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利县推行乡镇公务接待“廉政灶”制度
打印

 

    “城关镇,1至4月份公务接待费用比去年同期下降34%;长安镇,1至4月份公务接待费用比去年同期下降60.5%;广佛镇,同期下降16.4%……”。
    这是近日,平利县纪委党风室在统计自2010年全县乡镇推行公务接待“廉政灶”制度以来,12个乡镇公务接待费用时一组真实的数据。在如今的平利县,通过强力推进乡镇公务接待“廉政灶”制度,公务接待费用得到了明显下降。
    宣传引导,强力推进
    2004年,全县在廉政建设中,按当时县上的规定全部建立了乡镇机关食堂,用来满足乡镇干部就餐和承担部分公务接待任务。今年,按照省纪委“廉政灶”制度的要求,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徐启菊在年初纪委全会上明确要求,要全面推行乡镇公务接待“廉政灶”制度。到乡镇检查指导工作的领导和干部一律在机关食堂就餐,切实遏制大吃大喝、奢侈浪费行为,树立厉行节约、廉洁从政的党政机关和干部形象。各乡镇进一步完善“廉政灶”制度,并延伸至乡镇机关站所。首先对原先建立的乡镇机关食堂进行修缮,适量增加厨具用品和后勤人员,增配了冰箱、消毒柜、电饭煲等炊具、餐具和就餐桌椅;结合实际,制定了操作性强的“廉政灶”管理制度,健全完善餐厅日常管理、安全卫生、炊事员管理、物资采购监督、领导陪餐等相关配套制度,明确接待标准尤其是招待用烟酒标准,严格禁止超标准接待。各乡镇确定一名领导分管“廉政灶”公务接待,安排专人负责管理,物资采购及出入库造册登记、建账管理,坚持日清月结。接待费用核报时必须有经办人和批准人签字,严格审核报账费用的合理性、准确性和真实性。公务接待开支列入机关财务公开范围实行月公开,强化民主监督和管理。截止目前,全县共建设“廉政灶”69个,其中乡镇机关12个,乡镇基层站所57个。
    多措并举,初显成效
    县纪委、监察局落实了委、局分管领导和包抓科室的任务和责任,明确了乡镇抓实施的具体工作目标。各乡镇结合实际,制定实施方案,有力、有序、有效地推动落实。县纪委、监察局不定期开展督查活动,对“廉政灶”制度执行不力或违反规定的,区别情况通报批评、警示训诫、责令限期整改;对违纪行为严肃查处。同时,加强对县直机关各部门公务人员的宣传教育,严格执行制度,凡下乡公务活动一律在乡镇“廉政灶”就餐,带头转变作风、树立良好形象。与此同时,各乡镇财政所、派出所、计生站、林业站等独立办公的驻镇站所出一律实行“廉政灶”制度。“廉政灶”制度的推行,有效纠正了公款吃喝的歪风,降低了乡镇公务接待费用。统计显示,2009年1至4月份,全县乡镇公务接待费用共计79.11万元;而到了今年1至4月份,各乡镇公务接待费用共计59.08万元,明显下降了25.3%,节约资金20.03万元。
    餐桌“清廉”,干群尽开颜
    乡镇机关“廉政灶”建立后,除了直接降低公务接待费用外,是否得到干部群众的大力支持呢?我们做了一个初步调查走访,结果显示,几乎没有一个干部、群众不说“廉政灶”制度推行得好。首先,有效遏制了腐败现象。“廉政灶”的建立,不仅实现了乡镇在营业性餐馆的“零接待”,而且从制度上规范接待标准,控制陪餐范围,切实杜绝了铺张浪费、大吃大喝行为,有效堵塞了滋生腐败的漏洞。其次,融洽党群干群关系。“廉政灶”建立后,既消除了党员领导干部在营业性餐馆接待的不良社会影响,提高党委、政府的公信度,又增加了上下级、同事之间的互相沟通,感情融洽,防止了干部“走读”、早退现象,干部作风得到加强。最后,“廉政灶”的推行,使乡镇机关公务接待形成了有针对性、操作性和刚性约束性的监管制度,使其达到来客既热情接待而且又不显铺张浪费的效果。正如长安镇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赵勇所说“其实社会发展到现在这个经济程度,大家都不缺吃少喝,更不贪恋所谓的‘美味’,在营业性餐饮搞公务接待本身就是浪费大于实际意义。这项制度不但推行得好,更应该坚决、彻底地落实到位,形成制度化”。

文章来源:平利县纪委


上一条: 子长县纪委“廉政灶”建设管理办法
下一条: 高陵召开乡镇公务接待“廉政灶”建设现场会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