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中央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政策落实检查工作领导小组和中央治理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4月2日起,中央第十八检查组对我省落实中央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政策、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以及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三个方面的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检查。半个月来,中央第十八检查组一行7人,在中纪委委员、中纪委驻国家计生委纪检组长勾清明的带领下,紧紧围绕中央和中央领导小组的要求,共到汉中、宝鸡、延安、榆林4个市,10个县(区),采取听取工作汇报、召开部门座谈会、查阅项目资料和实地察看现场等方式,重点检查项目21个,一般性了解和察看项目8个,其中扩大内需项目10个,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项目8个、地震灾后恢复重建项目11个。检查项目涉及的计划投资25.76亿元,其中中央投资4.04亿元。
检查组认为,我省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三个方面政策措施的落实工作,分别成立了扩大内需、治理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和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专门工作机构,明确了工作责任,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切实加强领导和指导,狠抓落实,并开展了有效的监督检查,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扩大内需中央投资项目进展比较顺利。我省对扩大内需新增中央投资建设项目,实行集中和联动审批制度,及时完善项目建设手续;采取有效措施,规范项目建设;积极筹措配套资金,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加强监督检查,加大整改力度,及时公开相关信息,建立全社会参与的监督平台。截至今年2月底,我省一至四批新增中央投资项目总计8649个,计划总投资319.39亿元,其中中央投资113.23亿元。已开工建设项目8302个,开工率为96%;完工6620个,完工率为77%;累计完成投资328.77亿元,占国家下达计划总投资的102.9%。地方应配套资金72.7亿元,已经到位70.28亿元,到位率为96.7%。特别是省级配套资金得到了较好落实,保证了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
二是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我省认真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排查工作,认真研究制定排查方案,编制了各种排查表格,夯实了排查工作基础;在排查过程中,综合运用督促检查、重点抽查、电话督促等方式,确保排查效果;及时举办培训班,对排查人员进行专题培训,提高排查工作效率和质量。截至目前,全省共排查投资规模3000万元以上项目6373个,基本摸清了项目底数;排查项目中共发现问题1181个,已纠正748个,罚没、补交等款项金额1115.9万元。全省受理举报和案件线索77件,立案47件,查实45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42人,其中厅级领导干部3人、县处级领导干部9人,移送司法机关8人。
三是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成绩突出。我省扎实有序地推进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文件,规范工作程序,明确工作标准,堵塞工作漏洞;统筹安排使用资金,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强化监管力度,从严、从快、从重查处违纪违法行为;畅通举报渠道,做到公开透明,自觉接受社会监督,恢复重建工作顺利进行。截至今年3月底,陕西省4个重灾县完成投资202.79亿元,占备案项目总投资的66%,调整后的4162个项目已开工3113个,开工率75%,完工1820个,完工率44%。农村住房重建任务基本完成,城镇住房和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恢复重建进展迅速,一批重大基础设施投入使用,发挥了重要作用。
同是,检查组也发现了部分项目存在建设进展缓慢、地方配套资金落实不到位、没有严格执行建设程序和有关管理规定、资金管理使用不规范等问题。
检查组建议我省要继续高度重视三个方面政策的落实工作,努力在加快项目建设进度上、在落实好配套资金上、在严格履行项目建设程序上、在规范资金管理使用上、在深入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上,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
4月17日,检查组结束了对我省的检查工作,并向省政府反馈了检查情况。省政府周玉明副秘书长代表省政府参加反馈会议,省纪检委监察厅、发改委、审计厅、财政厅和榆林市政府的主管领导出席了会议。检查过程中,省纪委监察厅副厅长岳崇、省纪委执法监察室主任杨朝宁分别陪同检查。
文章来源:省治理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