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赌输人生
打印


互联网上现形

  2000年10月18日下午4时,河南省偃师市人民检察院举报中心工作人员像往常一样端坐在电脑前,打开网上举报信箱浏览着。突然,一条举报信息出现在检察人员眼前——偃师市电业局财务科会计刘跃克利用公款赌博,已输掉数百万元,请检察院快速派人查处!

    检察官们对信息来源和真实程度进行认真分析:网上举报人一般文化程度较高,了解具体情况,有些甚至就是案件的知情人,一致认为这个案件线索的可查行较强。

  实际上,检察官们对“刘跃克”这个名字不是第一次听说,也并不陌生。早在10个月前,检察干警在依法查处电业局职工王某涉嫌贪污20多万元用于赌博案件时,侦查视线就曾经扫描过有赌博嫌疑的刘跃克,但最终因为缺乏充分有力的证据而悬疑。

  现在,刘跃克其人又浮出水面了。

  偃师市检察院几位领导听取了举报中心主任的汇报后,当即形成一致意见:立案速查!

  由此,检察机关网上举报第一案的侦查工作拉开了序幕。从此,也慢慢撩开了刘跃克、刘建生这两个在当地地下赌场名盛一时的狂妄赌徒的“神秘”面纱。

神秘的银行“朋友”

  时年29岁的刘跃克于1990年中专毕业后参加工作,3年后正式调入偃师市电业局,先任出纳后又担任会计兼计算机管理员,此后一步步得到所在单位领导的器重。1998年10月,全国农网改造工作开始,他又当上了市农网改造会计。

  10月19日上午,负责传唤刘跃克的检察干警惊醒了刘跃克的美梦。一见身穿制服的检察官,刘跃克眼里骤然掠过一丝绝望而惊恐的目光。但是,瞬间又恢复了镇静。

  经过一番短暂交锋后,刘跃克紧张得不能自持,一边擦额头上的冷汗,一边吞吞吐吐地说,都是赌博这个“吃人不吐骨头的东西”害了他。他在银行“朋友”的帮助下,从银行里取出了很多公家的钱,具体多少也记不清了,反正都是用来打百家乐(一种赌博方式)了。

  在检察官的追问下,刘跃克不得不供出另外一个重要犯罪嫌疑人刘建生,“我能用公家的钱,都是刘建生帮我办的!”

  刘建生,1960年出生,高中文化程度,1981年从部队复员后分配到偃师市人民银行工作,1985年调入工商银行工作,曾先后担任该行营业部出纳、牡丹卡储蓄专柜操作员。1998年10月23日,他因赌博成性,整天有人跟在他屁股后面要账,被调任到保卫稽查部当押运员。

  刘建生被检察机关传唤后,无论检察官怎样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明之以法,他都以沉默相对抗。后来,干脆遮遮掩掩,只承认帮刘跃克取过钱,别的则语焉不详。

“好哥俩”狼狈为奸

  10月19日下午,偃师市检察院反贪局重新研究了案情,制定了新的侦查方案,决定将反贪局全体干警分成四个组,分头行动,保持密切联系。与此同时,审查批捕、审查起诉部门提前介入本案。

  负责到电业局调查取证的第一路人马对刘跃克经手的所有账目进行了认真检查,将其贪污款的来源及其侵吞方式搞得一清二楚。另一路负责外部调查的干警不辞辛苦,辗转于偃师、洛阳、郑州、许昌等地,取得了有关刘跃克、刘建生二人赌博的大量证据,形成了不容置疑的旁证材料,其中包括刘跃克被公安机关抓赌时签了假名“刘凯”的治安处罚决定书。第三路人马在市工商银行的大力协助下,加班加点清查所有有关刘跃克、刘建生涉案嫌疑的账户、账单、存折、票据等,初步摸清了二刘勾结作案的手段和方式,并对有疑点的票单立即进行纹痕检验鉴定。而此时,对犯罪嫌疑人尤其是对刘建生的讯问,也逐渐“柳暗花明”起来。刘建生开始试探性地交代一些问题,比如他本人了解的刘跃克参与的赌博活动等。

  11月1日,偃师市检察院决定对犯罪嫌疑人刘跃克、刘建生采取逮捕措施。

  毕竟做贼心虚,刘跃克被刑事拘留后,显然已经感受到了法律的威严,思想上经历了一次大震荡,变得更加萎靡不振。检察人员再次提审他时,他显得惶惶不安,怯怯地问道:“我这事儿,判20 年中不中?”

  检察官正色相告:“从轻处理取决于认罪的态度和退赃的表现,你前面配合得还不错,还要继续争取。”刘跃克缓缓地埋下头去。当刘跃克再次抬起头来,已是泪眼迷蒙,他释然一叹:“我都说了吧!”

  刘建生较之于刘跃克,则显得老奸巨猾。办案人员一方面不动声色地把从外围取得的大量证据适时放在他的眼前;另一方面,加大心理攻势,从国家法律、政策说到他工作的来之不易,又从他妻子节衣缩食替他还赌债说到他的爷爷高龄、姐姐有病——检察官从上午一直说到深夜,最后,刘建生实在“憋” 不住了,痛哭流涕,在对往事的追悔中一古脑交代了自己的罪行。

  刘建生与刘跃克因为业务上的关系,很早就认识,但并无深交,混到成为“朋友”的份上还是两个月前的事儿。刘跃克是看准了刘建生是银行出纳的特殊身份,开始频频请他吃饭、喝酒、到歌厅唱歌,出手颇为大方。刘建生暗想,能交上这样的朋友也不赖。后来,刘跃克提出让刘建生帮他公款私存,这也就成了水到渠成的事了。刘建生在赌场里打百家乐时曾经碰见刘跃克好几次,知道刘跃克动用公家那么多钱是用来赌博的。刘建生曾借刘跃克的钱还账,有时刘跃克当场取了款给他,有时直接把存折交给刘建生让他自己直接取用。

都是赌博惹的祸

  刘跃克之所以染上赌瘾,完全是一次偶然的机会。那是1998年初,他随本局职工王某去某宾馆玩,发现有人正兴趣高昂地玩一种叫做百家乐的赌博游戏。他出于好奇,也买了500元钱的筹码,在王某手把手的“教导”下下注,最后一算账,竟然赢了700元!一会儿工夫赢的钱就相当于他一个月挣的工资,这使刘跃克兴奋极了。

  大约过了半个月后,刘跃克再去赌时带了1500元钱。先买的1000元筹码在一知半解中输个精光后,他不甘心,又把剩余的500元钱也下了注,孰料又打了个水漂。没过几天,他又带了3000元钱“杀”进赌场,想好好捞一把,不料再次交了“学费”。手头的积蓄赌光了,他四处借钱去赌,但换来的却是越垒越高的债台。输红了眼的刘跃克发誓:一定要把以前输去的本钱捞回来。

  1998年2月,他从财务科主管会计秦某处骗出了户名为“电业局”金额为10万元的活期存折,又一次急不可待地披挂上阵了,却又一次无可挽回地败在了百家乐的赌桌上。至此,刘跃克已输掉了20万元。

  经过无数个不眠之夜,刘跃克终于横下一条心来,开始直接“搞”钱 ——固定资产账目和应收电费都归他管,而当时局里只有他一个人懂计算机。于是,他以购进生产用配电设备为名,将局下属所缴上来的3月份的电费40万元先后两次虚列为固定资产购置,于月底在计算机上做了一个凭证,但不把凭证打印出来,以免被发现。之后,通过在银行工作的朋友滑某的帮助,将其中的20万元转入电业局在市工商银行第二营业所的活期存折上,以解赌博之需。不久这20万元也被刘跃克输了个精光。

  情急之下,刘跃克又如法炮制,将先前虚列的另外20万元转到第二营业所。这次他索性办了两个存折 ,一张沿用原先的那个户头,打入10万元——后来拿它还给会计秦某了。另一张办成他以化名“刘凯”而存的私人账户,把剩余的10万元打入,以备赌博时随用随取。

  1998年6月的一天,刘跃克持下属营业所转入局里的一张60万元的转账支票,凭借刘建生等人的“热情帮助 ”,在市工商银行牡丹卡部储蓄专柜建立了以“刘凯”为户头的私人账户。志得意满的刘跃克当即就取出2万元,午饭后即奔赴赌场。无奈手气不好,这2万元顷刻间就被输掉。

  当然,刘跃克也不是一直在走“背”运,他也有赢的时候,但赢的总没有输的多,好不容易赢的一点钱又成了下一场赌局的“成本”。在这一段时间里,他上班无精打采,在家魂不守舍,而只要跨进赌场,就两眼放光,浑身亢奋。他充分体会到了什么是刺激和疯狂。他有时整天“泡”在赌场里,有时一天赌几场,一次输掉万儿八千元在他眼里也算不了什么,最多的一次曾经输掉了七八万元。他刘跃克赢得起,照样也输得起,这钱来得容易,去的也潇洒。后来,他干脆就把存折带在身边,眼看现金输光了,脱不开身,就让服务生拿他的存折替他到银行去取款。

  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刘跃克、刘建生内外勾结,共同贪污公款237万元,在赌场里将其葬送一空,其中刘跃克挥霍129.21万元,刘建生挥霍107.79万元。

  疯狂尽头是末路。

  2002年5月23日,河南省洛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对刘跃克、刘建生共同贪污237万元进行赌博一案作出一审判决,以贪污罪分别判处刘跃克、刘建生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上一条: 国资失控之谜 ——西安亚西光电仪器厂贪污、受贿窝案侦破纪实
下一条: 一“启”一“动”关民情——白水县县委书记、县长专线电话启动扫描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