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党的先进性,领导干部是关键。古语说得好:“自身正,不令则行;自身不正,虽令不从。”作为一名领导干部,在理论素养、道德修养、工作能力等方面要走在群众前面,经常性地加强自身修养。要常怀立身之心,常戒贪欲之心,常怀律己之心,常怀忧患之心。
一、有本事尚须守本分,常怀立身之心
有本事和守本分,对领导干部来讲,好比鸟之双翼、车之双轮,缺一不可。西汉大臣翟方进,汉成帝时曾任丞相,上书弹劾红阳侯王立党羽的话:“不仁之人,之所施用;不仁而多才,国之患也。”胡长青、成克杰等高官的堕落无不证明这一点。领导干部须常怀立身之心,应坚持做到以下三条:一是以诚为本。说话要心口一致,办事要知行统一,为人要表里如一。二是以实为本。要实事求是,遇事善于明辨事非利害,努力使自己的思想言行符合科学的发展观,经得住实践的检验、群众的检验、历史的检验。三是以公为本。公生明、廉生威。只有心地纯洁,公正无私,才能做到襟怀坦荡、光明磊落。
二、会干事尚须能干净,常戒贪欲之心
俗话说:“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在金钱、利益、美色等诱惑面前,要立得稳,拒得严。古人曾说:“天下之福,莫大于无欲;天下之大祸,莫大于不知足。”人有七情六欲,领导干部也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但在个人欲望上一定要严加克制。孟子见齐宣王,劝其行仁政,齐宣王说自己好货、好色。孟子劝他说“以利己之心造福必善;以好色之念求学必真”。
三、重大节尚须慎小节,常怀律己之心
“大节”和“小节”从来都是相互统一、互为依存的。对领导干部来说,小节并不小,在党性修养上,大事小事、大节小节本质都是一样的。在这方面要把握三个环节:一是小处不随便。小事、小节中有政治、有方向、有形象、有人格。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领导干部一定要结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重小事、留心小处,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经得住诱惑,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二是慎独。领导干部慎独关键在于个人独处时,关键在于“八小时”之外,在无人监督的条件下保持廉洁。三是慎守坦途。人在逆境时,往往比较谨慎小心,但在顺境中,则容易麻痹、骄傲、出问题。清朝颜检题于贵州巡抚署“柱笏轩”:“两袖人清风,静忆此生宦况;一庭来好月,朗同吾辈心期。”我们要像古人那样,静思一生仕途,两袖清风,那朗朗明月,正如做官心迹,纯洁无暇。上对得起关心和支持自己的组织和领导,下对得起拳拳之心的父母和日日惦念的妻子儿女。
四、居安尚思危,常怀忧患之心
古人云:“思所以危则安矣,思所以乱则治矣,思所以亡则存矣”。我们强调忧患意识,并非庸人自扰,就像当前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一样,有着非常现实的针对性,因为我们确有诸多堪忧之处。作为领导干部,结合当前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应把祖国的前途和命运放在世界格局来观察,把党的生死存亡放在能不能跳出政党发展周期率来思考。正如温家宝总理在国务院第三次廉政工作会议中强调的:“一些地方、领域腐败现象未有效遏制,一些地方、一些部门存在着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深层次问题未根本消除。”正因为在某些领域、某些地方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影响着改革开放取得的丰硕成果,影响着改革开放的稳定大局,所以各级领导干部要增强忧患意识,切实把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放在心头,摆上议事日程。腾出更多的时间,到基层去,到群众中去,到困难多、问题多的地方去,帮助基层群众解决问题,帮助群众解决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