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领导秘书廉洁从政行为问题初探
打印

  领导同志秘书直接为领导工作服务,承担着处理文件、掌握信息、综合调研、办理日常事务等项任务,发挥着承上启下、协调左右、参谋助手的作用,其在机关工作中处于枢纽的地位。这是一支特殊队伍,身在“幕后”,却居于“要职”。由于所处地位和工作的特殊性,他们的廉洁从政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一

   (一)领导同志秘书不同于党政机关一般的工作人员,他们在领导同志身边,直接为领导同志服务,决定了这项工作的特殊性。由于工作的特殊性,秘书容易出现不廉洁行为。

  应该说,大多数秘书都能认真实践“三个代表”要求,严格要求自己,谨言慎行,身体力行,自觉维护领导同志的威信,维护党和政府的形象,为推进各项工作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但也有个别领导同志的秘书不能够严格要求,利用所处的地位,以权谋私,这些不廉政行为主要表现为:第一,借领导之名发号施令,办私事。领导同志未交办之事,却打着领导的旗号发号令,办私事;第二,借工作之便吃拿卡要。借助所处的有利地位,向来办事的部门和基层的同志提出种种无理要求,要吃要喝,甚至索要财物;第三,以自己的特殊身份向组织要位子,要待遇;第四,不调查研究,说话口大气粗,随意发表观点,随意评论领导下属的工作;第五,趾高气扬,高高在上,随意指使他人;第六,不能严格遵守工作纪律,随意谈论保密事项,甚至以此为交换满足个人私利;第七,热衷于和大款拉拉扯扯。对于有求于领导同志或者欲借领导之名满足个人需要的大款,违反原则为他们谋利,以期个人获得好处。

  (二)对于领导同志秘书容易出现的以上问题,在现实中往往难于规范,究其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

  1.在领导同志身边工作,直接为领导服务,对秘书的一些不廉洁行为,管理部门、管理者不愿说、不敢说。即使自己明知秘书的行为已经违反了有关廉政规定,提出批评往往也是轻描淡写,隔靴搔庠。相对于秘书而言,管理者有管理权,而相对于领导同志来说,管理者又成为被管理者,这种双重身份,就致使个别管理者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对秘书不敢管。

  2.个别领导同志的秘书放松政治理论学习,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客观地讲,担任领导同志秘书是一项非常辛苦的工作,为了完成各项工作甚至经常加班加点,牺牲休息时间。这种工作状态,导致个别秘书的思想出现了偏差。他们认为,这些是实实在在的工作,必须认真完成,而政治理论学习,是虚的,可有可无,学的好,别人也看不见,摸不着,学的不好,也不会影响自己的工作成绩。还有个别秘书认为整天在领导身边,跟着领导学就够了。由此,导致个别领导同志秘书放松政治理论学习,日积月累,人生观、价值观逐渐出现扭曲,最终导致腐败行为的发生。

  3.对秘书廉洁从政行为的制度规定还不够完善,现有的一些制度大多缺乏针对性、可操作性。由于工作性质决定,秘书和领导接触多,和一般群众接触少;工作规律性差,作息时间不固定;这些都决定了对秘书的监督有一定难度,特别是当前监督制度还不完善,对一些环节缺乏制约。另一个重要原因,我们现在只把秘书纳入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范围进行监督,没有制定一套有针对性的制度,从而使监督制度难以落实,给了个别素质差的秘书以可乘之机,最终可能导致腐败问题的发生。

                      二

   如何规范领导同志秘书的从政行为,防止腐败问题的发生,这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按照中央的总体要求,结合实际工作中的经验,我们的总体思路是:完善事前防范,强化事中监督,加大奖惩力度。

  1.加强思想教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思想教育,首先要求领导同志的秘书重视这方面的学习。解决好工学矛盾,对单位组织的学习活动,必须按时参加,确因工作繁忙未能参加,也要进行补课;同时,要组织针对性学习,结合案例和实际工作中出现的违规违纪问题进行剖析,以保证学习效果。其次,领导同志秘书要树立服务意识和正确的权力观。正确认识为领导服务和为人民服务的关系。第三,要树立自律意识。秘书是领导同志的参谋和助手,最易成为糖衣炮弹攻击的对象,要保廉洁之身,必须自律、自强。

  2.制定和完善各项法律和规章制度。规范领导同志秘书的从政行为,防止腐败问题的发生,最根本的还是靠法律和制度建设。邓小平同志曾说:“对干部和共产党员来说,廉政建设要作为大事来抓。还是要靠法制,搞法制靠得住些。”法律为每个人的行为树立了一个标尺,可以规范从政行为,减少随意性,堵塞漏洞。今后,应进一步加大人事管理、建设项目管理、投资等领域的立法力度,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使秘书们在行使职权时有法可依。只要他们依法办事,不违法用权,不擅自越权,就不会发生腐败问题。在加强法制建设的同时,必须进一步制定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用制度管理人,用制度规范事,建立科学合理、符合实际、便于操作的工作制度。首先建立分类管理制度,对领导同志秘书参照处级干部进行管理(处级以上按相应职级进行管理)。这样,处级干部管理中的一些制度,如收入申报制度、廉政报告制度可以适用于秘书的管理。其次,结合秘书工作特点制定一些制度,如领导同志秘书廉政行为规范,领导同志秘书廉政行为评价制度(即按照秘书廉政规范的要求,分类细化,定期发放给有关秘书长、业务处室及领导同志分管组织填写,根据调查情况对秘书廉政行为进行评价)。但在制定规章制度时应注意适度,不能寄希望于用制度规范所有行为,因为程序和效率是成反比例的,程序过于繁琐,会影响效率,有时候,必须靠自律,靠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来调整人们的行为,以弥补法律、制度的缺陷。

  3.建立健全监督机构,加大监督力度。邓小平同志曾说:“对各级干部的职权范围和政治、生活待遇,要制定各种条例,更重要的是要有专门的机构进行铁面无私的监督检查。”这就说明,要确保廉洁从政,仅有法律和制度是不够的,还必须有强有力的监督机构。目前,对秘书廉政行为的管理,必须扭转“看得着、管不着;管得着、看不着”的虚控现象,确定机构,明确职责,做到“有人看,有人管;管得着,管得好”。具体讲,就是在发挥人事部门、监察部门的管理职能的同时,将监督和管理向纵深发展。人事部门是秘书的综合管理部门,应侧重抓各项制度的建设,预防不廉洁行为的发生;纪委(纪检监察室)是廉政方面的专门管理部门,应加强监督、检查,对违反廉政规定的行为进行查处,同时,必须加强和领导同志的秘书联系较多的单位、部门、人员的联系,定期对分管秘书长、领导同志分管部门进行问卷调查、专人走访,领导同志秘书所在处室、党支部要定期将秘书廉政方面情况向纪检监察部门汇报,这样,将不易了解秘书情况但有权监督的部门和了解秘书情况但无监督管理权的各单位及群众有机联系起来,实现对领导同志的秘书的有效监督。

  4.强化领导同志对秘书监督的同时,进一步加强群众监督。领导同志和秘书因为工作关系在一起的时间最长,配合最多,了解最深,可以说,秘书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领导同志都最宜掌握。因此,领导同志要高度重视对秘书的直接监督,对秘书严格要求,严格管理,防微杜渐。在强化领导监督的同时,必须加强群众监督。秘书是连接领导同志和基层单位及群众的桥梁,因此,加强群众监督对规范秘书的廉洁从政行为至关重要。要真正加强这一方面的工作,就必须增加群众评价在管理中的分量,如对秘书的提拔,必须进行民主推荐,哪位秘书不廉洁,群众评价低,就不能提职。另外也可对秘书的廉政行为进行群众投票,得票不过半就不得再担任秘书等。

  5.把廉洁从政行为作为绩效管理的重要一环,激励先进,淘汰落后。绩效管理,就是按组织的使命和目的对组织和组织成员的有效行为结果(即成果和贡献度)进行衡量和评价。个人绩效的指标主要指德、能、勤、绩四个方面,为规范秘书廉洁从政行为,应将廉政作为绩效管理的单独一个方面的指标。绩效管理有三个显著特点,一是注重服务对象的满意度;二是必须对服务结果进行测定;三是必须进行奖惩。因此,将是否廉洁从政作为绩效管理的指标后,必须对廉洁从政行为进行评价,即将秘书的廉洁从政行为进行分解、量化、打分,考察领导、部门和各处室对秘书廉政行为的满意度。为了达到理想的管理效果,最重要的一环是进行奖惩,对廉洁从政且其它方面(德、能、勤、绩)均佳的秘书进行奖励,奖励方式有晋级、提职,授予荣誉称号等;对廉政方面有问题的,即使其它方面有成绩,也不得晋级、提职、授予荣誉称号等,违法违纪的,还要依法、依纪进行处理。通过这种导向作用,引导领导同志秘书都能自觉廉洁从政。

  总之,规范领导同志秘书的廉洁从政行为,是一个非常重要而复杂的课题,但只要我们认真研究,循序渐进,就一定能够做好这项工作,把这项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上一条: 纪检监察机关要在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下一条: 聚焦当代“衙内”现象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