蜕变——原陕西省纺织器材厂厂长石海民受贿案侦破记公
打印


  元2001年12月14日,当古城咸阳第一缕霞光喷薄而出的时候,一夜未眠的咸阳市渭城区检察院反贪局侦查一科的干警们又用他们特殊的方式向古城献礼,原陕西纺织器材厂厂长石海民涉嫌受贿9万元要案终于尘埃落定。

  翻开石海民的档案,我们不难发现昔日的他曾经有过许多令人羡慕的光环。

  石海民,原任陕西纺织器材厂党委书记兼厂长(正处级)。1964年,聪颖好学的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纺织工业机械学校学习,1968年毕业后被分配到西北国棉七厂工作,先后担任车间团总支书记、厂党办主任、党委工作部长、厂党委委员。1991年调陕西第二毛纺厂任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1995年出任陕西纺织器材厂厂长兼党委书记,他接手的纺织器材厂是个亏损1100万元的老企业,经过多年的努力,2000年该企业扭亏为盈,2001年盈利50多万元。

  可以说,在将近半个世纪的人生经历中,石海民走过的是一条铺满鲜花和掌声的道路。但是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就是这样一个有着十多年党龄的老党员,就是这样一个曾为了自己誓言奋斗了大半生的国企领导干部,在一片喝彩声的掩饰下,道貌岸然地选择了一条背弃人民的不归之路。

  2001年12月初,一封群众来信举报陕西纺织器材厂厂长石海民在该厂一幢住宅楼基建中有吃“回扣”问题。以善打硬仗,善“啃”硬骨头而著称的咸阳市渭城区检察院侦一科的检察官们对此案立案进行侦查。

  为了不打草惊蛇,确保侦查工作顺利开展,干警们反复研究,决定从外围入手,固定证据,突破案件,从而拉开了秘密侦查此案的序幕。

  2001年12月11日上午,一辆黑色的桑塔纳载着身着便装的两名检察干警驶向西安某建筑工地,秘密传唤纺织器材厂基建工程承包人张明。张明是省建A公司业务干部,多年的建筑业务经验,使他在圆滑、世故中带着狡诈、机警。询问中,经验丰富的检察干警们采取单刀直入的方式,给张明造成了很大的思想压力,使他难以估计到检察官们到底掌握了多少证据。但狡黠的张明仍然死守着内心侥幸的防线,使询问一度难以继续下去。

  检察官们对其晓之以理,晓之以法,经过多个来回交锋,张明终于卸下了思想包袱,坦白交代,使案情有了重大突破。于是干警们连夜往返西安对涉嫌此案的其他有关人员内查外调,查找行贿款项来源、支出账目,固定证据,撒开了一张清理“蛀虫”的恢恢法网。

  12月13日上午刚一上班,正当办案人员准备前往纺织器材厂依法对石海民传唤时,石海民坐着自己的专车来到了渭城区检察院,与检察长和反贪局长进行了这样一段交谈:

  石海民:听说我们厂有人反映我在基建中有受贿问题,把我告到了检察院。我当厂长多年确实不容易,也得罪了一些人,所以,有人和我过不去,我今天来就是想给检察院领导说说情况。

  检察长:那你在基建中到底有没有吃过“回扣”?

  石海民:你们可以调查,这几年厂里扭亏为盈,上级奖给我的一万多元,我都分文未取,还能收别人的钱?

   我自认为是清白的,内心也是无愧的。检察长:那好,我们反贪局找你核实一些问题。

  当石海民从检察长办公室出来后,应该说他已意识到了自己的处境,对司机说:“你先回去,我可能回不去了。”

  12月13日下午2点多,反贪局依法正式又对石海民进行了讯问。

  虽然是隆冬季节,可心虚的石海民额头上却不停地淌着汗珠,但他仍然避实就虚,做着最后的狡辩。经过10个多小时的较量,在大量的铁证和事实面前,石海民不得不低下了头,交代了受贿的全部过程。1998年陕西纺织器材厂决定集资建造一幢住宅楼,为了承揽工程,省建A公司张明先后多次找石海民帮忙,6月下旬的一天夜晚,张明和其经理任华来到石家,张送石5万元好处费。楼房竣工后,张明想承揽该厂另一幢家属楼基建工程,便于2000年9月又一次送给石海民10万元现金,后由于张明未承揽到工程,时隔半月后石海民给张退还了5万元。

  2001年7月份,石海民听到该厂职工议论自己“吃回扣”的风声后,怕事情败露,便与张明联系,给张又退回1万元,并口头授意,如有人调查要一口咬定没有问题。如顶不住就说我借你的钱,订立“攻守同盟”,以逃避法律的追究。然而美丽的谎言终难以掩盖涉嫌犯罪的事实。2001年12月31日石海民因涉嫌受贿罪被渭城区人民检察院依法逮捕,等待他的将是法律的惩罚。


上一条: 历史上的女性廉洁人物
下一条: 贪婪铺就的歧路 --渭南市土地巡回法庭庭长董平德贪污受贿始末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