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脸检察官——记横山县纪委常委、监察局副局长雷祥聚
打印


  在陕北横山县流传着这样两句话:“谁叫我是纪检监察干部?”“我不得罪人谁得罪人?”这两句话正是黑脸监察官——横山县纪委常委、监察局副局长雷祥聚的口头禅,也是他从事纪检监察工作14年来无私无畏秉公执纪的真实写照。

   1987年,在部队工作13年的雷祥聚转业到了横山县纪委工作,同时带来了他在部队炼就的一身硬本领、好作风。

    1993年,他担任纪检监察室主任,办理的第一个案子是计委一负责人挪用公款案。接到这个案后,有人对他说:“计委的问题很复杂,牵涉的人又多,是查不到底的,不要引火烧身?”他却认为:“问题越大,越要彻底查清,严肃处理,不然要我们纪检监察机关干啥?”掷地有声的言语击退了许多说情者,震慑了违纪者。经过10多天明查暗调,终于彻底查清了计委这位负责人挪用公款95万元的违纪事实,给予违纪者应有的惩处。

    在查办县花炮厂厂长违纪问题时,他受到了重重阻力,伴随接案而来的是说情干扰、冷嘲热讽和威胁利诱。经验告诉他:越是有人说情,越是阻力大,说明问题越严重,必须下功夫一查到底。查账时,花炮厂的会计故意设置障碍。雷祥聚便耐心地给其做思想工作,分析利害关系,解说办案原则。最后,会计终于被他感动,主动拿出了账簿让他查。

    紧接着向上级领导汇报案情时,其中一位上级领导对那些违纪问题不以为然,并指责他思想观念有问题。但雷祥聚没有被权势所吓倒,没有因阻力大而却步,他不卑不亢地说:“谁叫我是纪检监察干部?搞纪检监察工作就要依法依纪办事,不然谁来维护党纪国法的尊严?”他的凛然正气和出色表现赢来了一片喝彩声。

    1998年,领导派他办理石湾镇镇长姜××超计划生育案。此案已有多人查办过,都以“查无实据”打道回府。雷祥聚想,群众的眼睛是(亮的,他们不会枉告人,何况信访材料如此详细、具体。他清楚别人是不愿真查、不敢实查。他偏偏不信邪,决定一查到底。只经过6天的调查,就落实了姜××超生的违纪事实,给予违纪者“双开除”处分。事后连姜××本人也不无敬佩地说:“老雷这人真厉害,我算是服了他了。”

    当前,一些作案人员手段狡猾,给取证工作带来很大难度。针对这种情况,雷祥聚对同志们说:“工作再难搞也要搞,也要做。”正是他这种知难而进的执著精神,炼就了他一身正气、秉公办案的精神。

    1996年,县纪委接到反映原畜牧局局长白某有经济问题的举报材料,组织决定由雷祥聚负责配合县检察院的同志办理此案。查办此案有一定难度:一是白某已调离本县,任地区铁路局一科室领导,不便落实;二是此案还涉及4名科级领导干部,比较棘手;三是时间跨度大,作案手段又比较隐蔽,难以查清。雷祥聚没有被这些困难和阻力吓倒,他认真分析了案情,瞅准了突破口,当天下午就着手调查取证。经过10天的艰苦努力,在确凿的证据面前,白某不得不交代了利用职权挪用公款6万元,滥发奖金、私分公款2万元的违纪违法事实。

    工作中,雷祥聚总是拣最重的担子挑,从不托辞推卸、耍奸溜滑。一年夏天,县纪委监察局决定对一科级领导违纪问题立案查处,当时正值他请假搞修建,当领导派人到他家里问他能否上案时,他很干脆地说:“行。”“家里的活怎么办?”“就交给匠人们给我料理吧。”随即他就奔赴赵石畔乡,开始了紧张的工作。

    办案雷厉风行、速战速决是雷祥聚办案的一贯作风。在配合市纪委办理一个大要案时,对几名实行“两规”的违纪人员,其他办案人员审问几天,从他们口里“撬”不出一个字。雷祥聚说:“办案也有技巧,谈话是一门艺术,应讲究方式方法。”他经过四天,就将三名实行“两规”人员的全部违纪事实“引”了出来。市上一些“老纪检”佩服地说:“我们也要和你学学办案了。”

    2000年6月的一天,雷祥聚去狄青塬外调,结束时已是晚上11点钟,一同去的几名同志建议第二天再回,他说:“案情紧急,不能留宿?”在返回途中,风沙很大,路又难走,致使车子滑出路面好几米,差点掉进深谷。在这危急关头,他让三名同志用力扛住车身,自己一人硬是用双手挖成一条便道,才将车子开回路面。回到县城,已是凌晨3点。

    雷祥聚有股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犟”劲。在检查县治河办专项资金使用情况时,他和另一名同志在毛乌素沙漠里“滚”了12天。当时正值秋收季节,只有等到晚上才能找到有关人员。他们每天步行四五十里沙路,累了,在沙梁上睡一觉;渴了,掬起井水喝上几口;饿了,和老乡要点吃的充饥,可夜间还得搞工作,有时一搞就是一个通宵。为了查清问题,他们跑了7个乡镇48个工程点,行程700多公里。一块儿办案的同志建议说:“涉及面太广,有些事情不必过分认真。”他却说:“做人要诚诚实实,干事要勤勤恳恳,我们搞纪检工作来不得半点马虎,不能有丝毫差错。”同志们都知道他有一条原则:无论干什么,不干则已,干就要尽自己的能力干个最好。14年来,经雷祥聚查办和审理的案件,件件案件铁板钉钉子,没有一件错案冤案。

    2000年,响水镇胡楼村群众多次越级上访,反映村支书的经济问题。县纪委将此案转给镇纪委查办,结案后,不但群众继续上访,而且涉案人员也申诉,要求复查,雷祥聚主动要求去复查。春节刚过,他就带领一名干事来到胡楼村,不分昼夜连轴转,几天时间,理清了账务,通报了情况,真相大白后,矛盾双方终于握手言和。矛盾的解决使该村因群众上访而被扣减的综合治理项目款迅速到了位,群众拍手称快,钦佩地说:“雷局长,你真行,你辛苦了。”他说:“能为群众办点实事,辛苦一点也值得。”

    近几年来,因为办案,雷祥聚“得罪”了不少人,也遭到了不少“报复”。威胁、恫吓、打匿名电话,对他来说已是司空见惯,习以为常了。今年,配合市纪委查办一个大要案时,他两个月没有回家,但他家里并不安宁,整天说情的不间断,打匿名电话威胁恫吓的也不间断。

    年迈的父亲劝他,搞这个工作时间长了,也该换一换了。他安慰老人家:“你不要担心,调动工作是组织的事,我们要服从组织的安排,你们在家注意点就是了。”妻子、儿子更是牢骚满腹,怨声不断,要他调动工作,他安慰说:“工作总得有人干才行,我不干这工作谁干。”共同生活了二十多年的妻子,是了解自己的丈夫的,她知道劝也没用。

    那一年,祥聚去内蒙古外调,临走时,大儿子正患黄疸肝炎,接着小儿子又患麻疹,妻子既要上班,又要看护两个孩子,实在忙不过来,常常偷着哭鼻子,有时彻夜不能入睡。10天后,他返回家时,看见两个儿子躺在床上,大儿子仍在吊液体,小儿子浑身上下出满麻疹粒,而且高烧发烫,哭闹不止。妻子流着眼泪守候在床边。此刻,这位从未低过头的硬汉子,流下愧疚的泪。

    1998年,因为工作劳碌过度,他积劳成疾,臀部长起来一个肿瘤,领导多次催促他去治疗,但工作头绪多、任务重,他哪能放得下,直到包块长到鸡蛋一样大,行走坐卧都很不方便了,他才去医院做了切除手术。手术后,医生再三叮嘱他要多休息,护理不得少于半个月。可他三天后就照常上班了。医生见他上班,大为吃惊,告诫他:“这样会重犯的?”他却风趣地说:“肿瘤长在身上很碍事,现在一刀割了,轻快多了,要是社会上的腐败现象也能在短时期内‘一刀割了’,那该多好。”果然不久,雷祥聚的病就复发了,他还一直带病工作了两年多。去年春天,在雷祥聚最忙的时候,他的病情又加重了,领导“命令”他放下工作,立即医治,他做了第二次手术,割出鸭蛋大的一块肿瘤,缝合刀口13针,住院仅三天,他又回到了工作岗位。

    雷祥聚说,他这一辈子最遗憾的是母亲病重期间,没有亲手端汤递药侍奉老人家,尽一尽为人子的孝心。每谈及此事,铮铮硬汉子总是伤心不已。但老母亲的遗言他时时记在心上:“把两个孩子看好。”看好两个孩子也是他对老人缺憾的弥补,可他工作起来,哪有看护孩子的时间。别的家长对老师是三次五次请吃请喝送礼品,他不但不请吃请喝还“得罪”老师。

    2000年,全县加大了治理中小学乱收费的工作力度,分管纠风工作的雷祥聚理所当然地担负起这一重任,他查出县二完小乱收费6万元。不仅他自己在电话里遭到二完小负责人的辱骂、威胁,在二完小上学的小儿子也成了老师、校领导发泄出气的对象,为此,孩子经常哭闹着,要他给转学。

    尽管工作中充满了挫折和曲折,但雷祥聚仍然十几年如一日忠爱着自己的事业。他那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受到了机关领导和全体干部的高度好评,他每年都被评为先进工作者或优秀纪检监察干部、优秀公务员,1996年7月省纪委、省监察厅、省人事厅授予雷祥聚同志陕西省纪检监察系统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上一条: 热血铸金盾——记陕西省精神文明下先进个人、二等功臣惠随生
下一条: 监督检查者尚需被监督 执纪执法者尤需强素质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