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考虑 多措并举 全面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
打印



  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和纪检监察机关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一系列政策规定和重大部署,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强化反腐倡廉教育,加强制度建设,切实解决侵害农民利益的问题,为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大局稳定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证。

  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和分配方式的多样化,使得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的难度越来越大,农村党风廉政建设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1.思想认识片面。有的乡镇领导特别是党政“一把手”对党风廉政建设缺乏足够认识,片面认为“基层权小无贪可抓,钱少无腐可反”,所以工作时紧紧松,忽冷忽热,没有把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摆到重要位置来抓。2.工作作风不实。有的乡镇干部、村干部工作作风不实,工作方法简单粗暴,矛盾纠纷和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解决不及时,有的推诿扯皮,影响社会稳定。3.法纪观念淡薄。农村党员干部违纪违法问题时有发生,有的利用职务之便非法侵占集体财产,有的严重失职渎职,有的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等等,干部群众对此反映强烈。4.基层民主管理和决策搞“一言堂”、“家长制”的现象还存在。村民自治和村民议事制度不健全,乡镇村一级管理制度不规范,执行不力。政务、村务公开不经常、不及时,有的甚至流于形式,涉及经济和重大事项人民群众得不到及时知晓。5农村党员年龄老化、素质低化、作用弱化,党风廉政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处于“悬空”。据统计,商洛市1795个村50096名党员中,35岁以下的只有11043名,占总数的18.9%;60岁以上的就达16051人,占24.3%;初中及以下文化的42752人,占85.3%。其中有个别村,没有一个35岁以下的党员,不识字的党员占三分之一以上。6.支委会、村委会两委班子缺乏凝聚力,发展观念落后。用他们的话说“不收税了,村里没有事可做。”部分村支部一年很少开会,有的甚至对党风廉政建设不闻不问。7.集体经济薄弱,党风廉政建设成为“无本之木”。目前,全市至少有90%村集体经济为空白,导致村里正常开支无法保证,“无钱办事”的问题日显突出。在这样的情况下,谈党风廉政建设,干部工作有心无力。

  当前,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重视不够。部分乡镇党委把主要精力放在发展经济、维护稳定、计划生育等“票子”和“帽子”工作上,片面强调奉献的“无私性”。2大规模农民工转移与村级集体经济空虚并存。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大规模农民工转移,使村级经济实体发展处于低谷,“村级财政”政策性消失,90%村开始出现“经济空白”。3教育管理方法滞后。一方面,因地制宜采用灵活多样教育管理方法的意识不强;另一方面,教育管理手段、设施等严重滞后。4现行体制不完善。目前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配套制度还没有建立起来,比如,农民看病贵的问题、征用土地中侵害农民利益的问题等等,直接影响着农民的利益和基层党风廉政建设。

  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是各级党委、政府和纪检监察机关面临的重要课题。

  1.以加强党风廉政教育为基础,切实提高农村基层党员素质,解决农村党风廉政建设思想基础不实的问题。继续开展反腐倡廉教育,进一步巩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成果,总结经验,形成制度,建立健全党员教育长效机制。继续深入开展党章和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把学习党章和荣辱观的教育与党风廉政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使广大党员真正做到作风民主、办事公道、为政清廉。

  2.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主题,大力发展农村经济,解决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经济基础空虚问题。首先,要加强对村干部的实用技术和市场经济知识的培训,切实提高他们致富和驾驭市场的本领,特别要把年轻党员培养成致富能人。其次,要从实际出发,选准突破口和增长点,因地制宜,合理调整种养结构,形成“一村一品”的产业格局,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广辟农民增收渠道。第三,要大力发展农村行业协会,推动农村主导产业的发展壮大,解决村级财政空壳问题。第四,要清理债权债务,盘活现有集体资产,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农村干部各显神通,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力争用5年左右的时间,消灭集体经济空白村。

  3.以解决和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突出问题为出发点,严肃查处各种违纪违法行为。一要进一步巩固稳定改革成果,不折不扣落实中央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坚决防止农民负担反弹。二要建立农村义务教育收费强制规范,实行收费公开,全面落实“两免一补”政策,解决群众特别是困难户学生上不起学的问题。三要从健全制度入手,采取法律、经济、舆论监督等多管齐下的办法,综合治理医疗医药领域的各种不正之风,不断减轻农民群众吃药看病的负担。

  4.以建立健全农村党风廉政建设长效机制为目标,强化制度建设,解决农村党风廉政建设机制不健全的问题。要从推进乡镇机构改革、转变乡镇政府职能、解决农村教育薄弱、义务教育保障水平偏低、资源分配不合理、学校乱收费、理顺乡镇财政体制等方面入手。一是建立健全政务公开制度,真正做到村务财务公开内容全面、时间及时、程序规范、形式灵活、监督有力。二是建立健全民主理财制度,规范财务收支程序。三是加强村党在农村政策贯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四是完善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制度,扩大群众民主评议面,形成组织检查考核与群众评议相结合的监督机制。

  5.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为重点,提高基层党组织的“三力”,解决农村党风廉政建设主体不实的问题。一是加强村党支部建设,大力开展“三培养一健全”活动,即把致富能人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人,把党员致富能人培养成村组干部,培养党员能人进班子,建立健全村两委班子。营造一个公平、公正、公开培养和选拔干部的环境,提高党员能人发展经济和参与“两委”班子的积极性。二是依照法律选班子。实行公推直选,把那些办事公道、群众拥护、廉洁奉公、遵纪守法,能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优秀人才选进村领导班子。对问题较突出的村班子进行及时调整,配齐配强。三是在村党支部设专职纪检委员,切实承担起党风廉政建设的职责。同时,加强乡镇纪委班子建设、配齐配强纪检干部,加强对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指导。

  


上一条: 宁静显风流 淡泊著文章
下一条: “贿选村官”中值得注意的发展趋势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