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年暑假,李大钊携夫人赵纫兰回到故乡河北乐亭县探亲。到了岳父家,妻弟赵晓峰谦恭地请求李大钊说:“三姐父,给我在外边找个事干吧!”
赵晓峰读过书,有文化,年轻人出外见见世面、寻求发展也是人之常情。李大钊沉思了片刻,便点头应允。
李大钊返回北京不久,赵晓峰就接到了他的来信。信中写道:“你托我的事已办妥,由我做保,到汉沽盐务局当职员。望你按时报到,好好干事。”
那时候,在外边干事要有“保人”,否则是无人敢聘用的。而今由北京大学教授李大钊出面担保,聘人单位自然允准。赵晓峰异常高兴,立即整顿行装,赶赴汉沽盐务局上了班。
次年暑假,李大钊又返故乡探亲,正巧赵晓峰也在家。这时候的赵晓峰远非昔日可比,只见他的脸刮得精光,笔挺的西装,锃亮的皮鞋,嘴角叼着香烟,一副志得意满的样子。他一见李大钊就沾沾自喜、神采飞扬地说:“姐父为我找的这个差事,实在是再好也没有了。”
李大钊从头到脚仔细打量了一阵赵晓峰的穿戴,认真探问:“在那里的收入怎么样?”
“不瞒你说,每个月净拿六七百元钱呢!”赵晓峰不无得意地应答。
“哦?怪不得你穿得这么阔气。”李大钊不解地问:“一个职员能拿那么多钱?”
赵晓峰微笑着压低声音说:“其实薪水没有那么多,可是干盐务这一行的都吃私啊!”
“噢……”李大钊的脸上掠过一丝不满,便沉默不语了。
几天后,赵晓峰回到盐务局上班,局长告知他:“从现在起,你被辞退了。”赵晓峰大吃一惊,他无论如何想不到,自己刚刚到手的肥缺怎么会这么快丢掉。他恳请局长说清楚,这究竟为了什么?
局长笑笑说:“因为你的保人李大钊先生,对你撤了保。”原来如此,赵晓峰气呼呼地离开汉沽盐务局,直奔火车站,到北京找李大钊去了。刚一见面,他就生气地质问三姐夫为何要砸了他的饭碗。
赵纫兰做饭让弟弟吃,李大钊心平气和地劝让妻弟坐下,严肃耐心地对他说:“做事首先要知道怎么做人,怎样对待社会,不能把眼睛盯在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