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北京市密云县各级党政组织高度重视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在实践中积极探索构建村级干部预防腐败的有效机制,通过教育引领、制度防范、监督约束的防治腐败体系建设,使发生在农村党员干部中的违纪案件明显减少。
抓教育——构建自律机制
密云县整合资源,突出重点,在教育的“大、常、新”三字上下工夫。
———“大”,构建“大宣教”格局,形成教育合力。该县成立了强有力的领导机构,健全了由县纪委牵头,县委组织部、宣传部、党校、县文委和县广播电视中心等单位参与的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做到统筹安排,优势互补,形成合力。组织部、党校在举办农村干部培训班时,把党风廉政教育列入重要课程。县纪委与县广播电视中心合作,在电视台播放党风廉政警句格言,解读《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35期;在有线广播电台广泛宣传《实施纲要》、党纪党规、廉洁模范、廉政典故、道德规范等内容。今年,县纪委和县文委还准备在全县组织一场廉政文艺汇演,筛选出一批优秀廉政文艺节目深入农村、社区,进行巡回演出,以此营造农村廉政文化氛围,提高农村干部廉洁自律意识。
———“常”,经常提醒,未雨绸缪。一是学习党纪条规,抓好自我教育。全县农村基层党政组织坚持每年适时组织农村党员干部学习中央、市、县制定颁布的党内纪律条规,并组织考试、测试,以考促学,学以致用;同时,将“四大纪律、八项要求”、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准则等党纪条规,列入农村基层党组“三会一课”的必学内容,让农村基层干部时刻绷紧廉洁自律之弦。二是利用先进典型,抓好示范教育。县纪委坚持每年评选勤政廉政好教材活动,要求基层纪委总结撰写发生在身边的勤政廉政先进典型材料,并将评选出来的好文章分期印发全县,组织农村党员干部学习。三是开展以案说法,抓好警示教育。县纪委坚持每年对本县特别是农村干部违纪违法案例进行剖析通报,同时,购买一些典型案例光盘,发放到基层组织观看。四是实施廉政谈话,抓好提醒教育。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实行诫勉谈话,提前预警。
———“新”,创新载体,丰富内涵。该县以村官保廉工程建设为切入点,创新教育形式,先后开展了廉政书信进家庭、警世名言送手中、演讲勤廉树形象、廉政台历进支部等一系列党风廉政教育活动,营造大众化的廉政文化氛围。
抓制度——构建防范机制
近年来,密云县先后制定了村级干部离任审计、财务管理、专项资金使用等19项廉洁自律规定,针对腐败易发多发的关键环节加强防范,做到关口前移。
———建立“村账托管”制度。针对村级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账目混乱等问题,密云县实施了“村账托管”。即,账、钱分离,镇(乡)管账不管钱,行政村管钱不管账,由行政村将财务账目委托乡镇有关部门集中统一管理,镇(乡)专职会计按行政村分别设立总账、明细账、固定资产账,集中记账、管账、审核,要求村出纳定期报账。
———规范村干部报酬和村内往来票据。为防止滥发、乱报、不合理取酬现象的发生,密云县制定了村级干部工资、奖金、补贴标准。同时,统一了村集体合作经济组织与村民之间的内部往来票据,凡村民上交的承包款、水费、电费、村提留和乡统筹等费用必须使用村内往来票据,从而避免了收入不入账和坐支现象的发生。
———建立村集体招待费管理制度。该县对村级集体招待费实行总量控制,按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确定招待标准,一次性招待在1000元以上的,需经村班子集体研究决定。严格执行“一餐一单一票”制,即当天用餐当天结账,禁止多次用餐一次结账,饭单上必须注明招待理由。在此基础上,下发了《禁止县乡镇干部下乡在村就餐的规定》。上述制度实行后,全县村级招待费平均下降30%。
抓监督——构建约束机制
密云县不断强化对农村干部的监督,大力实施村务“阳光工程”,扩大群众对村务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
———限制“一支笔”,实行民主理财。村级成立民主理财小组,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大会或成员代表大会推选3至5人组成。推行了村级财务支出“三笔会签”制度,村级财务支出票据在核销时,必须有经手人、村书记、村主任三人签字,经村民理财小组审核盖章后方可入账,否则不予报销。
———防止“一言堂”,实行民主决策。凡关系集体经济组织各成员切身利益的事项,如引资、上项目、搞建筑工程、厂房租赁、大额度资金的使用、产业结构调整等,都必须民主决策。在操作程序上,摸索出了“村‘两委会’研讨拿方案、党员和村民代表票决定‘盘子’、走家入户听‘意见’、群众监督抓执行”一整套规范性动作,形成了“村干部决策村民审”的约束机制,防止决策上的“一言堂”。
———杜绝“家长制”,实行村务公开。针对村务公开中存在的公开不彻底、避重就轻等问题,密云县制定了村务公开的61项具体内容,凡属村里的重大问题、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一一细化成村务公开的“规定动作”。从2004年始,每季度的下一个月的20日,必须在村务公开栏张榜公布上季度的村务情况。去年,他们又在试点取得良好效果的基础上,在全县18个镇(乡)的339个村推行“点题公开”,有效化解了农村中的热点难点、村民的疑点、干群矛盾等问题,促进了农村稳定。
文章来源:(中国廉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