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检监察工作服务西部大开发应正确处理好的几个问题
打印

  西部地区纪检监察部门要进一步有效地履行自己的职能,更好地为西部大开发服务,当前应当主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全局与局部的问题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党的一切工作都要紧紧围绕这个中心服务,纪检监察工作也不例外,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也是为西部大开发服务的。这就是大局,纪检监察部门也必须服从和维护这个大局。但是,当前有的地方和部门一些领导同志认识上出现了偏差,认为既然纪检监察工作是为经济中心服务的,那么拟办的案件、特别是涉及地方领导的违法、违纪案件,如果下决心查处,就会影响当地经济的发展,所以对这些案件就应当缓办或不办。在这种错误认识的影响下,一些该立的案不立,该深入查处的腐败问题不查,致使一些腐败分子长期逍遥法外,在群众中造成了极坏的影响。一些领导同志之所以产生这种错误认识,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对反腐败斗争的重要性缺乏认识;二是没有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全局和局部的关系。江泽民同志曾尖锐指出:“反腐倡廉关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关乎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因此,党中央做出不断加大反腐败斗争力度的战略决策,通过整治行风,加大反腐败斗争的力度,查处大案要案,为西部大开发和经济大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投资环境和内部工作环境,这正是纪检监察工作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根本体现。因此,作为地方党委特别是主要领导同志,对纪检监察部门查处职务违法违纪案件时,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全局和局部的关系,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支持纪检监察部门办案,不断推动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

二、治标与治本的问题

  在中纪委第七次全会上,江泽民同志明确指出:反腐倡廉要由坚持标本兼治、以治标为主,转向坚持标本兼治、以治本为主。这不仅是纪检监察部门工作重点和工作方式转变的重要标志,也是根治腐败的必由之路。为适应这种转变,遏制腐败蔓延的势头,从制度上铲除产生腐败的土壤和条件,当前主要应当正确认识和处理好这样几个问题。

  第一,要正确认识和处理治本与治标的关系。从客观上看,治本和治标之间相互联系,互为作用,缺一不可。如果我们只注重治标而不重视治本,工作往往陷于被动,可能会出现腐败问题惩而复增的局面,难以从根本上治理腐败。反之,如果只重视治本而不重视治标,就会使已经出现的腐败问题、特别是深层腐败问题得不到揭露、得不到遏制,甚至会蔓延泛滥。这样,不仅会使人民群众对我们治理腐败失去信心,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治本措施的有效实施。只有坚持标本兼治、以治本为主的反腐败斗争方略,才能使反腐倡廉工作实现良行循环,进而从根本上彻底消除腐败问题。

  第二,加大治本力度关键应建立有效的预防机制。要针对各种腐败形成的制度“源头”,采取对症下药的措施,以消除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条件和土壤。同时应采取强化监督,改革管理体制,建立健全权力的约束机制、健全法制等制度建设措施,使各种权力行使的全过程能够得到有效的制约,从制度上、源头上防止出现滥用权力的问题。

  第三,纪检监察部门应强化整体工作意识,真正把标本兼治、以治本为主的要求落到实处。标本兼治,以治本为主的要求,应当体现在纪检监察部门三项工作格局之中,达到整体推进工作的效果。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作部署上,应当强化整体意识,注意把廉洁自律、纠风、查办案件和源头治理工作一起部署,一起检查考核,一起总结和表彰奖励。这样既有利于推进整体工作,也有利于标本兼治、以治本为主的工作措施得以有效的实施。


上一条: 新时期预防职务犯罪的思考
下一条: 三个代表•与时俱进•理论创新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