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完善长效管理机制 切实推进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
打印

   近年来,南京市纪委监察局把治理中小学乱收费工作作为维护群众利益的一项重要工作,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原则,着力完善长效管理机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去年,全年接到乱收费问题的投诉共392件,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63%;全市查处违规问题涉及金额共计60.2万元,同比下降73%;全市查处乱收费案件共9件,同比下降65%。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治理乱收费问题的工作机制

   一是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发挥职能部门作用。成立了由物价、财政、审计、监察、教育、宣传、纠风等七部门组成的市治理教育乱收费联席会议制度,明确各自职责分工,充分发挥各部门的职能优势,形成了治理工作的整体合力。

   二是实行责任制,强化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强化教育行政部门、学校领导的责任意识,从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到基层学校均成立治理工作的机构,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并以责任制为核心,将规范收费工作列入教育系统党风廉政、行风建设责任制中,层层签订责任书,一级抓一级。

   三是开展创建活动,强化考核评估的导向作用。在全市范围开展“教育收费规范学校”创建活动。充分发挥各区县、学校创建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创建和收费工作情况与学校及主要负责人综合评比、晋级晋升挂钩,实行违规收费“一票否决”制,变要我创建为我要创建,变被动的治理为主动的规范。目前,全市共有313所中小学被授予“教育收费规范学校”称号,占全市中小学总数的39%,其中转评三星级以上的学校全都达到了“教育收费规范学校”的标准,第三轮创建工作正在进行中,重点已由城区、重点中小学向农村、普通中小学延伸。

   二、加强教育引导,提高规范收费工作的自觉性

   一是创新载体,提高教育的覆盖面。每逢学校招生收费工作期间,运用“一线通”网络通讯技术,向全市各中小学校长发出短信,宣传有关政策,提醒校长们做好规范收费的各项工作。

   二是日常提醒,提高教育的实效性。将规范收费宣教作为反腐倡廉宣教工作的重要内容,经常提醒基层领导严格遵守招生收费工作政策和制度,自觉维护党和政府以及教育事业的良好形象;在普通教职工中,将规范收费工作的有关内容列入《南京市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三要八不准”》中,并完善考核评估办法,使规范收费成为广大教职工的自觉行动。

   三是丰富内容,提高教育的针对性。组织教育、财政、物价等部门就教育收费的政策、标准和规范票据使用等对有关人员进行辅导,从多角度、多渠道地强化不得乱收费的意识。

   三、完善工作制度,加强从源头做好治理工作的力度

   一是全面实施义务教育阶段“一费制”。在全市义务教育阶段稳妥推行“一费制”,对所有行政性教育收费实行一次性公布,一次性收取,进一步规范收费项目和标准,严格控制代办服务性收费的项目和规范代办行为,切实杜绝自立收费项目、擅自提高收费标准、扩大收费范围等乱收费问题。

   二是严格执行招生、分班的有关规定。严格执行公办高中招收择校生“三限”规定,进驻中考招生现场全程参与,监督招生工作的重点环节,严格招生计划审批程序和手续,严把扩招生的分数、人数和钱数这三个重要“关口”。把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以分“快慢班”、“重点班”、“实验班”等名义高收费问题当作高压线,并认真进行监督检查,查实一件,处理一件,绝不姑息。

   三是完善工作程序,重点把好“收、管、用”各环节。

   在“收”的环节上,收费前,必须向社会公布各项收费项目、标准、依据,将全市统一印制的公示表张贴在校园的显著位置,还通过新闻媒体、网络向社会广泛进行公示,确保收费工作的透明。收费时,必须开具规范的收费收据。在“管”的环节上,所有收取的钱款一律上缴财政统一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严禁“坐收坐支”。在“用”的环节上,学校经费的使用必须事先提出申请,专款专用,经教育主管部门、财务部门会审同意后方可支取。另外,“捐资助学款”和公办高中“择校费”的收、管、用作为学校一项重要事项必须向教工代表大会进行通报,接受群众监督。

   四、强化监督检查,严肃查处乱收费问题

   一是加强检查,不断完善督查机制。针对开学、期末两个收费问题易发、高发期,开展专项检查,把自查与抽查、明查与暗访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行风监督员作用,协助开展明查暗访,建立定期交流联系机制,适时了解行风监督员反映的情况。去年9月对存在举办“重点班”乱收费行为的南京市行知中学进行了严肃处理。

   二是完善机制,提高投诉的查办工作水平。市、区(县)廉政办和教育部门及学校常年开通乱收费监督投诉电话,市和区县教育局教育局还开设局长信箱接受投诉。进一步完善全市乱收费投诉查办、督办工作网络,健全查处工作制度,形成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工作机制,并采取定期通报、限期办结、情况反馈等措施,保证投诉处理工作的质量。

   三是严肃纪律,加大查处工作的力度。坚持“三个必处理”原则,即投诉查实必处理、领导批办查实必处理、媒体曝光查实必处理。充分接受舆论监督,每天有专人负责收集各媒体对我市教育乱收费情况的报道,积极开展调查处理。2004年,对影响较为严重的5起乱收费问题,及时进行了调查处理,并在全系统进行通报批评,取消了5所学校及校级领导本年度各类评优资格。

文章来源:(南京市纪委监察局)


上一条: 用发展的思路改革的办法防治腐败
下一条: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