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安三举措提高廉政灶“上灶率”
打印

“廉政灶”制度在镇安县实施以来,已在全县18个镇、县级有条件的9个部门全面实施,通过宣传、管理、监督等措施着力提高“上灶率”,节约了经费支出,做到了厉行节约,有效地促进了党风廉政建设。截至目前,累计接待来客8.6万人次,节约财政资金240余万元。

一、加强教育,转变思想认识。坚持把转变干部思想观念作为落实关键。通过教育宣传,转变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观念,下乡要带头“上灶”就餐,不给乡镇增负担、添麻烦,从而消除镇领导的思想疑虑;转变乡镇领导思想观念,自觉按照乡镇廉政灶的建设要求抓落实,力求所有接待对象都能在廉政灶就餐,“担心怠慢了上级部门领导,想在基层干点事真得不到上级部门的支持”的担忧也就不复存在。

二、规范管理,建立长效机制。坚持把规范廉政灶管理作为工作重点。不断完善炊事员管理、日常卫生、接待工作、餐具管理等一系列制度,用制度管“灶”,解决运行时“无序化”的问题。注重落实廉政灶的分管领导和管理人员,明确具体责任,确保必要的粮食、菜品等物资储备,解决管理中“乱碰头”的问题;建立镇主要领导思想上高度重视、资金上大力支持、措施上不断完善长效机制,镇纪委切实担负起对廉政灶运行的监管责任,解决坚持上“一阵风”的问题。

三、强化监管,确保取得实效。坚持把加强监管廉政灶作为有力抓手。纪检监察机关通过设立有奖举报电话、意见箱、网络举报方式,畅通监督举报渠道,使乡镇恐于违纪不敢在外接待;县财政部门要在年初根据乡镇每年招待量,严格核算控制乡镇廉政灶运行费用,明确规定不能报销营业性餐馆的票据,从源头控制各镇在营业性餐馆接待资金;县审计部门发挥审计职能作用,严格落实镇“零接待”的要求。同时,定期对各镇廉政运行情况进行检查,重点查处置廉政灶建设制度于不顾,置若罔闻、顶风违纪的行为,对于有“廉政灶”,依然在营业性餐馆用餐的,严格依纪追查镇主要负责人和部门负责人的责任。



下一条:白河:乡镇廉政灶制度成为根治公款吃喝的一剂良药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