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壑难填成罪恶 ——陕西渭河玻璃有限责任公司原总经理张兆新等4人挪用侵占巨额资金案纪实
打印

  编者按:
    不足400人的陕西渭河玻璃有限责任公司,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揪出了4个蛀虫。他们是如何陷进经济犯罪泥淖的呢?循着他们犯罪的轨迹,我们不妨来看一看那沾满铜臭的一段另类人生历程。

  2002年12月17日至18日,陕西渭河玻璃有限责任公司原总经理张兆新、股东曹亚平、销售部经理王文、出纳马拴成涉嫌挪用、侵占公司巨额资金一案,在宝鸡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消息传到渭河玻璃有限责任公司,职工们无不拍手称快。

  在张兆新51年的人生旅途上,曾留下过奋斗的足迹和亮丽的风景。

  然而,在他调任陕西渭河玻璃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后,从1999年3月至2000年10月,短短两年时间内,利用职务之便,挪用公司资金数额达2572万余元,同时还伙同本公司销售部经理王文共同侵占公司资金47万余元,此案牵扯出的另外 3个“蛀虫”也均落入法网。

  张兆新出生于1952 年11月21日,原籍天津市,1966年初中毕业后,参军入伍在新疆某部服役,1974年退伍后分配到新疆和田水利处工作,1987 年调至陕西玻璃厂销售科工作,他工作勤奋肯干,为人大度,不长时间,在单位上上下下落得好口碑。1993年,张兆新毅然停薪留职到渭河玻璃厂工作。第二年底,成立了陕西渭河玻璃有限责任公司,张兆新被任命为总经理。上任后,勇于开拓,大胆改革,颇得大伙儿的好评。

  但是谁也不曾料到,张兆新自从坐上总经理宝座后,自我约束逐渐放松,权力和占有欲恶性膨胀,他与几名臭气相投的属下沆瀣一气,利用手中权力大肆挪用侵占公司资金。

肆意妄为18次将单位760万元借给他人使用

  1999年3月份,张兆新决定利用手中的职权开办一个属于自己的公司来赚取更多的钱财,于是他在宝鸡开办了“一伟”玻璃销售公司。他为开办“一伟”玻璃销售公司,在接受与他们公司有经济往来的连某经营的通宝玻璃公司场地时,将本应由他个人支付的场地转让费及价值12万余元的玻璃共计47万余元,以渭河玻璃有限责任公司给连某供货的方式,少收货款47万余元,冲减了转让费及玻璃款,并安排公司销售部经理王文在年终报表中减少应收货款数,将公司资金47万余元占为己有。同一个月内,为了解决“一伟”公司的注册资金问题,张兆新在与宝鸡农行火车站办事处商议后,从陕西渭河玻璃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渭玻公司)账户上办取了三份面值各120万元的银行承兑汇票,并同农行火车站办事处的工作人员一起,与浙江嘉兴华中汽贸中心、余杭东方销售公司共贴现291万余元,在农行火车站办事处渭玻公司账户解付。同年3月26日,张兆新见时机成熟,分两次将其中259万元转入宝鸡“一伟”玻璃销售公司的账户上,作为该公司的验资资金。3月29日,验资注册完毕后,又偷偷转向渭玻公司的账户上。

  初战告捷,像注入一剂兴奋剂一样使张兆新的欲望发酵膨胀。他没有意识到这股膨胀的利欲,最终也会淹没自己。

  他不但肆无忌惮地挪用公款,而且还仗义地借给别人使用。据查,从1998年11月开始,张兆新先后18次将单位的760万元借给陕西成锦工贸有限责任公司经理王某,用于从兰州购买玻璃。在18次借钱中,最少的一次借给对方25万元,平常每次都是直接给对方50万元的汇票。

贪口大张大肆鲸吞公司巨额资金

  有人说,贪婪钱财犹如吸毒,有了第一次,就想第二次,从而一发不可收拾,直到钱财把自己毁灭。张兆新此时正是这样,他已尝到了钱财带来的甜头,更是不愿就此罢手。至此,他像个陀螺一样乐此不疲地在人生的歧路上旋转、旋转,越滑越远……

  1998年10月至1999年3月,张兆新安排王文将收回的渭玻公司销售玻璃款227万余元(包括银行汇票),以自己的名义交给公司出纳马拴成,让其出具了渭玻公司的收据,这样一耍手段,本属于公司的玻璃销售款,全部被记到了张兆新名下,形成了张兆新交渭玻公司货款227万余元的事实。到了1999年10月,张兆新又安排王文,让马拴成通过调账的方式,从张兆新个人拥有的“一伟”公司下欠渭玻公司402万余元玻璃款中,冲减了“一伟”公司从渭玻公司购买玻璃的应付货款227万余元,达到了最终侵占的目的。

  1999年4月23日到1999年7月20日,张兆新又用同样手段将渭玻公司的201万余元侵占。

  张兆新还分别于2000年1月9日、11月26日、12月9日,多次指使王文从陕西成锦公司王明忠处收取渭玻公司货款,计43万余元,除将1万元交给工作人员朱某用于公司正常经营支出外,其余的42万余元,全部被张兆新侵吞。

  2000年3月20日,张兆新指使出纳马拴成(另案处理)从银行账户上向其个人持有的长城卡转入80万元,然后将这80万元提取现金存入自己开办的“一伟”公司账户上,当日又将这80万元从“一伟”公司的账户上电汇到渭玻公司在眉县的账户上,冲抵了宝鸡“一伟”公司应付渭玻公司的货款。这样绕了一圈,张兆新的公司白白赚了80万元。

  张兆新贪婪钱财的胃口越来越大,他已不满足于仅仅通过“一伟”公司捞钱。2000年9月份,张兆新以个人名义与另外二人在江苏开办了江阴新华宇针织有限公司,公司前期的注册验资资金250万元全部由陕西渭河玻璃有限公司支付。2000年12月13日,张兆新又将渭玻公司的216万元转到咸阳福兴实业公司账户上,凑足了300万元,于12月14日汇到江苏江阴新华宇针织有限公司账户上,支付了该公司购进原材料和设备等费用。

  张兆新贪婪成性,不放过任何贪财的机会。2000年12月,当他得知自己手中的一枚棋子——渭玻公司出纳马拴成在离开渭玻公司时,将公司货款4.7万元带走时,很生气。到了月底,他毫不客气地命令王文打电话让马拴成将这笔货款送到西安,并交给自己使用。

  2001年4月,就在张兆新因涉嫌经济犯罪被审查时,还没忘记以看病为由向自己的马前卒王文要钱,王文便将从通宝玻璃公司连某处收回的货款中给了其10万元。

  许多贪官一有钱,就嗜好买房置产,张兆新也要替自己留一条后路,他决定捞足后,就到新疆去居住,因为他在新疆曾经呆了近20年,对那里比较有感情。

  2000年六七月份,张兆新指使王文,将从新疆乌鲁木齐市宇星公司提取的20.44万元货款,为其在乌鲁木齐市长沙路8号贝肯公司家属院购买住房一套。可是没等他享用,就东窗事发了。

  经检察机关查明,张兆新在任渭河玻璃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期间,利用职务之便,挪用公司资金归本人或他人使用数额高达2572万余元,还伙同其马前卒王文共同侵占公司资金47万余元。

  奉献爱心为妻子女儿分别存入200万元

  为了使自己的妻子、女儿衣食无忧,幸福快乐,张兆新再一次出手了。2000年10月,张兆新指使出纳马拴成将单位账户上的400万元电汇到其在建行西安东开发区分理处开设的账户上。过了一段时间,见没有什么动静,张兆新又于同年12月13日在建行西安市朱雀路支行营业部将这400 万元分为4笔各100万元转为定期存单,存入其妻名下200万元,其女名下200万元。

  张兆新之妻朱某与其夫一样贪婪,大钱也要,小钱也贪。2000年11月29日,出纳马拴成将渭玻公司的集装箱押金和零售货款计38.5万元以自己名义存入眉县工行常兴办,办成活期存折。同年11月30日,马拴成又将王文收回的货款计21万元,也存入活期存折。一个月后,王文打电话让马拴成将这笔款提出来,连同自己收取的3张银行汇票交给张兆新。张兆新就将这一笔49.5万元钱全部转存到自己的活期存折上。但是这件事,不知怎么被朱某知道了。2001年4月3日,张兆新之妻朱某找到公司财务人员刘某,用刘某的身份证将张兆新那张存折上的149.5万元全部提现支取。

利欲熏心向赌客放赌债

  43万余元张兆新与公司销售部经理王文臭气相投,同流合污,两人如穿在一根绳上的蚂蚱,一荣俱荣,一损俱损。2000年5月27日,王文因涉嫌销售假冒香烟被眉县公安局取保候审,张兆新获悉后,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他伙同公司出纳员马拴成,将渭玻公司资金20万元用于为王文个人交纳保证金,后被眉县公安局依法没收。

  张兆新不但贪财,还嗜赌。1999年9月到10月与渭玻公司股东曹亚平租用宝鸡国贸大酒店房间,开设“百家乐”赌博机聚众赌博,张兆新多次参与赌博。在参与赌博时,他目睹了有的赌徒赌红了眼,却又无赌资时的那种窘态,精明的他看到了一线“商机”,便乘机向一些赌徒放债,牟取暴利。仅一个月,他便在赌场内为陈某等赌客放赌债达43.52万元。

上行下效股东贪财嗜赌入牢狱

  公司总经理这样贪婪成性,其股东曹亚平是否会洁身自好呢?曹亚平看到公司总经理张兆新大捞特捞,钱包像充了气的气球渐渐鼓了起来,眼馋极了,怎能甘心坐视呢?他急于一试身手,于1998年1至5月间,利用渭玻公司8份银行承兑汇票共计689万元,经其个人所办江阴玻璃公司背书后,在浙江嘉兴和江阴等地方的几家公司贴现。之后曹亚平分8次给渭玻公司农行火车站办事处账户及农行渭滨金陵办事处渭玻公司账户和渭玻公司眉县工行账户回款共计625万余元,其中以给有关当事人好处费为由,侵占渭玻公司资金达389241元。

  曹亚平赚钱的手段并不比张兆新逊色,他不但在单位伸手捞,而且竟把手伸进造假领域。2000年5月19日,曹亚平从上海将一车假冒高档卷烟拉到渭玻公司,存放到渭玻公司库房内,正当他做着发财美梦时,不料却被眉县公安局逮个正着,查获价值699万余元的假冒卷烟。曹亚平涉嫌销售假冒产品被眉县公安局立案侦查。但过了不几日,便逃之夭夭。

  曹亚平嗜赌成性,1996年曾因赌博罪被法院判处拘役六个月,并处罚金2万元。但他不思悔改,仍旧我行我素,于1999年10月9日在宝鸡国贸大酒店赌博时,再次被公安机关当场抓获。2001年 7月31日,宝鸡市公安局将其抓获,并以涉嫌赌博罪将其逮捕。

  金钱给张兆新等人带来过满足,使他们富有,但却为此付出了沉痛的代价。

  张兆新、曹亚平等人挪用侵占巨额资金案给国有企业的负责人敲了一记响亮的警钟:如果想利用自己的职务之便,为自己、为亲戚、为朋友经营、谋利,最终必将受到法律的追究与严惩。

  


上一条: 四千元断送了警官前程 ——镇巴县公安局平安派出所原副教导员何应贤、原副所长黄远康徇私枉法案...
下一条: 从法官到囚徒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