整顿,以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三)完善制度,加强管理。为全面落实村务公开制度,村监会逐步建立并完善与之配套的相关村务办事制度,建立村务公开方面的村规民约或者具体实施制度,财务管理方面的民主理财、干部亲属回避、会计员凭证上岗、承包项目公开招标等制度,减轻农民负担方面的农民负担明白卡、专项审计、举报查处制度,宅基地审批方面的民主评议、群众监督、收费审核制度,计划生育方面的准生证报批发放、超生罚款审核、计生款返还账目审查制度,电费收缴方面的群众代表参与抄电表制度等。

三、强化监督,创新管理,进一步提升村级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水平

(一)完善村级民主监督机制。通过建立村监会,形成了群众民主监督的有效载体,提高了村民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教育的能力。村上重大决策群众参与、权力运作群众监督、工作好坏群众评说,有力地推进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同时,也弥补了《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在民主监督机制方面的缺失,充分落实了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村监会工作运作规范,监督到位,村务公开及时,村民对村上工作反对的少了,理解的多了,出现了上访不如找村监会的好现象。根据各街道反馈的情况来看,村监会成立后,全区农村信访举报数量较前有所下降。

(二)增强村干部民主法治意识和工作责任心。村监会成员密切联系群众,倾听村民呼声,及时反映到村两委会,为决策提供依据。村监会的监督,还干部一个清白,给村民一个明白,对村级班子成员起到关心和保护作用。

(三)提升村级民主管理水平。村监会成立后,村级民主监督逐渐加强,民主决策气氛更浓,村干部学习政策法规兴趣浓厚,遇事能深入实际,从群众利益出发;村上重大事项的决策必须召开两委扩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涉及村民贴身利益的事项如征地、拆迁、补偿款分配还要召开户代表会议或全体村民大会讨论决定,纠正了以前主要领导碰头决定或少数人研究决定的做法;民主管理上升了层次,村干部能按照分工履行职责,财务管理更加精细,严格按照“双审一监督”体制运行,大额资金按照财务制度上会研究,项目合同签订更加规范,村务按时按要求公开,对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有人解决或答复,化解了矛盾,维护了农村的稳定,从而促使村级管理走上民主化、科学化轨道。

四、建立健全村监会长效机制,全面推动该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再上新台阶

(一)建立定期召开例会制度。区纪委每季度召开一次街道纪工委书记会议,通报上一季度工作情况,安排下一步工作。各街道每月召开一次各村村监会负责人会议,汇报上月工作开展情况和下一步工作打算,研究解决存在问题,议定工作措施。这一制度的实施,使该区村监会工作步入常规化、正规化轨道。

(二)建立经常化培训体制,提高村监会人员素质。通过组织举办全区性“两委会”及村监会成员培训会,工作例会以会代训,鼓励和支持各街道、村组织开展各种培训活动,参加省市举办的各种培训班,以及发放学习材料等多种方式,加强对村监会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参与村民主监督的水平和能力。

(三)充分发挥村监会“公开窗、减震器、监督台”作用。“公开窗”就是利用简报、手机短信、廉政彩信、宣传栏、座谈会等形式,广泛宣传推行村监会工作的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有效营造村监会工作的良好社会氛围,做到家喻户晓。“减震器”就是让村监会做到下情上达、上情下转,努力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妥善处理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统筹协调和兼顾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把一切积极因素充分调动起来,促进治理工作扎实稳妥进行。同时,村监会也会将村中的一些重大事项及时告知村民,使村民能快捷地了解到党务、村务动态。村监会制度扎实有序地实施,有力地推动了该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迈上新台阶。■


上一条:中国音乐学院考级办涉罪单位受贿
下一条:安康:创新三级复查复审机制破解基层重信重访难题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