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1996年,安仲殷出任子洲县运输管理站站长。当时全县运输管理十分混乱,客车不进站,在马路边售票,全县惟一的汽车站名存实亡,职工发不下工资,不得不下岗另谋生路。车辆保养率不到20%,一些个体车主为省钱,该保养的不保养,该维修的不维修,农运机动车违章载人,导致恶性交通事故不断发生。县运管站人浮于事,职工无事生非,抽烟喝酒、赌博时有发生。县上下达的任务完不成,每年收管理费不到十万元,养路费不到三四万元。群众说:“运管站,运管站,门难进,脸难看,话难说,事难办”。
面对这种状况,安仲殷想,这个单位不下硬茬,恐怕很难生存下去。经过深思熟虑,安仲殷与新的领导班子形成共识,决定从管理入手加强职工队伍建设,改革体制,狠刹行业不正之风。
于是,他们优化组合、双向!择。站长聘股、室、队长,股、室、队长聘副职和成员,未聘上的停薪待岗。这一改真灵,改出了动力,改出了干劲,在职工中产生了紧迫感、危机感。在职工中出现了过去“要我干”,为今天“我要干”的新局面。一次下班后,一位山西客户来办运管手续。安仲殷知道后,立即打电话通知有关人员来机关办理。这位客户十分感慨地说:“我没想到你们下班还能为我提供方便。”安站长说:“你是远路来客,让你等一晚上又要出食宿费,又要误生产。何况这是我们业务范围的事呀!”
千里行车,安全第一。安仲殷把安全运行作为管理工作的头等大事。一次,子洲至西安的一辆客车轮胎超期使用,例检站提出换胎出车,车主说:“凑合这趟回来再说。”安仲殷严肃地批评了这家车主,责令不换轮胎就停车。车主只得换上新轮胎才出车。
为了安全运行,运输管理站成立了由安仲殷任队长的客运安全稽查队。他们没有星期天,没有节假日,全天上路检查,发现超员超载,当即分流转运。对拒不接受管理的车辆责令停车整顿。
通过狠抓安全运行,使全县客车定期保养率达100%,客车例检率达100%,货车保养率88%,做到养车有档案,出车有记录,管理有台账,这几年全县基本上没有出现大的交通事故。
二
有人说交通运输管理没啥权力,但你要捞油水,吃拿卡要那也是有条件的。安仲殷认为管理就是服务,如果在管理中借机勒索,那怎么能搞好服务呢芽因此,他在工作中不仅从严要求自己,而且也从严要求每一位职工。2000年,西安一家车主要求与子洲对开班车,运管站批准了西安客车进子洲汽车站,并妥善安排了班次。事后,西安车主为安仲殷送来了1300元表示感谢,安仲殷婉言谢绝。2001年,一个车主为了争取子洲至大柳塔这条运输线路,为他送来高档烟酒,安仲殷通过办公室把烟酒退了回去。车主以为他嫌送礼少了,又送去1000元,还是被退了回去。这个车主很失望,可没想到过了两天他的申请被批了下来。车主感激地说:“我们以为不收礼,这件事没希望了,谁知不收礼也办事。”
2001年子洲县个体户万晓军的子洲至西安班车在绥德肇事后,一下子损失近40万元。安仲殷知道后,立即带人到现场帮助处理。万晓军说:“我这一下完了。”安仲殷亲自跑到榆林市运输总公司做工作,帮助万晓军恢复生产。营运恢复后,万晓军提着烟酒来感谢安站长,说:“要不是你给帮忙,可能一切都完了,今年已还债10多万元,还准备再上一辆新车,这两年您可为我帮了大忙。”安仲殷说:“你现在还欠那么多的债,等你富了再说。”他谢绝了。事后万晓军说:“我还没见过这么廉洁的干部。”
安仲殷不仅工作认真,而且花钱十分注意节约,用他的话说:“少花钱多办事,不花钱也办事。”这几年收费多了,同志们说:“人家其他县再穷也有桑塔纳,咱也该买部好点的车子了。”他说:“我们还有困难,买车应以工作需要为主,不能讲排场比阔气。”要说买高档车是可以的,但他只买了三辆昌河小面包,他说:“买一辆高档车二十多万元,我用八九万买三辆车,既适应山区稽查用车,又节约经费。”
过去年审,一般都在宾馆、酒店就餐,一次要花两三万元伙食费,前年站上办了职工灶,不管来客是谁,一律在灶上招待,光年审和招待费每年要节约3万多元。
由于安仲殷的努力,使子洲县运管站的工作取得了好成绩。子洲运管站先后被省、地、县评为“文明单位”、“文明站”、“最佳单位”、全区运管工作第二名;“文明执法单位”、“治安模范单位”、“运管工作先进单位”,安仲殷也被评为省、市、县先进工作者,2001年被评为市级“优秀公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