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人民服务的再思考
打印

(一) 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

    社会主义道德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因为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前进的根本力量。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人对待人生的根本态度,是处理个人同人民群众相互关系的基本道德。

(二)把为人民服务的工作宗旨功利化是腐败的根本原因

    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新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遇到严峻的挑战。面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和剧烈的经济基础的变动,人们对理想信念的解读和价值观的选择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商品的生产者以独立、自主的社会身份与地位出现,使人的个性得到解放;商品交换的等价原则给人们之间的关系赋予了权利与义务均等的内涵,加重了人们思想观念中的平等观和责任感;商品生产中的利润原则促进了人们的奋发、创造精神。毫无疑问,这是一种历史的进步。这是商品和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造成的社会观念中的主流。但是市场经济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也产生了不少副效应,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错误、腐朽、落后的意识观念便有了滋生蔓延的气候和土壤,并影响了一部分人。一些干部不是忠实地履行人民公仆的职责,而是个人主义膨胀,把金钱和个人利益看得至高无上。把等价交换的原则渗透到为人民服务中去。一些干警把人民给予的权力作为自己牟取私利的工具,徇私枉法,办关系案、人情案;或乱摊派、乱罚款;或刑讯逼供、非法扣押、拘禁人质;对群众求助推诿拖拉,耍特权,摆威风。更有甚者,与犯罪分子内外勾结,执法犯法。还有一些领导干部搞权权交易、权钱交易、权色交易等,贪污腐败已经到了利令智昏、令人发指的地步。共产党人的信仰和社会主义道德在这些人的心目中早已泯灭殆尽。这种为人民服务功利化的倾向已经消减了其为人民服务的坚定性。

(三)为人民服务是市场经济建设和发展的精神动力

    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市场经济讲的是等价交换,利益;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讲的是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讲的是无私奉献。在大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到底还要不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它的答案是肯定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强调为人民服务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有机结合。因为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形成以后,又反过来以自己的特殊方式和力量对经济基础发挥巨大的能动作用。精神文明建设不仅以物质文明建设为基础和条件,又是物质文明建设和发展的精神动力。为人民服务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出发点。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和为人民服务这二者的长远目标是一致的,即最终让人民群众共同富裕。为人民服务宗旨在于为人民谋利益。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最后解放无产阶级自己,就是革命和利益的统一。而发展市场经济也是为了发挥人民群众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进一步解放


上一条: 着眼反腐倡廉 抓好档案管理
下一条: 领导干部要做党风廉政建设的表率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