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来,山阳县纪委、监察局积极查办群众信访案件,三年来,共查处违法违纪案件454件,党政纪处分468人,其中乡镇、县直纪委查违纪案件381件,占办案总数的84%。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得到及时解决,侵害群众利益的腐败行为得到严肃查处,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一个健康的大环境。他们的主要做法:
首先是提高认识,增强队伍素质。
山大沟深的山阳县相对社情较为复杂,前几年,越级上访问题不断。县纪委就此进行了专题调研,究其原因主要是基层纪检干部接待查处信访案件有“三怕”:一怕办案伤和气得罪人;二怕业务不精,办错案惹祸烧身;三怕领导不支持,到头来自已被夹在风箱两头都受气。因此,工作中常是有信访不查处或以罚代处,积案压案时有发生。县纪委针对这种情况,着力从根源上予以解决。2001年以来,县纪委要求每个纪检监察干部都要从讲政治的高度充分认识查办案件工作的重要意义,自觉维护党的纪律。同时,要求各级党委政府要重视支持纪委查办案件,为办案工作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和经费保障。为了解决不会办案问题,每年举行的反腐败工作会期间,都安排一定时间进行业务培训,印发业务材料,从信访举报的受理、初核到案件调查、审理结案,都要进行简明适用的系统培训。同时经常派员深入乡镇纪委、县直纪委、纪检组,对案件的初核、立案、调查取证到各类案件材料的形成,实地进行具体指导,进一步提高了基层纪检监察干部的业务素质和基层纪委、纪检组的办案水平。一时间山阳纪检部门上上下下形成了愿办案、会办案、敢办案的良好局面。
其次是健全机制,落实责任。
该县建立党委一把手负总责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把信访案件的查处作为主要考核内容,年初签目标,年中、年末逐项考核奖惩。实行分片联系基层纪委责任制,县纪委所有常委、各科室分别分片联系基层纪委,具体负责指导、督促查办案件任务的完成、上挂信访案件的查办、下挂信访案件的协查,与基层纪委考核相挂钩,同奖同罚。对瞒案不报、压案不办、袒护、包庇违纪违法分子的,实行责任追究。实行重大案件奖励制度。2001年以来,县纪委、监察局先后有10名干部,乡镇先后有20名纪委书记、纪检干部被提拔重用,从而调动了全体纪检干部的办案积极性,使全县的查办案件工作一年一个新台阶。
三是抓案源搜集,提高办案质量。
基层纪委受地域所限,信息面窄,往往是有办案的积极性而苦于没有线索。为此,县纪委、监察局从各种渠道积极为基层纪委提供案件线索。一是建立了党员干部违法违纪案件举报有奖制度,公布举报电话,设立举报箱,鼓励广大群众大胆举报,广泛向社会搜集案源。二是从信访主渠道提供线索。他们按照“分级负责,归口办理”的原则;加大下挂信访案件的数量,对基层纪委管辖范围且反映问题线索明晰的信访件,都采取发函挂号的方式,限定时限,按期报结,促使基层纪委重视群众反映的问题,从中获得案源线索。县纪委每年下挂的信访件,有70%成为基层的案件线索。2003年县本级立查的17件科级干部违纪案件有8件来源于群众举报。三是巡回下访,深入群众索取案件线索。2001年来,领导巡回下访40次,接待群众92人次,受理问题86件,就地解决28个,交基层有关单位解决46个,从中立查违纪案件12件。四是围绕党政中心工作提供案件线索。计划生育是基层党委、政府的一项常年性中心工作,由于少数基层干部责任心不强造成错报漏报、多胎生育问题。对此,每逢省、市、县计划生育专项检查、抽查结束后,都及时与县计生局联系,对出现问题的乡、村,责令乡镇纪委实行责任追究。三年来,该县县乡两级纪委查处的计划生育责任追究案件达26起。五是抓专项治理提供案件线索。近年来,山阳县委先后对农民负担、税费改革、中小学乱收费等问题进行了专项治理,纪委从中获取了大量的案源线索,有效地解决了基层纪委案件线索不足的问题。
四是关注热点,突出难点。
近年来,村级财务管理混乱,相当一部分村干部存在经济问题,群众普遍关注,反映强烈。2001年,板岩镇纪委从群众关心的村级财务入手,先后对坛树等7个村财务进行清理,共立查违纪案件16件,其中经济案件9起,万元以上案件4起,移送司法机关4人;2002年继续围绕清财工作立查案件8起,且清财后成立村民理财小组,建立村级财务管理制度,防止了前清后乱的问题。因此,该镇连续3年无一起越级上访现象,连续两年被省纪委、监察厅评为全省基层办案先进单位,在省上作了经验介绍。山阳纪委及时将该镇的经验在全县予以总结推广,起到了积极指导作用。近年来,各乡镇从清财入手查处村官腐败问题的案件达42件,其中万元以上的大案10起。使村官腐败这一“热点”问题得到了有效遏制,维护了农村大局稳定。山阳是国家“天保工程”和退耕还林重点县之一,80%的乡镇都有退耕还林指标,为确保此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县纪委组织安排了专项治理,要求各乡镇纪委抽调人员开展经常性监督检查,对虚报退耕还林面积、套取退耕还林款、扣压群众补助粮款等问题进行了严肃处理,一年多来全县查出此类违纪案件达32起,维护了党的方针、政策在广大农村正确贯彻执行,保护了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
长期以来,各级领导干部以权谋私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近年来,该县纪委一直把反映各级领导干部以权谋私问题作为查办案件的重点,实行领导联系责任制,定领导、定人员、定时限,使查办案件的责任落实到每个领导肩上,确保了案件的顺利查处。2003年县纪委、监察局常委以上领导包查科级领导干部问题23件,从中立案17件,结案17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