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主办的《半月谈》载文说,就已经公开的案例看,秘书犯罪的前提大多是分享和递延 了领导的权力。有腐败高官,身边往往就有腐败秘书——
文秘角色是最本分的角色
文秘角色:这应该是秘书最原始、最本分的角色,主要是分担领导的事务性工作,属于有感情的文件和工作日程安排处理机。如果秘书们都恪守这个角色,也就很少有腐败的可能。但 在官员的秘书中,尤其是其主要秘书中,甘于文秘角色的似乎不多。在公开报道的企业领导 人犯罪中,似乎很少有秘书被牵连进去,就是因为企业的秘书一般都局限于文秘的角色,除 了女秘书有可能与老板发生绯闻外,一般很少有参与决策的机会。
智囊角色是最愿意巴结的角色
智囊角色:这是领导的主要秘书所承担的角色,一般都获得了领导的青睐,被授权为领 导决策作参谋。这是中国大大小小的秘书们最看重的角色,也是一些官员最愿意巴结的角色 ,更是少数商人最想收买的角色。因为大大小小的决策,一旦过不了智囊式秘书这一关,也 就很难过得了领导的关。相反,在领导那里难以过关的决策,却可以通过智囊式秘书直陈利 害,而得以过关。
智囊角色其实是秘书最难当的角色,主要是分寸的把握。单纯陈述实情,客观分析各方观 点,直言利弊,于公于私,都是最好的秘书。但这取决于领导是否愿意听真话,为人民办实 事,否则再优秀的秘书都难以获得领导的信任。智囊式秘书如果一味揣摩领导意图,看领导 眼色行事,摸透了领导的脾气和心事,就可能诱导领导的决策,最终代替领导决策,成为 事实上的“二书记”。这时候,领导和秘书都离腐败不远了。李真在河北就被称为“二书记 ”,能够叫谁上谁就上,显然是分享了省委书记程维高的决策权。
经纪人角色是最反感的角色
经纪人角色:这是所有腐败秘书共同的角色,也是社会舆论最为反感的秘书角色。此类秘书 又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与腐败的领导狼狈为奸,做腐败领导搞权钱交易的中介人,从而自 己获得“腐败中介费”。一种是利用领导的昏庸或腐败,瞒过领导,私下出售权力。多数腐 败的秘书是两种情况兼而有之,李真是其典型。
李真曾说:“权力就是金钱,给我1000万元,我也不换秘书这个位置。”他几乎从来没有认为权力是用来为人民服务的,到死都认为权力是用来出售和交换的。有位老干部揭露,李真 在位时,让谁当厅级干部,写个条子就能解决;让谁当处长,打个电话就行。李真案发后, 查处一位省委书记,6名厅级干部,14名处级干部,还有25名基层干部,可见其权力掮客的 能量。
养子角色是家奴的角色
养子角色:有些秘书与领导跨越工作关系,而密切到亲属关系,成为不磕头的养子,低三下四近乎家奴,趾高气扬类似公子。这样的秘书,几乎是领导家庭中的一员,既照顾领导的家 长里短,也可以随意跟领导吹风、传话、打报告。如果领导廉洁,把这样的秘书拘管为家奴 的角色,倒也不会惹是生非。但领导不廉洁,这样的秘书一出领导家门,多半会成为准公子 ,横行霸道;或成为经纪人,出售和交换权力以谋利谋官。
养子式秘书虽然与领导没有生活上的抚养关系,却大多具有政治上的抚养关系。秘书获 得领导的栽培而高升,高升后的秘书又会报答领导的栽培之恩。秘书跟定一个领导,就可能 终生效忠于他,再彼此扩展,最终形成有政治血缘关系的权力同盟。只要领导不倒台,这个 权力同盟将稳如泰山。吴庆五就与程维高走过了养子式秘书的全过程。他从程维高任职南京 时做秘书,一直跟随程维高到河南、河北,最后推荐李真接自己的班,自己下海经商为李真 提供资金支持。吴、李二人在程维高的抚养下,各自成就一番“事业”,与程维高一起构筑 起腐败联盟的“铁三角”。
黑帮角色和用隐私来讹诈领导
黑帮角色:这类角色的秘书在公开报道中很少见,在影视剧中常见。他们或者与黑帮勾结, 从领导那里收买权力;或者掌握了领导的腐败证据,利用隐私来讹诈领导,获得权力。李真 案发后长达数月不承认犯罪,就是等待程维高的救护,因为李真掌握太多的秘密,程维高不 救他,程维高也得完蛋。多数腐败联盟刚被调查时能够牢固地互相保护,就是因为陷入了连 环讹诈的关系,不能不一致对外。
秘书得以分享和乱用领导的权力,说到底,还是对领导的权力缺乏制约,使得他能轻易地把权力送人。在部分腐败的领导那里,权力本来就是个人掌握的稀缺资源,他愿意送给谁做礼物,愿意卖给谁做交易,都是他个人的事,与党和政府无关,更与人民的利益无关。他们认为自己的权力是自己从上级领导那里争取的,只该感谢领导监督。不必接受党委和群众的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