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礼古鉴
打印

  拒收贿礼自古以来就有之。然而,作为那些为政清廉者,又是如何进行拒收贿礼的呢?让我们瞧瞧古人的做法。

挂鹅拒礼

  明朝,有一个名叫周新的人,曾担任过按察使职务。按察使是负责司法的官儿,权力很大。他上任之后,不少人都来给他送礼。有一天,来了一个人,手中提着一个大盒子。见了周新,不由分说,就把盒子打开。原来里面装着一只黄澄澄肥嫩嫩的烤鹅,香气扑鼻,还带着热气呢。来人一边说:“请大人尝个新鲜,不成敬意。”一边拔腿就要走。周新连忙拉住,反复说明不收礼是自己的老规矩。可是来人执意要送,硬是留下东西出门走了。周新看到这只烤鹅,心里直犯愁:怎么办?不收吧,东西已留下了;收了吧,有一次就有百次,以后就没法收拾了,而且还会被千人唾万人骂……忽然,他灵机一动,想出了一个办法——他叫来手下人,吩 咐把鹅挂到屋子前面。天长日久,烤鹅变得又干又硬、落满了灰尘。从此以后,若是再有人来送礼时,周新就领他们去看那只悬挂的烤鹅。送礼的人看到送礼只能落这样的结局,也就不好意思再送了。

加倍还礼

  刘温叟是宋代的朝中要员,他为官清廉,从不接受别人馈赠的礼物。一天,一个年轻人找上门来,自称是刘温叟的学生。他与刘温叟寒暄了几句后,就说自己备了一车粮草,送给老师,聊表自己的感恩之情。刘温叟一听,连忙说:“你的心意我领了,但东西我是不能收的。”那个青年说:“老师不收,就是看不起我。”两个人推来让去,刘温叟毕竟拗不过年轻人,东西留下了。刘温叟寻思,决不能白要人家的东西。于是叫来家人,要他们把自己新做的那套好衣服拿出来,送到那个年轻人家里去。这套衣服很华贵,价值远远超过了那车粮草。那些送礼者一看刘温叟不吃这一套,达不到拉拢收买的目的,一个个都绝了行贿的念头。

棒打送礼人

  “给我重打二十大棍!”顾协怒气冲冲地对家人下令。“哎呀,大人开恩,我以后再也不敢送礼了!”送礼人苦苦求饶。原来,顾协被梁武帝拜为通直散骑侍郎,兼中书通事舍人,负责给皇帝起草诏书命令后,一些人见他可以接近皇上,权重位高,就想拉拢贿赂他,送礼的人络绎不绝,他一一拒绝了。这天,他从前的一个学生又来了,送给他两千钱。顾协十分恼火,心想:送礼怎么制止不住呢?走了这个又来了那个,看来对他们不能客气了。于是,他就命令家人将送礼者重打了二十大棍。从那以后,再也没有人敢给顾协送礼了。

公之于众

  政事堂里,文武官员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清朝宰相刘统勋坐在前面,满脸怒气,久久没有开口。“宰相为何如此发怒呢?”文武官员们心里忐忑不安。宰相终于开口了,他点了一个用钱买官当的“资郎”的大名,大声呵斥说:“你知道吗,半夜三更叫门,不是正当人的行为。”文武官员莫名其妙,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原来,这个“资郎”为了讨好宰相,昨天晚上趁着夜深人静,给宰相家里送去了厚礼。刘统勋非常生气,拒而未见。第二天一早,刘统勋决定公开这件事,当众揭露了这个人,同时也警告一下其他想送礼的人。刘统勋在教训了他一番后,又大声说:“今后,明人不做暗事,有什么要说的话,要当着众人说明白,对我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也可以当众提出来,不许偷偷摸摸到家中搞名堂。”众人听了,纷纷点头称是。

  


上一条: 马仁瑀不徇私情
下一条: 贪官落马千古恨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