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山西省的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收到了明显实效。我们的经验是,要推进反腐倡廉宣教工作不断向纵深发展,必须大力实施“三新工程”:
完善机制,确保反腐倡廉宣传教育新成效
完善领导责任机制,确保宣教工作坚强有力。省委十分重视反腐倡廉宣教工作,并将其作为建立惩防体系的基础性工作提上议事日程。正是省委主要领导同志的重视,才使我省的宣教工作形成了有效的机制和良好的局面。
完善资源整合机制,确保宣教工作高效运转。山西省把反腐倡廉宣教工作纳入全省党的宣传教育总体部署中,体现到各项具体工作之中。同时还将“大宣教”制度化,通过建立联席会议、协调会议、内部例会等制度,为宣教工作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证和组织保证。完善考评激励机制,确保宣教工作收到实效。制定了量化考核评比办法,使工作任务指标化、刚性化,同时还进行了先进集体、专项工作以及好新闻、好栏目的评选,有效地调动了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注重方法,构建反腐倡廉宣传教育新平台
在充分利用传统载体的基础上,山西省积极利用新载体,探索新方法,构建了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式的宣传教育新平台。
以大众传媒为平台。近年来,我们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通过新闻发布、专题报道、发表评论以及在电视台增播影视剧作、文艺节目、公益广告等形式大力开展反腐倡廉宣传活动。特别是2004年我们组织新闻单位开展的“反腐倡廉三晋行”活动,为期两个月,发表稿件150多篇,形成了强大的声势,营造了浓厚的氛围。省纪委与“一报两台”联合开办的《关注“三项治理”》、《行风监督》、《行风热线》以及长治市开办的《瞭望哨》、晋中市开办的《廉政聚焦》等都成为反腐倡廉的品牌栏目。
以教育基地为平台。目前山西省已建立了一批廉政教育基地。通过入党宣誓、廉政承诺、廉政党课等形式开展党风廉政教育。
以先进典型为平台。我省在深入学习郑培民、牛玉儒、任长霞、张建国等全国典型的同时,十分注重本省先进典型的选树。在选树梁雨润、申纪兰等重大典型的同时,我们还注重各行各业、各条战线先进典型的培养选树和宣传教育,逐步形成了一个先进典型群体,把典型群体的学习宣传推向新高潮。
以重大活动为平台。如在学习宣传两个《条例》活动中,全省共举办学习辅导报告会316场,举办培训班403期,参加知识测试的达40多万人。特别是自下而上层层组织的党内法规知识竞赛,把两个《条例》的学习宣传推向高潮。
以电教成果为平台。利用中纪委已有的电教成果,深入开展正面典型示范教育和反面典型警示教育。去年全省共组织观看电教片331场,召开廉政教育大会289次。
创新思路,拓展反腐倡廉宣传教育新领域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强调:“反腐倡廉教育要面向全党全社会。”按照这一要求,我们创新思路,拓宽视野,运用多种形式,采取多种手段,不断拓展反腐倡廉宣传教育的新领域。
向生活领域拓展。我们大力开展了廉政文化进机关、进企业、进校园、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的“六进”活动。如在廉政文化进机关活动中,连续几年利用元旦和春节,给机关干部寄廉政贺卡、赠廉政台历、送廉政春联;在廉政文化进家庭活动中,在开展致廉政函、签承诺书等助廉活动的同时,于去年12月,与宣传、妇联等部门联合评选和表彰了一批“廉内助”的先进典型。
向信息网络领域拓展。去年,省纪委在已有局域网的基础上,在互联网上开通了“山西廉政网站”,同时将网络宣传教育纳入“大宣教”工作格局,与有关部门、重点网站建立了反腐倡廉网络教育联席会议制度,成立了网络评论员队伍,巩固和扩大了网络阵地。
向文化艺术领域拓展。我们结合弘扬先进文化,将廉政宣传教育融入到各种文化艺术形式之中。一是融入到影视剧作中。如我省摄制的电影《暖秋》、专题片《百姓书记梁雨润》成为影视剧作中的亮点。二是融入到舞台艺术中。如歌曲《民主治村赞》、戏剧《推磨》、话剧《家有老母》等。三是融入到艺术作品中。如反腐倡廉书法、漫画、绘画、篆刻比赛。四是融入到文学作品中。如《网住邪念》、《防线》等书籍都成为了反腐倡廉的生动教材。五是融入到公益广告中。如去年组织的廉政公益广告大赛,掀起了广大群众参与创作的热潮。
文章来源:(中国廉政报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