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廉政公署5年揭发40余宗巨额贪污案
香港廉政专员李少光透露,自1997年以来,由廉署揭发的商业贪污诈骗案件中,涉款逾百万港元的共40多宗。他表示,从这些案件的分析所得,缺乏诚信管理的公司,容易滋生贪污舞弊的机会。自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以来,被廉署检控的人士中,属于管理阶层职级的人数有所上升,并占私营机构检控人数的30%多。李少光指出,被检控的人士当中不乏公司董事、经理及财务管理人员,有部分个案更牵涉夸大企业盈利,欺骗投资者与股东。他分析,由于近年来香港经济持续低迷,难免有人抵受不住经济压力而铤而走险。李少光说,鉴于专业人士如会计师等,肩负提升企业管治的重任,廉署希望可以将防贪讲座纳入专业人士的持续培训课程,加强专业人士防止贪污意识。(据《中国新闻社》)
陕西68名干部经审计丢“乌纱”
截至2002年9月底,陕西省有68名党政干部和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领导因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不过关被免职。从2001年开始,陕西省加大了对县及县以下党政干部和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领导的经济责任审计力度。到目前为止,全省共审计党政领导干部2041人,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领导123人。参考审计结果,68人被免职,7人被降职,5人被撤职,还有7人受到党政纪处分,14人被移送纪检监察机关,5人被移送司法机关。(据《人民日报》)
调查显示:多数群众认可反腐成绩
重拳惩腐败,廉政得民心。中央纪委、国家统计局、民间调查机构近期公布的最新调查结果均显示:多数群众对反腐败斗争成绩表示认可。中央纪委此前在全国21个省区市进行的同一调查显示,69.36%的受访群众认为“党政机关和干部队伍中腐败现象蔓延的势头已经在一定范围内得到遏制,74.44%的群众对反腐败斗争成效表示认可,68.86%的群众对“逐步遏制和克服腐败现象”抱有信心。这3个指标比1996年中央纪委的调查结果分别高出13、12和10个百分点。(据《都市晨报》)
岚皋县纪检监察办案挽回经济损失近百万
2002年,岚皋县纪检监察部门紧紧围绕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集中精力狠抓查办案件工作。截至发稿前,共立案43件,查结39件,收缴违纪资金20余万元,挽回经济损失近100万元。同时,在查处违纪案件中,对查收的乱收费资金,通过召开退款现场会,及时退还给当事人,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龚永科)
麟游县财政全额预算单位全部实行会计集中核算
2002年底,麟游县实行会计集中核算的单位达到78个,建立会计账套96个。全县财政全额拨款的行政、事业单位全部纳入县会计核算中心集中核算,集中纳管率达到100%,90%以上的财政资金在会计集中核算和监管下运行。会计核算中心运行一年来,累计拒付不合理支出60笔,拒付资金14万多元;调整处理违规财务150多笔,涉及资金130多万元。通过会计集中核算,纳管单位的招待费、公务费超标准支出得到有效控制,财务费用比原分散管理时减少50%以上,累计为财政节约资金80多万元。(麟纪办)
宝鸡市推行网上政务公开
最近,宝鸡市监察局、市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市保密局等6部门联合制定《关于在政府公众信息网开展政务公开的实施意见》,以“宝鸡市政府公众信息网”、各县区政府公众信息网为媒体,推行全市政务网上公开。实施网上公开的范围是: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组成部门、直属机构、部门管理机构、议事协调机构的办事机构,具有政府管理职能和与广大群众日常生活相关的企事业单位。网上公开的内容是:领导分工情况,对外接待时间安排;机构职责、内部机构设置情况;相关科室职责及联系电话,办公地址;办事程序、申办事项应提交的材料、时限、结果公布方式及办结时限等。为了确保政务公开的质量和效果,规范公开内容、公开程序和行为,加强各方面监督,同时还建立了《公开内容审核制度》、《公开资料存档制度》、《群众评议制度》和《监督检查制度》。(宝纪办)
铜川矿务局组织百名领导干部接受警示教育
铜川矿务局把党风廉政建设当做一件大事来抓,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党风廉政宣讲教育,组织局属各单位百名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到崔家沟监狱参观,并召开了一次别开生面的预防职务犯罪现场会,使大家受到深刻的警示教育。(贾健喜)
白河县严查违纪村官
2002年以来,白河县针对群众反映的农村财务、退耕还林、水窖建设等热点问题,不断加大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力度,严厉查处违纪“村官”。全县查办农村党员、干部违纪案34件,处理违纪违法村组干部25人,给国家和集体挽回经济损失9万余元,深受群众欢迎,极大地调动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积极性。(白纪)
西铁分局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一年为企业节资2600多万元
西铁分局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积极参与监督企业投资、借款、物资采购和设备大修、工程招投标等项经济活动,使企业经济活动决策更为客观、准确,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2002年以来,该分局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参与各类经济活动284项,涉及金额2.7亿多元,节约资金2623万元。其中,仅参与工程项目招投标就节资1870万元。(综合处)
彬县推行“村财乡监督”制度
为了规范农村财务管理,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彬县在全县16个乡镇、325个行政村推行“村财乡监督”制度。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任组长、纪委书记任副组长的“村财乡监督”推行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在不改变村级组织对本村财务所有权、使用权、管理权和核算单位的前提下,规定了村干部的审批权限,由乡镇人民政府对村级财务实行全面、有效监督和指导,实施半年,全县共清理出债权2487.8万元,债务3687.2万元,退赔和清理出违纪资金9.98万元,处分村干部9人。结合清财清账,共解决和处理群众反映强烈的土地承包、税费征收、计划生育、宅基地审批等突出问题78件次,稳定了群众情绪,制止了胡支乱花,贪污挪用、挤占扶贫款、专款等腐败现象,激发了村干部发展本村经济的强烈热情。(彬纪信)
延川县源头治腐工作取得成效
延川县纪委采取多种措施,狠抓源头治腐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据统计,2002年共拒绝不合理开支898笔115.5万元,纠正各类错误635笔135.08万元,收回坐支收费收入11.5万元,限期单位上缴欠缴收费收入9.9万元,并重新招标确定了8个文件材料定点打印部,打印价格较上年同期下降2%,办理了17个单位的29辆汽车统一投保业务,较上年同期下降10%。(李军奏)
扶风县实行领导干部离任交接责任制
扶风县针对个别乡镇和部门的主要领导在离任前突击花钱,滥发奖品、实物,甚至隐匿、私吞账外资金,贪污公款等问题,在全县实行领导干部离任交接责任制度。一是坚持考察干部与财务审计同步进行。在对拟提拔的干部进行考察时,一边公示,一边对其经管的财务、物品等进行审计登记,待审计结论形成后,再进行!拔。凡有问题的干部不!拔任用。二是明确公开交接内容,接受群众监督。干部离任前要对通讯工具、办公电器、办公用品、经管财务账目等公开,凡群众有疑问的要有清楚的交代。三是实行先交接、后上岗制度。在领导干部变动之前,把原单位归个人使用的办公用具、通讯工具等交接清楚。四是落实监交人员责任。五是对工作变动的领导干部谈话时,县纪委领导参加,当面讲清纪律要求,加强监督。(综合处)
洛南电力局抓行风建设成效显著
洛南县电力局为进一步加强行风建设,从2002年起,深入全县25个乡镇的400多个行政村,走访群众1500多户,发放调查问卷600余份,走访干部群众200多人次,广泛征求社会各界对供电服务、行风建设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并加以整改落实。同时,以营业普查为主,严厉打击窃电和乱收费行为,严格执行电价收费政策,坚决制止农电“三乱”和“三电”现象。及时纠正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对收费单价执行情况全面清理,对群众的来信来访认真督查,共查处群众来信9件,解聘违纪农电工9人,免去供电所所长2人,清退不合理收费3700元。(杨学锋)
勉县清退中小学不合理收费
2002年以来,由勉县监察局牵头,财政、物价、教育、审计等部门参加,组成检查组10个,利用春秋开学之际,对176所中小学收费情况进行了专项检查,纠正乱收费问题11个,清退违纪资金8.5万元。为杜绝开学不收期中收的行为,聘请收费监察员200名,公开了监督电话,实行了收费公示制度,立案查处了违反规定给学生统一订做校服、滥发复习资料、代办费不及时结算等群众反映强烈的5所中小学校,清退违纪资金1.14万元,两名责任人受到了行政警告处分,3名责任人受到了其他处理。(黄建成)
南郑县公安局发挥纪检职能严肃警风警纪
南郑公安局纪委充分发挥纪检职能,强化队伍管理,严肃警风警纪,取得了明显成效。2002年以来,共调查核实民警违法违纪案件7件10人,其中给予党内警告处分1人,通报批评6件8人,扣发双岗津贴6人,扣发年终奖励工资2人,写出书面检查3人;1名民警参与打架伤人、长期旷工,1名民警因交通事故已经局党委会议研究决定分别给予开除公职、免去职务、党内处分的决定。(李华林)
紫阳县干部离任审计实打实
紫阳县把干部离任审计作为党风廉政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2002年对县直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乡镇党委、政府的主要负责人,在晋升、调任、退休等离任前,均进行了离任审计。截至目前,先后对两个县直部门2人次、4个乡镇4人次进行了离任审计,查出各类违规、违纪资金71.8万元,其中审计决定收缴财政5.2万元,追还挪用资金66.6万元,移交县纪委处理1.2万元。根据审计结果,对被审计的6人中,给予党纪政纪处分的1人。(吴世君)
宝塔区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宝塔区以2002年农村全面实行税费改革为契机,采取得力措施,层层落实责任,切实达到以减负促增收的目的。据区税改办测算,税费改革后全区农民人均负担从改革前的63.7元降到44.66元,减幅达29.86%,同时开展了涉农收费项目清理和农民负担专项治理活动,清理涉农收费32项,每年为农民减轻各类负担28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