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后以来,榆阳区通过提升政治地位、提高经济待遇、提供组织保障、严格责任追究等措施努力激发广大农村基层领导干部的内在动力,激励引导基层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勤政为民,努力提高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水平。
提升政治地位。针对过去农村基层干部中感到政治上没出路,工作积极性不高的问题,该区探索建立乡村干部提拔任用激励新机制。对任村支书年满10年,任职期间所在村经济增长较快、社会和谐稳定、本人无不廉洁行为的村干部,可破格提拔为副乡(镇)长,享受副科级待遇;对于勤政廉政突出的乡镇正职优先提拔到区直各大系统担任主要职务,乡镇纪检书记直接提拔为乡镇正职。目前,已将4名在勤政廉政方面表现突出、工作成效显著的村干部破格提拔为副乡(镇)长,12名乡镇正职调整到区直各大系统担任主要职务,9名乡镇纪检书记提拔为乡镇正职,有效调动了农村基层干部勤政廉政、干事创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提高经济待遇。近年来,随着财政状况好转,该区建立了乡、村工作经费和村干部报酬与财政同步增长机制,统一了标准,将村干部报酬分为基础工资、津贴补助和奖励部分,实行定向、定额管理,设立专帐定时发放。今年,又将现任村干部工资分别由800元—1400元增加至2200元—3200元,离任村干部生活补助分别由每月30元至40元增加至100元至150元;对于村级工作经费,也根据所在村人口数,由2800元—3200元增加至4500元—5500元,取消村级招待费,并在全区486个村全面实行村财村用乡监管制度,从机制上有效防止了胡支乱花等问题的发生。
提供组织保障。通过村民公开推荐、乡镇备案鉴定、组织部门考核任用的办法,选能人进班子,鼓励和引导经济能人返乡任职,为开展好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提供组织保障。目前,全区已引导26名在外经商办实体的经济能人、农民企业家带资金、带项目回村担任村干部,共为所在村带回资金9000多万元,引进各类项目68个。同时,加大下派机关干部到村任职力度,选派166名乡镇大专以上学历的年轻干部中到村担任副书记,下派期间除原待遇不变外,享受与所在村该职务报酬等额的生活补贴,任职期满优先提拔使用,今年提拔使用了15名下派乡村干部。另外,按照不少于1:2的比例,积极培养村干部后备人选,建立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村级后备干部队伍。
严格责任追究。针对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不落实、成效不明显等问题,该区按照“哪里问题突出就集中整治哪里,哪个环节工作薄弱就从哪个环节抓起”的要求,全面落实区乡村三级包抓责任,逐级签订《包抓责任书》,建立起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三级责任网络。严格责任追究,对因工作不力和包抓不到位而发生问题的,首先从包乡区级领导抓起,层层严查,逐级追究责任;对因非客观因素造成党风廉政建设年度目标任务完不成的,给予黄牌警告;对连续两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处于全区末位且综合考核不合格的,主要负责人调整使用,包抓领导连带处罚。目前,已对1名乡镇领导进行了调整,2个乡镇和部门予以“一票否决”,2个乡镇、办事处予以黄牌警告。全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文章来源:榆阳区纪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