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钱、色击倒的省长
打印

  编者按:继胡长清、成克杰、丛福奎等高官纷纷“中弹”落马后,又一个贪官经不起金钱、美色的诱惑,而步其后尘了。这位云南省前省长的贪婪程度与前几位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连十来块钱的劣质香烟都看上收受”这一细节,将其贪婪嘴脸淋漓尽致地刻画了出来。请看——

   2003年4月9日,云南省原省长李嘉廷受贿案在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起诉书指控其利用职务之便,先后30次伙同其子李勃(另案处理)或单独收受他人钱物总计折合人民币1800余万元。一个正省级干部就这样倒下了。

穷苦出身

  穷苦出身、发奋努力、事业成功、腐败堕落,这是当今许多贪官的人生轨迹,李嘉廷也不例外。

  李嘉廷是彝族人,1944年4月生于云南省石屏县,出身贫寒。20岁时,他考取了清华大学,从一个偏僻的彝族山寨来到了北京。从一个穷苦的彝家子弟成为清华大学的一名高材生,李嘉廷也曾经历了一段悬梁刺股的苦读岁月。1969年,李嘉廷从清华大学电机工程系电机与电器制造专业毕业,被分配到东北某军工企业工作。先后任过黑龙江省工交政治部办公室副主任、黑龙江省经委办公室副主任、经委副主任,哈尔滨市委副书记、市长,省长助理。1993年,离开家乡近30年的李嘉廷回到了云南,任云南省副省长。1995年8月当选为云南省委副书记。1998年1月起任云南省省长。偏僻小山村走出的彝族娃,当上了省长,李嘉廷的人生历程曾让许多他的石屏老乡和同学感到自豪和骄傲。

  李嘉廷精明能干,又能言善辩,调来云南后,也确实做了不少有益的工作,有些工作甚至很有力度,受到人们的称赞。1998年6月10日,昆禄二级公路通车了,该路全长72公里,亦称“昆禄扶贫路”,属云南省重点扶贫路之一。为了促进禄劝及云南省北部地区经济发展,云南省交通厅和昆明市及西山区、富民县、禄劝县多方筹资3.8亿元,决定改建昆禄公路为二级公路。然而仅仅18天后,这件大好事就变了样。驱车经过这里的人都惊奇地发现这条高等级新公路惨不忍睹:有的路段凸起一米多高,有的路面坍塌了一半,不少地方时时要人下来才能把车弄过去,路旁挡墙上用手轻轻一拍便会掉下整块沙浆来……公路沿途那些纯朴的山民既迷惑又愤怒:“这是什么扶贫路选完全是坑人路选害人路!”当时的省长李嘉廷获悉此事后,当即作出了 “是可忍,孰不可忍”的批示。昆禄公路问题曝光后,有关单位受到了处罚。近年来,偏僻多山的云南有了许多高等级公路,成为全国民用机场最多的省份,成为全国的旅游名省。应该说,这些都与李嘉廷重视交通建设分不开。1999年,距世博会召开就剩三个月,还有园子和许多路没修好,大家也一致认为不可能完成,可李嘉廷决定突击在三个月中修成,创下世博园建设速度,质量和规格也不俗。世博会办得很成功,李嘉廷功不可没。

  据李嘉廷的一名老同学透露,李嘉廷刚来云南任副省长时,给人的印象是平易近人,亲切、友好,老朋友、老同学少不了在一起相聚。然而,自李嘉廷正式成为了云南省长后,就再也没有这样的情况了。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李嘉廷的身影却时常出现在昆明消费最为昂贵的“海鲜街”上,围着李嘉廷身边转的人多了,他们不再是老朋友、老同学,而是社会上各种各样“有脸面的人物”,其中不乏企业老板。到后来,发展到“有请必到”的地步。李嘉廷案发后,一位“老板”交代了这样一件事:一天,几位“老板”在昆明一家高档饭店聚会,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有人便琢磨着来点刺激,一个“老板”说,“今天谁要是把李省长叫到这饭桌上来,我输给他10万元!”话音刚落,另一位“老板”随口应道:“这有何难!”拿起手机拨了一个号码,不一会儿,李嘉廷乐颠颠地赶了过来,虽然是残羹剩饭,但丝毫没影响李嘉廷的情绪,酒足饭饱之后,“老板”们恭恭敬敬送走了李嘉廷,然后相视大笑,那位设局的“老板”连声道:“我服了,这钱我认输,我认输!”

贪财如命

  1994年上半年至2000年7月,李嘉廷在担任中共云南省委常委、省委副书记 、云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省长期间,利用职务之便,为10人谋取利益,先后30次伙同其子李勃或单独收受他人钱物总计折合人民币1800 余万元。

  需要说明的是,李嘉廷的“贪”不是到了云南才开始的,早在他任哈尔滨市市长时就已深谙此道,为此,中纪委也曾先后查过5次,但一直未能查实。也许是自己的“贪”不但没有败露,反而步步高升更强化了侥幸心理,所以,李嘉廷到云南任副省长以后,不但没有收敛,胆子反而大了起来。真正收敛一点的是他担任省长以后的一段时间。他认为现在是一省之长了,盯着他的人多了,做事再不敢像以前那样明目张胆了。但没过多久,他觉得自己省长的交椅已经坐牢,又开始肆无忌惮地索贿受贿。

  李嘉廷的作案手段并不高明,情节也不复杂,甚至有点“傻”,就是对有求于他的“老板”们多加关照,批条子,“老板”们想要什么就批什么,小到几万、几十万的资金,大到几千万几亿元的工程,李嘉廷都会“认认真真”地去落实。然后索贿受贿,用权力换取金钱。1999年,耗资数亿的昆明市第一高楼“佳华酒店广场”建成后,贷款方银行方面的工作人员就不断透露消息说,“佳华”的香港股东基本上没有投入什么钱,一切都来自昆明的银行贷款,而从中斡旋贷款事务的就是李嘉廷本人。“佳华酒店广场”建成后,经营上很不景气,后来著名的烟草集团“云南××集团”突然花了数亿元巨资将其附楼买了下来,改造成为“××大厦”。令人费解的是,对于财大气粗的“云南××集团”来说,在哪儿盖楼不行,为何偏要花大价钱买别人的楼?秘密最后还是由“××集团”的人戳穿了:“是李省长的意思。”一位“老板”事后曾坦白地说:“我们认为李嘉廷不像是一省之长,钱送上去,项目、资金他都亲自给你去打招呼,亲自给你去跑腿。”

  1996年至1999年,中国工商银行云南省分行原行长、党委书记李忠平(另案处理)为感谢李嘉廷在提拔其担任中国工商银行云南省分行行长的过程中给予的帮助,先后送给李嘉廷人民币2万元、美元1.2万元、日元20万元。李嘉廷的“贪”让许多办案人员都觉得不可思议,凡是上门的行贿人,他都笑脸相迎;后来发展到什么都收,什么都要,根本不管东西的贵与贱。办案人员看到李家客厅周围摆得满满的全都是各种各样的礼品,相当一部分甚至连包装带都没有拆开过。光是烟就足以开一个烟铺,几百上千块钱一条的高档烟有,几十块钱甚至十来块钱一条的普通烟、劣质烟也有。

纵容妻儿

  云南商界的人都知道,李嘉廷有个经商的儿子李勃,有身为省长的爸爸在背后支撑,李勃在云南商界声名显赫,影响足以呼风唤雨。云南汽车行业大大小小的经销商都知道,千万别去跟“奥迪”争风头,因为奥迪汽车的云南总代理就是省长公子李勃。李勃涉足的领域很广,哪个行业最赚钱,李公子就会携巨额银行贷款“杀”进哪个行业。这一点,连最精明的商人也不得不佩服李公子王文群周琦的“市场经济头脑”。了解底细的人都知道,李勃最大的本钱还是他那当省长的爸爸,有了这个坚强后盾,别人能干的他优先,别人不能干或不敢干的他敢干,李勃不怕赚不到钱。前几年,中央部署打击走私,风头正劲,许多的走私分子慑于压力,走私活动都不得不有所收敛,然而这个李勃却敢顶风而上,从广东走私汽车来云南销售,大赚黑钱。

  李嘉廷特别欣赏儿子的才干,对其违法行为佯装不知,更谈不上制止,对儿子的要求则百依百顺。按照中共中央的有关规定,配偶、子女在领导干部职权范围内经商办企业是绝对不允许的,这一点,身为省委副书记的李嘉廷不会不知道,但中央几次部署清理登记,也没见李嘉廷“自查自纠”。而李勃对此更是有自己的一套歪理:“高干子弟哪个不做生意,没个千儿八百万就干脆别在‘太子党’里混,别的高干子弟也瞧不起你。”李勃除了靠经商赚钱外,还没有忘记利用父亲的权力捞钱,经查证,李嘉廷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利,儿子则在背后接受对方钱物,共折合人民币2049万元。

  李嘉廷的夫人也是一个贪得无厌的人。她特别爱慕虚荣,老觉得身为省长夫人,有人捧有人天天围着转才显得出身份,没人上门没人请客送礼才是怪事。办案人员在李家查出的许多贵重礼品,都是她替李嘉廷代为“笑纳”的。

  在李嘉廷被宣布停职前三四个月,儿子李勃已先他一步进了“局子”,紧接着,他的妻子也被列为调查对象,也许是无法接受如此巨大的心理落差,于2001年9月16日在家里卫生间的热水器上上吊自杀。2001年9月24日至26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五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会决定:撤销李嘉廷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职务,给予其开除党籍处分。9月26日被北京市公安局刑事拘留,10月10日被逮捕。

 迷恋女色

  古往今来,那些走上腐化堕落、违法犯罪道路,落得身败名裂下场的人,往往是从不计生活作风“小节”、贪图安逸、追求享乐贪财贪色开始,最终被金钱、美色和灯红酒绿、骄奢淫逸所击倒。

  有人曾经统计过,在男性贪官实施犯罪的过程中,有90%以上搅和着一些不三不四的女人。“二平绊倒两高官”,说的是何平毁了陈希同,李平毁了成克杰。而李嘉廷同样在一个女人的石榴裙下跌了一个大跟斗。

  李嘉廷的情妇不止一个,他的“生活作风”问题早在其“出事”前,就是昆明市民们茶余饭后谈论的热门话题,但要说关系最“铁”的,还是一位徐姓女子。

  李嘉廷在“不拘一格”接纳情妇方面,确实让很多人大跌眼镜。这位徐姓女子本是有夫之妇,半老徐娘,相貌平平,实在称不上“美人”,原是昆明街头一个摆地摊的。但李嘉廷令人难以置信地迷上了这样一个中年妇人,对她是有求必应,不管是能办的还是不能办的,李嘉廷都毫不犹豫地答应,要100万元就批100万元,要200万元就批200万元,眼睛连眨都不眨。有了李嘉廷的批条,徐某轻而易举就能从银行弄出钱来。几年下来,徐某就空手套来了3000多万元的巨额钱财。

  中共云南省委原书记令狐安在一次全省副厅级以上官员会议上,谈到李嘉廷堕落成为腐败分子一事时说,李嘉廷问题的出现绝非偶然,他总结了七条教训:放松学习,丧失信念;言行不一,欺上瞒下;居功自傲;妻儿失教;交友不慎,以及体制漏洞和权力失去监督。

  为贪图一己私利,李嘉廷从昔日的高级官员沦为今日的阶下囚,其沉痛教训再次为广大党员干部敲响了警钟:手莫伸,伸手必被捉。

  


上一条: 一盘录音带撂倒两局
下一条: 激浊扬清兴百业——略阳县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侧记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