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易清醒难
打印


  一个贪官锒铛入狱后,在反思中写下这样一句话:“你是谁?你为什么到这里来?你将走向何处?”这类拷问灵魂式的自我剖析、自问自责似乎是一件痛苦的事,但这种痛苦的自审内省或许是精神成熟的征兆,是走向清醒的标志。一个人,尽管不可能洞观自己的将来,预知自己将会成为怎样的人,然而却能凭借这种检视自我的“清醒”,去观照以往自己的生命轨迹,从而明了此刻自己为什么会站在这里,成为现在这样一个人。

  常言道:“自知者明,自胜者强”,而芸芸众生能够真正做到“自知”且“自胜”的却为数不多。有些人,知人的智慧特别发达,而自知的能力却异常欠缺。知人谓之外智,自知谓之内明。所谓“内明”,就是自我认识上的清醒。古往今来,做一个了解别人的聪明者易,而做一个切实了解自己内心世界并能据此把握好自己的清醒者难。一些为官者的擅权专断、胡作非为、腐化堕落大都从不知道自己是谁开始的。由不知自我、头脑发热,飘飘然、昏昏然,到颠倒权力的主客授受体、混淆工作的主仆服务观,进而不知自我约束、不辨是非美丑,脱离群众、自我膨胀、一意孤行,直至步入自我毁灭之途。

  某些官员自身知人辨事的智商并不低,但为何最终没能把持好自身而堕入腐败的行列?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不能清醒地认识自己,客观地评价自己,冷静地分析自身的过失,适时地去除非分的妄念。他们绞尽脑汁,玩弄权术,追名逐利,盘算得失,自认为聪明,实际不清醒,结果往往沦为跟着名利走、跟着金钱走、跟着美色走、跟着浊流走的昏聩贪婪者,以致走进了深渊,走上了不归路。

  在红尘漫漫、诱惑纷杂的现实社会中,要时刻保持清醒并不容易。因为每位清醒的生命个体,不但要拥有一种科学的理想信念、正确的思想观念,还要葆有一双透过现象洞见本质的慧眼。而要具备这些禀赋,就必须不断学习,加强修养,既注重具体实践,又重视提高理性认识。只有坚持不懈以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用先进的文化净化灵魂,才能永葆清醒,永不昏聩。相反,如果不加强学习,就难以做到政治上的清醒;不加强修养,就难以达到精神心理上的清醒;不了解过去,就难以对现实清醒;不学习理论,就难以对实践清醒;胸中没有宗旨意识,就难有自我定位与乐于奉献上的清醒;内心没有淡泊明志的修炼,就难以在权力、金钱和美色面前保持清醒。

  清醒是一种不被假相所诱惑、不被偏狭所遮蔽的生命状态。人生一世,难得是清醒,关键在清醒。时刻保持清醒,是生命充盈、精神刚健、行动自觉的前提。真实意义上的清醒者会自觉地跟着时代走,跟着人民走,跟着真理走,跟着清风潮头走,越走路越宽,越走心越明。

  虽然聪明易,清醒难,但领导干部时刻保持清醒,是形势所需,职责与党性所系。它不仅关系到个人的成长与发展,更关系到党的事业的兴衰与成败。因此,对党员领导干部而言,惟有清醒,才能时时处处“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抵御住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袭;惟有清醒,才能走得端、行得正,既不愧对党,也不愧对民;惟有清醒,才能更准确、更深刻地实践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更主动、更自觉地为党、国家和人民的事业竭诚尽力。


上一条: 如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