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过而反之身则身惧,
有善而归之民则民喜。
语出《管子•小称》。意思是做了错事而能把错误揽到自己身上,自己就会受教训;做了好事而能把功劳归到民众身上,民众就会高高兴兴。这是古人所注重的为官之道。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官”却恰好相反,凡是好事都是自己做的,凡是错事都推到别人身上。“五毒书记”张二江直到临死还在喊冤叫屈:“真是冤黑了天!”“我就是太体贴别人,才不懂保护自己。”“我没有受贿一分钱,是他们要送给我,我要是交了公,冷落了别人的心啊!”冠冕堂皇,可恶至极。
非淡泊无以明德,
非宁静无以致远,
非宽大无以兼覆,
非慈厚无以怀众,
非平正无以制断。
语出《淮南子•主术训》。意思是不能淡泊功名就没有办法显明自己的道德修养,不能宁神静思就没有办法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不能宽怀大度就没有办法庇护普通百姓,不能广施恩德就没有办法安抚人民群众,不能平心持正就没有办法公断人间是非。
克己最严,须从难处去克
为善必果,勿以小而不为
这是清乾隆进士唐仲冕所撰。此联题所居“果克堂”,联中嵌“果”、“克”二字,不仅释堂名所含寓意,更用以自励,实为其修身之准则。作者强调“克己最严”,就是要勇于自责,敢于解剖自己,对自己不仅严格,而且严厉,这样就能不断自省,不断前进。所谓“须从难处去克”的“难处”,无非是个“私”字,“树私者,乱之源”,“成名在乎无私”。“为善必果”之“果”是指结果。联语强调“为善”应当从小的好事做起,久而久之,自然“为善必果”。综观当今之贪官,几乎没有一个不是因一己之“私”自毁前程的,而对色、权、钱等利欲的诱惑而无法“克己”,致使深陷囹圄,成为人民的罪人。
官有典常,任一日则尽一日之心,
况兼地广事繁,敢不夙兴夜寐;
民供正课,宽几分则受几分之惠,
纵使时丰岁稔,常如怨暑咨寒。
这是悬挂于旧时甘肃武威府衙大堂上的联语。“典常”,常法;常道。“夙兴夜寐”,起早眠迟,形容勤奋不懈。“正课”,旧称赋税为课。“怨咨”,怨恨嗟叹。综观全联,可见作者旨在勤政实干,爱民报国,对自己严格要求,“任一日则尽一日之心”,并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同时,他还非常关心百姓的疾苦和温饱,将丰年当做灾年,决不多摊捐纳税,力争使百姓“宽几分则受几分之惠”。
天知地知,但说不恤人言,亦已晚矣;
公益私益,务须划清界线,庶几近之。
这是旧时湖南澧县劝学所存放集体钱物之室的一题联,极有针对性。“恤”,担忧。上联是说,别以为侵吞公产、收受贿赂会人不知鬼不觉,更不要以“不恤人言”来自欺欺人。假如做了贪赂之事,终将咎由自取,到时悔之晚矣。下联明确指出:只有能够划清公益私益界限的人,才可以从事管理集体钱物的工作。在大力提倡戒贪养廉的今天,读一读这副对联是有益处的。它像一面镜子,随时提醒我们:永远严于律己,廉洁奉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