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南建立“六大体系”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
打印

 

    商南县从农村工作实际出发,从端正党风政风入手,紧密围绕抓教育、建制度、强监督、严追究等工作重点,以“三抓三建”为抓手,建立六大体系,创新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新路子,促进了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勤政。
    加强组织领导,建立保障体系。该县把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摆在县委县政府重要的议事日程,纳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规划,与创建省级“农村基层组织先进县”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商南县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实施方案》和《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检查考核办法》,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为组长的领导小组,设立了办公室。与各乡镇党委、县直各党委签订了年度工作目标责任书,县财政列支10万元农村党风廉政建设专项基金,为全县167个村(社区)纪检委员解决了每人每月30元报酬。各乡镇也按要求制定了《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实施方案》,建立了科级领导联系点制度,成立了相应领导机构,确定了专人主抓。各村结合各自实际,建立了廉政教育室,制定了廉政教育、村务公开、述职述廉、民主管理等7项工作制度,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组织领导机制。
    加强教育培训,建立防范体系。该县坚持以乡镇及村领导班子成员和基层站所负责人为重点,加强党纪法规教育。县上把反腐倡廉教育纳入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培训计划,投资16万元建起了“商南县党员干部廉政教育中心”,全县建立标准化乡镇党校16个、村党风廉政教育室167个,连续三年为167个村赠订了《中国纪检监察报》,形成了对党员干部进行集中教育的长效机制。以深化“富民和谐”党建主题实践活动为载体,深入开展农村党风廉政教育。通过召开镇村干部会,编发宣传材料,对乡镇村干部进行任前廉政谈话、举办廉政歌会、印发廉政年画和发送廉政短信、制作廉政公益广告、建廉政文化墙等形式,对全县16个乡镇党委书记、纪委书记、167个村(居委会)支部书记,乡镇机关干部、站所负责人和村“两委会”委员、廉政义务监督员进行了多种形式培训,形成了农村廉政文化浓厚氛围。同时,把教育培训与 “作风建设年”活动紧密结合,在全县开展科学发展观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作风纪律教育、正反面典型教育,增强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科学意识、民主意识、廉洁意识和依法行政意识。
    加强制度建设,建立监管体系。针对农村个别党员干部为政不勤不廉和乡镇、村级财务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商南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向乡镇站所和村级延伸,在巩固、完善“村财民理乡代管”和“乡财乡用县监管”、党务、政务、事务、村务公开等制度的基础上,实行了粮食直补、退耕还林、村干部报酬、五保户供养等涉农资金“一折通”制度。建立了《农村党风廉政学习教育制度》、《农村基层干部“十不准”》、《农村干部廉洁自律十条规定》等8项制度。推行村“两委会”负责人述职述廉制度和村级组织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健全基层干部考核、选拔任用等制度。形成了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制度体系。
    加强三个公开,建立监督体系。以“争创党务政务公开示范县”活动为契机,投资130余万元建立了“商南县党务政务服务中心”。在乡镇普遍建立政务公开大厅和“联系群众工作室”,推行了便民服务卡、科级领导为民服务热线电话,在基层支部和党员中开展了“为民服务、公开办事承诺”活动。在村设立了村民议事会。县纪委监察局每年都会同财政、审计等部门,通过自查申报、财政审核、审计监督等方法,对涉农资金进行专项监督检查,确保各项惠农强农政策落到实处。同时,通过配齐配强乡镇纪委委员、支部纪检委员、聘请廉政义务监督员,构建监督网络,强化对党员干部的日常监督。保障了群众的参与权、知情权、监督权,维护了农村社会稳定,密切了干群关系。
    加强专项治理,建立纠错体系。以“三排查、三落实”活动为载体,通过宣传教育,自查自纠,排查落实,对农村信访积案和财务进行了清理。全县共排解信访积案38起,纠正处理违规资金93.56万元。同时,深入开展千人政风行风问卷调查活动,及时收集整理群众意见,限期整改,群众对政风行风建设的满意率不断提高。
    加强惩防建设,建立保护挽救体系。针对农村党员干部在作风、纪律、执行政策等方面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和轻微违规违纪问题,该县把警示训诫防线建设延伸到农村基层,收到了良好效果。去年以来,在农村实施警示训诫112人,其中:警示提醒80人,诫勉督导13人,责令纠错9人。同时,对侵害群众利益的案件,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共立查农村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件30件,结案30件,给予党政纪处分33人。对农村基层干部起到了较好的警示教育作用。



文章来源:商南纪委


上一条: 子长县建立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长效机制
下一条: 榆阳区狠抓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