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反腐倡廉营造良好文化环境
打印

   胡锦涛同志在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把廉政文化建设作为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并进一步完善反腐倡廉教育的工作机制,形成反腐倡廉的整体合力。”这就把加强廉政文化建设,作为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的重大举措,突出地摆在了全党面前。因此,必须深刻认识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充分发挥宣传文化工作的特点和优势,为党风廉政建设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一、 廉政文化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

   廉政文化,是人们关于廉洁从政的思想、信仰、知识、行为规范和与之相适应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社会评价,从根本上反映着一个阶级、一个政党的执政理念、执政目的和执政方式,是廉洁从政行为在文化和观念上的客观反映。廉政文化,有四个基本范畴,一是指廉洁从政的思想道德要求,作用于执政者的内心世界,形成廉洁从政的文化动力;二是指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廉洁从政的文化氛围,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社会风尚,用健康向上、追求清廉的文化充实人们的精神世界;三是指各职业阶层的从业人员恪守职业道德、爱岗敬业、廉洁自律、奉公守法的职业文化;四是广大人民群众追求公平正义、安定有序、诚信友爱的社会境界在心理上的一种文化反映。

   廉政文化,在我国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传统,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党成为执政党以来,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实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出发,创立和发展了一系列廉政建设理论,赋予了廉政文化崭新的内涵,形成了社会主义廉政文化。这是在充分吸收借鉴古今中外一切优秀廉政文化成果,深刻总结我们党长期以来反腐倡廉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在文化形态上的反映,是我们党执政实践的进步和提升,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

   廉政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理论和思想的新发展、新探索。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具有与时俱进的文化品格,善于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成果,包括国内外执政党加强廉政建设的成果,坚持不断创新,不断丰富,始终保持自己的先进性。廉政文化建设,就是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根本要求,坚持文化创新的重要成果,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理论和思想在廉政建设领域的运用和发展。

   廉政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廉政建设方面集中而又具体的反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一个丰富、完备、充满活力的思想和知识体系,渗透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各个领域,作用于党的各项工作的各个环节。廉政文化建设的精神实质,是引导全党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想,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执政为民的自觉意识,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它既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廉政建设方面的集中反映,也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廉政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本质要求和服务方向的体现。廉政文化建设的核心价值观,是务实、为民、清廉。务实,就是要认真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执政党廉洁从政的规律,坚持立党为公,始终成为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坚强核心,开拓进取,勤奋工作,务求工作实效。为民,就是把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视为最高利益,时刻想着群众,一切为了群众。清廉,就是要保持我们党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保持共产党员的优秀品德和高尚情操,廉洁奉公,廉洁从政。这一价值观,顺应了时代发展要求,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代表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本质要求和服务方向。

   二、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对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意义重大

   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在要求。廉政文化作为先进的文化形态,反映了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价值取向,是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文化而润其内,养德以固其本”,廉政文化具有教育、凝聚、导向、监督的作用,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有助于提高党员干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有助于大力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有助于抵制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腐朽思想的侵蚀。

   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是我们党对廉政建设规律认识和把握的进一步深化。文化的功能是“以文化人”,它作用于人的方式是积淀、熔铸、传承、潜移默化和“润物无声”。人类文明越发展,文化的地位和作用就越突出。先进文化,是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是先进政党的显著标志。通过文化建设,把党关于廉政建设的制度、纪律、要求,变为全党同志的共同意志和行为准则;通过文化的形式,来教育陶冶影响广大党员干部,培养坚定的党性原则和高尚情操;通过文化的力量,来感染和鼓舞人民群众,营造全民尚廉的社会风尚,廉政建设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是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需要。面对廉政建设的新形势,党中央提出了要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重要思想。把这一思想切实落到实处,廉政文化建设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廉政文化建设,是反腐倡廉宣传教育的重要内容,把廉政教育融入反腐倡廉的“大宣教”格局,可以有效地拓展反腐倡廉宣传教育的领域,加强文化品格修养,增强反腐倡廉宣传教育的影响力、感染力和渗透力,增强反腐倡廉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廉政文化建设对反腐倡廉的制度建设具有内在的促进作用,它既是廉政建设的重要内容,又是廉政制度实施的有力保证。只有把廉政制度建设和廉政文化建设结合起来,才能构筑文化道德修养作用于内、廉政制度作用于外、由主观到客观的廉政预防体系。廉政文化建设对廉政监督机制的形成和作用的发挥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唤起人们在自警、自省、自觉基础上的被监督意识,形成全社会监督的良好局面。

   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是优化廉政建设环境的重要途径。加强廉政建设,既需要全党高度重视,也需要全社会积极参与。廉政文化建设,是宣传群众、教育群众、鼓舞群众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公众廉洁意识的重要手段。通过各种文化载体,广泛宣传党的廉政方针、廉政政策、廉政要求,使廉政思想、廉政意识深入民心,不仅有利于提高党在群众中的威信,推动廉政建设顺利进行,也有利于培育廉政建设的坚实群众基础,提高人民群众对腐败现象的鉴别能力和自觉抵御意识,营造廉政建设的浓厚文化氛围,形成“人人思廉,全民助廉”的廉政建设新格局。

   三、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必须创新理论,创新载体

   廉政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廉政文化建设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为核心,以艰苦奋斗、廉洁奉公为主题,以宣传廉政制度和廉洁理念为重点,创新廉政文化建设的方式方法。

   切实加强廉政文化研究,积极进行理论创新。廉政文化建设,既是加强廉政建设的重要课题,又是加强文化建设的重要课题,是一个崭新的理论范畴,许多问题需要认真研究,如廉政文化建设的内涵、规律、作用、方法、效果等。廉政文化理论研究,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遵循廉政建设的规律,按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紧密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党的执政实践和政府管理工作实际,广泛借鉴我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和国外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不断总结和概括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创造,逐步形成廉政文化建设的理论框架。

   加强舆论宣传,形成廉政文化建设的浓厚舆论氛围。各级各类报刊、电台、电视台,是加强廉政宣传工作的主渠道,是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应该自觉肩负起廉政宣传的重任。要认真贯彻党和政府加强廉政建设的政策部署,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着眼于服务党和政府的工作大局,着眼于为廉政建设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不断加大力度,形成舆论强势,掌握反腐倡廉舆论工作的主动权。应创新形式,创新内容,讲求方法,讲求效果,不断增强廉政文化活动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应特别重视发挥互联网、手机短信等新兴媒体的作用,加强对互联网站反腐倡廉宣传工作的指导和管理,正确引导网上舆论。

   吸引群众广泛参与,深入开展廉政文化创建活动。廉政文化创建活动,是吸引群众广泛参与的重要载体。要把宣传廉政文化建设与正在开展的企业文化、校园文化、机关文化、家庭文化、社区文化、农村文化建设等有机结合起来,与广泛开展的公民道德建设结合起来,不断拓宽廉政文化建设领域,营造全社会尊廉崇廉的良好风尚。

   充分利用一切文艺形式,精心塑造廉政艺术形象,让廉政建设获得持久的文化魅力。反腐倡廉题材,具有非常广泛的群众性,历来为文学艺术领域所关注。近年来,出现了一大批反映反腐倡廉内容的优秀电影、电视剧、戏剧、曲艺、小说、诗歌等。但从总体上讲,数量还不够多,质量还不够高。应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组织作家艺术家深入到改革开放的第一线,从火热的生活中汲取营养、发现典型、积累素材。通过鲜活生动、感人至深的艺术形象,热情讴歌廉洁典型,无情鞭挞腐败分子。要尊重艺术规律,切忌公式化、概念化、符号化的倾向,不断增强文化艺术作品的冲击力和感染力。

文章来源: (中国廉政报道网)


上一条: 建立健全惩防体系的重要性、紧迫性和长期性(上)
下一条: 加强行政监察工作 推进廉政勤政建设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