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础是要加强对领导干部和公务人员的教育,提高领导干部和公务人员的素质。加强对领导干部和公务人员的教育是防止腐败的一项基础性的方法。要通过加强对领导干部和公务人员的理想信念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纪律作风教育、道德法制教育、科学文化教育,提高领导干部和公务人员的思想境界和道德修养,增强抗御各种诱惑的自觉性和自控能力,就能以人为本,减少产生腐败的源头。
二、重点是要加大对腐败现象的打击力度,要坚持对腐败现象露头就打。对已经发生的被揭露出来的腐败问题严肃查处、坚决打击是十分必要的。不查处、不打击,不足以平民愤,不足以得民心。通过查处打击,净化社会经济生活环境,形成良好的外部氛围,使腐败分子对客观环境有所畏惧,不敢明目张胆地搞腐败。强大的外因条件必然促使内因的转化,进而从掌权人的内因上消除产生腐败的源头。
三、最根本的是要加强改革,进行制度创新,从机制上切断产生腐败的源头。只有深化改革,培植和完善新的体制,进行制度创新,才能杜绝“权钱交易”,真正从源头上防治腐败。
①改革政府管理体制。我国的计划经济体制,政府对国民经济的宏观管理和政府对国有企业的直接经营是结合进行的。这种模式实际上是政府垄断经营,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存在。政府采用行政手段直接干预和参与经济活动的种种弊端已显而易见。政府要把对企业的行政管理改为法律管理,严格依法行政。建立起企业不靠政府,而靠自身力量依法生产经营管理、依法纳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自求生存的新型的现代企业机制。通过改革,减少了管理层次,减少了管理人员,取消了各种审批、管理环节和权力,就能减少或杜绝“权钱交易”。
②改革分配保障机制。分配不公、保障不力,也是当今国人普遍心理失衡、暴富心态弥漫、“有权不用过期作废”、“不捞白不捞”等等思想泛滥成灾,使腐败问题屡禁不止、屡打不绝的重要原因。分配不公、保障不力在一定程度上与现行的体制政策有关。这种体制和政策把分配权、保障权集中在少数部门、机关或少数人手里,形成了特权人物、特权部门、特权阶层。他们不是依据法律的规定严格依法行使自己的职责,而是依据权威人士的旨意、某种关系或与自己的熟悉程度、交往的深浅来行使自己对权力和财产的分配权利,这种权利运用的随意性,必然导致大量“权钱交易”的产生。二是与现阶段物质不丰富,政府在分配、保障方面力不从心有关。现阶段人们对物质的需求与社会能够满足人们的实际需要之间的矛盾突出,这种矛盾主要是大量公务人员的购买力低,贫富悬殊越来越大,公务人员的收入与工人、农民,与个体户的收入之间的差距,地区之间、上下级和部门之间同工种人员的收入差距也在加大,各种矛盾在加剧,客观上使一些公务人员难以抗拒“权钱交易”的诱惑。因此,必须改革分配和保障机制。
(1)改革分配制度。改革分配制度的目标是实现依法公平地分配物质财富,以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原则进行分配。要实现按劳分配,一要取消现行的低薪,对公务人员实行高薪制。二要取消现行的分配机制,由法律对公务人员的工薪、待遇标准以及增资条件、标准、年限,按照职务、级别、工种作出明确的规定,由政府严格保证实施。三要取消地区、上下级、同工种同级别人员的工资待遇差别,实行统一工资制。四要取消部门特权,消灭特权阶层。无论在哪个岗位上工作都是依法行使法定职责。这样既可以使公务人员尽职尽责,又可以杜绝“权钱交易”的产生。
(2)改革保障制度。改革保障制度的目标是实现依法保障。一是要由法律对国家政权机关、司法机关的办公、办案所需要的经费作出明确规定,由政府依法保障实施。二是政权机关、司法机关的办公、办案经费,办公、办案所需要的设备、设施、通讯、交通工具等纳入预算,由政府严格执行,保障到位。三是逐步完善政权机关、司法机关由国家统一保障的国家供给制,取消地方政权机关、司法机关由地方供给的分灶吃饭的体制,彻底消灭级别、地区差别,消除地方保护主义。
(3)改革行政审批和财政管理制度。行政审批和财政管理制度上的不规范,成为产生大量腐败现象的直接源头。因此,加强行政审批制度和财政管理制度的改革就显得既迫切又必要。一要取消用行政命令审批项目、资源、资金的模式,建立用法律规定按市场规律配置项目、资源、资金的机制,用法律明确规定审批者的责任,并实行审批失误责任追究制。二要取消军事供给式的财政管理模式,建立综合预算的财政管理模式,使政府行政审批、财政管理都依法进行,实现科学化、法制化。
(4)改革干部人事制度,建立选拔高素质干部队伍的科学机制。对干部人事制度要按照民主、公开、竞争的原则进行改革。一要推行公开选拔制度。公开通过严格的考试、考核程序面向社会择优选拔高素质的公务人员。二要推行任前公示制度,对要提拔的领导干部采用最能让民众知晓的方式向社会公示,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接受群众的监督。三要推行竞争上岗制度,必须通过公开、公平的方式择优竞争上岗,实现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四要推行领导干部交流制度,给优秀人才更大、更广阔的活动舞台,要求主要领导干部必须异地为官,而且任期不得过长,彻底解决领导干部本地为官所形成的盘根错节的“六老”关系(老同学、老同乡、老同事、老朋友、老领导、老部下)造成的种种弊端。五要推行对干部的民主监督制度。采用民主推荐、民主测验、民主评议等加强对干部的民主监督。六要推行领导政绩考核制度,要按照“德、能、勤、绩、廉”的统一标准,对领导干部的政绩进行量化考核,考核结果作为提拔任用干部的客观标准,以政绩论英雄。七要废除领导干部任职终身制。在本地犯了错误或政绩平庸的官员不能异地为官,更不能明降暗升,应当就地免职。
(5)要改“人治”为“法治”,加快体制改革的立法工作,从立法上解决产生腐败的源头问题。“权钱交易”的大量产生,一个主要原因是现行的大量行政行为、经济活动仍然主要靠政策引导,靠行政命令和行政程序办理,没有明确、系统、完整的法律规范,因而使与人们衣食住行密切相关的各个领域很不规范。要从源头上治理腐败,就必须加快我国体制改革的立法工作,使资源配置、物质保障、权力分配等等行为都实现有法可依、违法必究,为从源头上消除腐败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