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不了情——镇安县纪委书记王晓斌扶贫纪事
打印


 1998年农历正月初十,当人们还沉浸在春节气氛中,镇安县上任不久的纪委书记王晓斌就带领4名干部,驱车70多公里,涉过7道河水,步行10多公里山路赶到纪委包扶的郑家庄村,开展扶贫工作。

  进了村,王晓斌挨家挨户走访,与群众促膝交谈。几天时间,跑遍了全村120余户,很快摸清了郑家庄村贫穷的主要症结:一是行路难,村上到镇上不通公路,走小路要翻4道山,走大路要过7道河,最近也要走18公里,群众购进卖出全靠肩挑背驮,全村与外界没有多少联系。为了修路,十年前全村600多人每人自发出资50元,只断断续续打出几截毛坯路,钱用完了,也就停下了。二是过河难,县内最大河流旬河穿郑家庄而过,群众依河而住,河上无桥,一到雨季,小孩无法上学,大人不能过河种地,经常有人被水冲走。三是用电难,村上一个小型水力发电站因水渠失修,管理不善不能正常发电,群众照明仍旧靠油灯,看不上电视,听不到广播,磨面加工只好到外村去。就是这“三难”使郑家庄经济发展缓慢,到1997年底,全村人均纯收入仅510元,人均产粮只有300公斤,35户群众仍没有解决温饱。

  看着贫穷落后、破破烂烂的郑家庄村,听着群众一声声无奈的叹息,王晓斌急在心里,痛在心上:人类社会即将进入21世纪,郑家庄村竟然还是出门坐不上车,过河搭不起桥,夜晚在煤油灯里熬日子,这样怎么能行呢!必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回到县上,王晓斌立即召开纪委领导班子会议,商议解决郑家庄的“三难”问题。他积极与地、县相关部门联系,很快为郑家庄争取了5万元资金和水泥、炸药等价值6万余元的扶贫物资,并与东川镇联系组织全镇劳力支援郑家庄修路。修路期间,他在北京学习一个多月,先后6次打电话询问资金到位和工程进展情况。在他的关心下,到1998年底,郑家庄到小川口的6公里公路终于修通了,一座60米的钢丝吊桥也在旬河上空架起来了,新修2000多米水渠的水电站又恢复发电了。“三难”梦圆,使郑家庄人为之欢呼雀跃,热烈庆祝。全村经济思路也随之很快明晰,群众在致富路上阔步迈进,全村人均纯收入翻了一番,达到1140元,人均产粮500公斤,35户贫困户也在纪委干部分头包扶下解决温饱,全村顺利脱贫。

  1999年,县纪委又被调整包扶东川镇虎狼沟村。虎狼沟村名听起来可怕,但其自然条件相比郑家庄好多了,公路通到组,电灯拉到户,山上有板栗,河边有稻田,就是这样的村,到1998年底,全村80多户人家,竟有一半的户没钱花,三分之一的户缺粮吃,四分之一的户住破房,大多小伙子娶不上媳妇,小孩上不起学,成为全县最后49个贫困村之一。带着疑虑,王晓斌在县上确定包扶对象的第三天,又带领办公室干部赶到虎狼沟。当他跨入虎狼沟的地界时,第一眼看到的是公路坑坑洼洼,河滩平地杂草丛生,村庄院落三五成群的人在打扑克、晒太阳。进入农户,发现家家至今用的是老虎灶,睡的是大热炕,厕所全是“露天”式的……不难看出,人穷志短没精神,缺乏科学少文明成了虎狼沟人不求发展的主要精神枷锁。王晓斌当即决定召开村组干部会、群众大会,亲自讲话动员,教育鼓励干部群众树立信心,敢想敢干,科学发家。

  要让群众从“懒”变“勤”,并非几句话就能改变,也不是几天就可以实现的事。王晓斌通过调查,根据群众意愿,首先对软弱涣散的村班子进行了改选。接着,他让办公室买了10床被子,在农户家里搭床起灶,让单位12名干部轮流驻村,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帮助他们更新观念,为他们传授技术,强化致富项目实施。他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包扶了全村最困难的二组村民张广水,不到一年时间,他先后5次到张家扶贫帮困。他为张广水送去了两头仔猪,10公斤地膜和10公斤玉米、小麦良种,又手把手地传授覆膜技术,使张广水2亩多地全部推行了新的科学耕作方法,送张广水11岁的小女儿重返了校园,帮大女儿在外干上了临时工;送去资金5000元,组织村民义务出劳,使长期挤住2间茅草棚的张广水一家5人住上了亮堂堂的3间大瓦房。在王晓斌的带动下,纪委13名干部平均每人每月驻村5天以上,难怪虎狼沟的群众亲切地称纪委干部是“城市户口农村家!”

  一年里,王晓斌亲自为虎狼沟村争取资金2.6万元、水泥15吨、化肥2吨、良种500公斤,修建钢丝吊桥2座,帮79户群众改灶、改厕、改水、改圈,对10户居住山顶的村民实施搬迁,让他们在平川住上了新房。他个人还捐资1500元,救助了5名失学儿童。虎狼沟的村容村貌因此有了很大改观,路平了,墙白了,屋里屋外干净了,人精神了,种地科学了,出外打工的人也多了。板栗、香菇、猪羊等优势产业也有了长足发展,当年底全村人均纯收入1020元,人均产粮440公斤,实现了脱贫摘帽目标。

  县纪委书记王晓斌连续两年使两个村相继脱贫传美名。郑家庄、虎狼沟的群众联名向上级要求,不要让纪委撤离。而东川镇其他几个村竟强烈要求纪委去他们村。前不久,脱了贫的郑家庄、虎狼沟村干部专门上县接王晓斌去他们村里做客。这,就是老百姓表达他们对一个父母官最淳朴的真情!


上一条: 他把真情献给党——记韩城市信访局副局长阎江民
下一条: 试析落实责任追究的难点及对策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