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白河县在推行省纪委十四项反腐倡廉制度之一--廉政灶制度以来,全县12个镇机关建灶率达到100%,县直部门建灶率达40.9%。2012年全县12个镇节约招待费100.4万元,三年来,共节约招待费300余万元,年节约公务接待费用支出约50%。
领导,率先垂范。全县主要领导带头发挥表率作用,及时解决“廉政灶”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各部门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下基层工作带头进机关“廉政灶”就餐、不进营业性餐馆消费,自觉执行厉行节约有关规定,在公务接待和公务用餐中做到节俭、朴素,与执行公务参与大吃大喝等陈规陋习说“不”。
制度,规范管理。完善资产管理、伙食标准、来客接待、物资采购、卫生管理等相关制度,严格用制度管人管事,本着体现节约、突出特色的原则,合理制定菜谱、食谱,核定接待标准,让干部职工的就餐质量提上去,使公务接待费用降下来,将节约出来的资金用于解决群众难题上,切实实现行政成本“瘦身”,民生工程“壮体”的目标。
培训,提高质量。各镇各单位加强对包括炊事员在内的干部职工艰苦奋斗和勤俭节约传统美德教育,加强对炊事员的烹饪专业技术培训,逐步提高菜肴品位与质量,做到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以整洁卫生的环境、美味可口的饭菜、热情周到的服务招待来客、留住干部。
待遇,稳定人员。积极争取政策落实“廉政灶” 炊事员相关福利待遇,将炊事员工资和办灶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为炊事员落实“三险一金”保险待遇,争取公益性岗位等措施,适当提高工资待遇,使机关后勤保障队伍稳定,工作安心,解除后顾之忧,保证机关“廉政灶”健康运转。
问责,强化监督。一是加强对“廉政灶”收支帐务运行情况的审计监督,通过审计,促使单位内部管理制度日趋完善;二是加强收据管理,财政部门定期对相关单位使用票据的规范性、真实性、合法性等情况进行审核,从而堵塞漏洞,使票据管理走上正规化;三是坚持“一支笔审签”和“收支两条线”制度,内部食堂统一纳入帐内管理,自觉接受纪检、审计、财政、税务等部门的监督和检查,严肃查处违纪违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