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了《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指导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机关文化建设是政府机关自身建设的主要内容。抓好机关文化建设就是抓住了机关建设的灵魂和核心,对于机关干部职工统一思想、更新观念、凝聚力量、提高服务和工作效率,树立机关良好形象具有重要作用。
一、什么是文化?
我们常说,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群众共有的精神家园,也是一个部门、一支队伍赖以生存的底蕴,关系着这个部门、这支队伍的战斗力的生成和增长。毛泽东曾经指出:“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而愚蠢的军队是不能战胜敌人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文化的机关是愚蠢的机关,而愚蠢的机关是不能胜任工作的”。
那到底什么是文化呢?每一个人的认识和理解都有所不同。这是因为个体生命的差异性和人的社会属性,决定了人们在认识和行为上的不同。
“文化”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里的注释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等。考古学中还特指一种文化特征,即指同一个历史时期的不依分布地点为转移的遗迹、遗物的综合体。现在,也泛指运用文字的能力及一般知识。
文化的形成,绝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而是人类在社会生活和生产劳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积淀起来的,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艺术,是精神财富的活的灵魂,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很显然,文化的内容涵盖了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的所有成果。
文化的又一个重要内涵,就是它所表达和体现的是“美”的感知形象,这种“美”是文化范畴内最富有活力与表现力的一种形态。它能使人从欣赏和感受“美”中获得微妙而难以言表的特殊感情体验,满足人们在意识层次上的心理需求——即实现精神境界的升华。孔子所说的“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就是这种意思。
我们知道,文化的本体意义,可以从艺术的形象思维和哲学的理性思辨两个角度来进行剖析。从古人对“文化”二字(不是词)的解析中,我们可以看出,“文”字原本有两层意思:其一,“亠”是一个形象化的符号,表示灯具与火苗,或表示太阳刚从地平线上升起,这样,这个符号图式便具有光芒普照、使世界从黑暗走向光明的意思;其二,“乂”是个会意字,指“治理,使天下安宁、稳定”。二者合一,“文”字便具有“用普照世界的太阳一般的思想去治理社会,从而使天下得以安宁”的意义;“化”字是个意象化的符号,它形象地表示出“人与武器”(一个人持着一把匕首)或“折服人的武器”的意义。同时,“化”字在古汉语中还与“华”“花”同音同义,有“升腾”“融化”的意思,即“上浮之为云,下沉之为地”的自然宇宙观。由此,当“文”与“化”两个字所并列起来成为“文化”一词时,便具有了“一种让万物升腾的、光芒普照的思想、人类用以治理世界的有力武器”这样的本体意义。从中,我们不难看到,在远古的时代,中华民族的先贤哲人便已从自然和社会现象认识到了文化对于社会治理的极端重要性和普遍意义。可以说,深深镌刻着人类鲜明特征和魅力的文化,作为一种熔铸于人类灵魂的精神血脉,是打造人类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武器。有了这种普照人类共有精神的文化,则人类的最高理想——“共产主义”才会在事实上逐步成为现实。
汉代刘向曾断言:“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而后加诛”。故《易?彖》里说:“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梁启超先生在《什么是文化》一文中,对“文化”作了更切近于致用意义上的解释:“文化者,人类心能所能开积出来之有价值的共业也。易言之,凡人类心能所开创、历代积累起来,有助于正德、利用、厚生之物质的和精神的一切共同的业绩,都叫做文化。”现代中国革命文化的主将鲁迅先生也曾于人本主义的角度感叹地说:“久浴文化,则渐悟人类之尊严。”
“顺天应乎人、大而以化之”。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史证明,由人类创造的文化,反过来又带给人类阳光般的力量,使人类的生命在不断进化的历程中永世不竭。“文化”的力量促使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实现了完美和谐。
我们知道,生物的进化,就在于进中有化,进是基础,化是升华。人类的历史同样如此。一切社会实践活动都离不开人,人是机关赖以存在的基础。“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不是空洞的理论体系,而是强调一切社会、一切事物的发展进步,都要注重与人结合,人作为主宰人类世界的最有灵性的高级动物,在改造主客世界的实践中,从野蛮走向进化,从低生产力走向高生产力,从低级文明走向高级文明,在不断的文明进化中,创造出了光辉灿烂的文化艺术,使世界在向前发展中充满生机、充满活力、充满魅力。惟此而论,还有什么比文化更具有神奇力量的呢?
二、什么是机关文化?
机关文化,顾名思义,就是从文化引申而来的、在机关内部和与机关相关联的部门和个人之间的一种具有机关独特特征和规律的区别于其他行业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的文化形式。它是机关事业发展过程中,在机关群体中形成的,带有机关独特风格的文学艺术、文明礼仪、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道德规范、评价体系、工作理念、文化环境等的总称。它不是简单的吹拉弹唱、琴棋书画,也不是简单的某种工作模式或机制。
机关文化建设,就是着眼新形势和新任务的要求,在机关中建立起与新形势、新时代、新任务相适应的高效能、高质量服务民众和社会需要的、内容更加丰富、内涵更加科学的机关文化——即培养从事机关服务工作的一切工作人员所应具备的政治思想、业务能力、文化水平、业务技能以及心理素质、纪律作风、身体素质等等。对于机关干部和工作人员来说,最关键因素就是要围绕“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宪法和法律”的政治要求,强化机关干部和工作人员的理想信念教育,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丰富精神文化需求,提高科学文化素质,陶冶高尚人格情操,从而实现机关干部和工作人员在机关职业人生中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进而实现整个机关的全面建设和发展。
由此可以看出,加强机关文化建设,归根结底就是通过“文化”的熏陶,在有形和无形中陶冶和提升机关干部和工作人员个体的修养和素质,促进整个机关的全面发展,并为达到这个目的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和氛围。这是机关文化建设的基本功能。
加强机关文化建设有两个重要任务,一个是与时俱进发展先进文化,另一个是革除弊病淘汰落后文化。文化的形成和发展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更新替代、消亡退出也是如此。虽然我们培育了很多先进的机关文化,但是不少“落后”文化依然表露或潜伏在机关内部。
(一)“圈子”文化。每个人好像都有自己的小圈子。圈子里的人对内相互“关照”,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对外则排斥异己、相互倾轧、争斗不休。
(二)“面子”文化。中国人都爱“面子”,在机关“面子”问题尤为严重。稍不经意,伤了谁的面子,如果不赶紧去给人挽回,一个祸根就从此给种下了。
(三)赌博文化。打麻将、挖坑,本来只是一种娱乐,但有的却陷得过深,一有时间,就要打几把,经常一搞就是通天亮,钱财、身体都受损失。
(四)餐桌文化。有事情要在餐桌上解决。请客的人和被请的人都受不了。
(五)官本文化。以官为本,一切行动以为做官为出发点,把做官看作人生最高价值目标追求,以官职高低来评判人生价值的大小。
(六)黄色文化。
这六种机关文化,既独立存在、滋生膨胀,又相互交融、相互能动。这些鄙俗、病态的文化还在顽固的占据着一些机关人的思想阵地,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机关人的行为,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后果。时代要发展,机关要走在前,文化建设尤为关键,消除“落后”文化、防止侵蚀腐朽已刻不容缓。
三、怎样加强机关文化建设?
(一)确立什么样的目标?
通过开展载体活动,提炼文化理念、提升精神品位、提高综合素质,营造团结、健康向上、充满活力、催人奋进的良好氛围,形成干事创业、创先争优的强大气场。
林业人的理念:勤恳、开拓、奉献、博爱
(二)机关文化建设的内容。
1、环境文化。环境是机关形象的外在表现,也是机关文化建设内在品质的重要因素,它对机关干部的成长有至关重要的影响。统一规范、文明有序、洁净优美的工作环境不仅能够给置身其中的工作人员以美的享受,使他们心情舒畅的投入工作,而且能够培养高尚的价值观念、文化品位、人生追求和工作情趣。要结合实际定好位,以健康向上、清新高雅为主题,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加强工作环境的软硬件设施建设,通过创造优美环境,陶冶情操、提升品位、加强修养,展现机关良好的精神风貌;要将机关文化精神、文化理念、格言警句等内容以张贴画、宣传栏、标志牌等形式张贴布置在办公区域,打造特色“文化走廊”、“文化广场”,让机关干部时时处处对照检查、耳濡目染、潜移默化。
2、道德文化。中华民族有着优良的道德传统,传承和弘扬优良道德文化,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和责任。道德文化是机关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机关文化建设能否取得成效的思想基础。要加强对机关干部的理想信念、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加强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教育,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教育引导形成奋发向上、干事创业、创先争优的精神,反对和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帮助机关干部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政绩观。
3、学习文化。创建学习型机关,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迫切需要,是推进现代化事业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加强党的建设的迫切需要,对于增强机关和机关干部的战斗力,实现机关现代化和科学化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要积极倡导“人人学习、终身学习”和“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的理念,并将此作为对机关干部的基本要求;积极推进学习教育制度化、主题内容特色化、培训手段多样化、培训对象差异化,最终实现提高机关干部综合素质的目标。
4、制度文化。机关工作的政策性、程序性、规范性很强,必须有科学的规章制度作为保障。制度文化作为一种外加的行为规范,对机关干部的群体行为和群体价值观有着极强的约束作用,主要体现在机关内部各项制度的健全、规范及其有效运转上。要在对机关现有规章制度进行全面梳理的基础上,及时修订和完善工作流程、工作标准和管理办法,提高实用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从而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制度体系,真正实现以制度管人、以规范管事。
5、廉政文化。腐败是影响党的执政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最大危机。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持续推进反腐败斗争,对于加强机关建设具有关键性作用。因此,必须大力发展机关廉政文化。要通过有重点、全方位、多层次地开展廉政文化建设活动,增强廉政教育的渗透力、感染力、说服力和吸引力,用健康向上的、先进的廉政意识占领机关干部的思想“阵地”,构筑起坚实的思想道德防线,增强预防和抵抗腐败能力,并在行动上自觉与腐败行为作斗争。
6、执行文化。机关执行力不强是影响机关职能有效发挥的根本原因。执行文化是把理论政策、战略目标转化为现实结果的关键。它强调的是实践,而非思考;注重人的潜力发挥,而非现有水平;注重行动速度和即时评价,而非效率低下;强调坦诚对话,而非闭门造车。主要内容包括工作理念、工作作风、道德准则、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等。培育执行文化有助于使机关干部的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工作整体合力。
7、激励文化。不少机关干部存有“干好干坏一个样”、“多干多错、少干少错、不干不会错”的错误思想。消除这种错误思想,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建立科学的竞争机制,倡导“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竞争理念,营造比干劲、比工作、比实绩的良好风气。激励文化是公平公正原则的体现,有助于增强机关干部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勉励他们立足本职、扎实工作、奋勇争先。同时,还可以对机关干部的不良行为、消极行为起到遏制和约束作用。
8、团队文化。一个和谐的机关,表现为整个团队的同心同德、步调一致、齐心协力,每个成员之间能够和睦相处、团结协作、配合默契。攻坚克难、开拓进取、创先争优,不仅依赖于机关干部个人素质的提高,更依赖于机关团队力量和集体智慧的发挥。要广泛组织开展寓教于乐、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营造融洽、和谐的工作氛围,培育大局意识和协作精神,增强团队凝聚力和归属感,潜移默化中引导机关干部形成先进价值理念和行为方式。
(三)机关文化建设的载体。
1、开展“爱书、读书、用书”活动。统一购买《对工作负责就是对自己负责》、《现代公务礼仪》必读书目,推荐《辩证法随谈》、《素质决定成败》等8本选读书目。开展体会交流、读书笔记展览、好书推荐等配合活动。适当时候举办读书演讲比赛。
2、开展征集名言、警句活动。发动机关党员干部,自己收集或编写反映林业局机关文化理念、奋斗精神、道德情操、廉政建设等方面内容的名言、警句,统一组织评比,并择优展示在机关走廊及办公室。
3、丰富业余文体活动。
4、举办专题讲座。从提高机关人员素质需要出发,举办专题讲座,定期进行思想道德、法律法规、业务知识、公文写作、公务礼仪等知识培训。
5、深化创先争优活动,开展评选“先进个人”、“优胜单位”、“优秀工作成果”等活动,把无形的机关文化形象化、典型化、人格化,深化机关干部职工对机关文化的认识,不断优化工作质量,提高工作效率;将趣味性、知识性和实践性结合起来,组织开展文娱活动,提高机关干部职工的人文修养,活跃机关文化生活;开展“送温暖”活动,把对干部职工的关心问候送到家,创造团结、和谐的工作环境;开展思想整顿、开门整风、扶贫助残等活动,更新观念、转变作风,树立机关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