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总书记在第十七届中纪委六次全会上指出,要使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进一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不久前,陕西省委决定在全省党员干部中,广泛开展为期3个月的群众观点和群众立场主题教育活动,切实加强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群众立场教育,促使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不断增强责任意识、为民意识和廉洁意识,为推动科学发展、实现富民强省提供有力保障。作为从事党内监督检查工作的纪检监察干部,如何做到既坚持群众观点又站稳群众立场呢?
笔者以为,首先要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树立正确政绩观,努力做出经得起人民、历史和实践检验的实绩。只有牢固树立群众观点,站稳群众立场,才能做好群众工作。
要以群众立场观点和方法精心谋划新时期纪检监察工作,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必须要按照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要求,紧紧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来谋划、来部署。把对党负责与对人民群众负责一致的理念融入到反腐倡廉教育、制度、监督等各项工作之中。一方面,要认真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保证政令畅通;另一方面,要结合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找准执行上级决策的最佳结合点,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本部门的贯彻落实,从而加快本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要把“做党的忠诚卫士,当群众的贴心人”作为践行党的宗旨的根本途径,以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以群众的需要作为第一选择,以群众的满意作为第一标准,真正做到忠诚于党的事业,真心实意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努力创造出无愧于党和人民的业绩。
其次,要强化监督检查职责。如何做好新时期的纪检监察工作,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断增强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进一步强化“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态度,把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作为党风政风建设的工作重点。
当前,在征收征用土地、城镇房屋拆迁、教育医疗收费、食品药品安全、挪用扶贫救灾、企业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方面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比较突出。我们要主动了解群众诉求,拓宽群众投诉举报的渠道,不断增强公仆意识、服务意识、群众意识,树立纪检监察干部可亲、可信、可敬的形象。要转变工作作风,深入农村、企业、街道、学校、医院,深入金融、土地、产权等市场经济的重点领域开展调查研究,解民情、察民意、办实事、求实效,真正做到为民、务实、清廉。
要加大对损害群众利益问题的查处力度,推行快速查办初信初访案件的工作新机制,有效避免和杜绝重信重访和越级访,发挥好行政效能投诉中心的作用,积极实行公开承诺、听证质询等,严肃查办党政机关干部行政不作为、乱作为、服务态度差、办事效率低、为政不廉以及工作方法简单粗暴等问题。
再次,要依靠群众的广泛支持和积极参与,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深入开展。相信群众、依靠群众,走群众路线,是我党反腐败斗争的基本经验,更是做好新时期纪检监察工作的基本原则。进一步强化人民群众是反腐败主体的理念, 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力军作用,完善依靠群众支持和参与反腐败的领导体制。寻求畅通群众参与渠道,规范参与方式,增强参与意愿,提高参与能力,形成保障群众参与整体效能的系列制度。充分发挥纪检监察信访工作的窗口作用,高度重视群众的举报线索,建立和完善举报人和证人法律保护制度。深入推行“五务”公开,建立新闻发布会、新闻发言人制度,充分发挥党风廉政建设义务监督员、政风行风监督员、互联网这个“民意晴雨表”的作用。拓宽人民群众反映民意和意见的渠道,广泛开展民主评议活动,推行重大决策民主听证和干部任前公示。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发挥以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和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基层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作用,扎实推进“阳光村务工程”,发挥好村级监委员的作用,让人民群众真正享有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各级纪检监察干部要以本次活动为契机,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切实把群众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在活动开展过程中,要把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贯穿始终。一方面,要把群众呼声当作第一信号,明确办实事、解难题的工作重点。各级党员干部要经常变上访为下访,深入一线解决群众最关心的切身利益问题、破解社会反响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真正为群众办几件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另一方面,要把群众满意当作第一标准,加强对办实事、解难题的监督评价。自觉接受群众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用办实事、解难题的实际成效提升群众满意度。同时,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健全完善办实事、解难题的长效机制。及时总结联系服务群众的新鲜经验和有效做法,构建正确坚持群众观点、群众路线和群众立场的长效机制。以实际工作成效来告诉群众,你是一名真正的“党的忠诚卫士,群众的贴心人”。
文章来源:安康市汉滨区纪委宣教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