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阳:关于对廉政文化进农村的思考
打印

廉政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农村干部群众素质,营造健康向上的文化环境,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意义深远。近年来,我们千阳县针对当前农民“求富、求知、求乐”的多元化需求,不断加强和改进廉政文化进农村的方式方法,创新载体,突出特色,以“弘扬正气、倡导新风、全民助廉、和谐发展”为目标,以廉政文化建设、政务、村务公开、公共服务中心、党员承诺、科技文化下乡等活动为切入点,抓点带面,示范引导,扎实推进廉政文化进农村活动,使廉政文化渗透到日常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积极发挥廉政文化在净化民风,凝聚民心,弘扬正气中的作用。新形势下,如何把廉政文化建设与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是当前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为进一步探讨廉政文化对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关系和作用,就此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我县农村廉政文化建设的成效

一是各级领导重视,组织有效得力。各镇、涉农部门都把廉政文化进农村建设作为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保证,把廉政文化建设与党风廉政建设、新农村建设、政务村务公开、落实支农惠农政策等各项工作有效结合,充分发挥了廉政教育在惩防体系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牵头单位县农业局督促落实工作有力,镇村廉政文化建设网络初步形成,扎实推进了廉政文化进农村工作有序开展。张家塬镇被省纪委命名为廉政文化进农村建设示范点,有3个镇、20个村被县纪委、监察局、县农业局联合表彰命名为廉政文化进农村示范镇(村)。

二是基础工作扎实,注重阵地建设。全县98个村都不同程度地创建了图书室、活动室、文化墙、黑板报、村务公开栏等,共建廉政文化长廊28处,绘制廉政文化墙355面,利用这些载体,廉政文化传播深入乡村,深入农户,既有声势,又有力度,这些廉政宣传寓教于理,寓教于文,广大干部群众易于接受,使廉政理念、廉政意识人脑入心,为农村经济快速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三是结合各自实际,活动形式多样。各乡镇利用多种媒体形式,廉政文化建设搞得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南寨镇将廉政文化与新农村建设、党风廉政、精神文明、落实支农惠农政策、农业科技推广、计划生育等工作结合的紧密,配合的得当。柿沟镇采用廉政教育培训、制作廉政文化宣传牌、传统美德教育、村务公开栏、老年活动室、乡村广播和党员电教中心等进行廉政文化宣传,营造了良好的廉政文化舆论氛围。张家塬镇在镇街道中心位置制作廉政喷绘75米53幅,还制做廉政门帘400条,下发到全镇。王家庄、曹家塬、三合村等村充分发挥自乐班、老年协会的作用,结合文明村镇建设和农村红白喜事,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增强廉政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新兴村、段家湾村将廉政文化建设与“农家乐”餐饮娱乐相结合,创新了廉政文化建设的形式。

二、我县廉政文化进农村存在的问题

一是对廉政文化进农村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一些干部群众对廉政文化进农村的重要性缺乏正确认识,认为不廉洁现象是领导干部才有的,对农村基层干部就不需要什么廉政文化,因此忽视了廉政文化对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二是农村廉政文化基础设施作用发挥不明显。目前全县各村虽然设立农家书屋、文化活动中心,但没有充分发挥农家书屋、活动中心的作用,群众借阅图书少,观看廉政教育电教片不经常,很少开展有关廉政文化的娱乐活动。

三是廉政文化进农村的内容不够丰富,形式单一。廉政文化是以廉政为思想内涵、以文化为表现形式的一种特定文化,是廉政的特殊性与文化的普遍性的有机统一,是廉政内容与文化形式的巧妙结合。但目前由于种种原因,廉政文化进农村,仅仅通过在农村悬挂廉政标语、建廉政文化墙、观看廉政电教片为主,内容不够丰富,形式单一,同时,选择的廉政文化宣传内容缺乏针对性,理论与实际脱节等。

四是一些党员干部和群众对廉政文化存在认识误区。一些农村党员干部片面地认为,廉政文化建设“务虚不务实”,很难取得成效,花钱不讨好。还有人认为,当前农村工作的重点应该是集中精力发展农村经济,多干实事,而不是花钱费力地去建设与群众生活联系不够直接的廉政文化。还有就是部分群众片面的认为廉政文化宣传只是针对党员干部,与普通群众没有关系。

五是部分村组干部廉政意识不强。有部分村组干部则认为,廉洁自律是针对位高权重者而言,村组干部整天做的都是些婆婆妈妈的小事,缺乏滋生腐败的土壤,尤其是我们这种经济不发达地区,村组都几乎没什么集体经济,村组干部待遇偏低,要讲廉洁自律似乎有些小题大作。

三、对策与建议

一是创新活动载体,营造良好氛围。要充分利用多种媒体资源,利用培训、科技下乡等活动,把农民群众和基层党员干部密切关注的、喜闻乐见的廉政文化内容送到乡村、农户;要利用图书室、活动室、文化墙、黑板报、政务栏等载体,广泛传播廉政文化,为农村经济快速发展提供风清气正的环境。要将廉政文化与新农村建设、党风廉政、精神文明、支农惠农政策落实、农业科技推广、计划生育等工作紧密结合;要充分发挥自乐班、老年协会的作用,结合文明村镇建设和农村红白喜事,开展丰富多彩的廉政文化活动;要将廉政文化建设与“农家乐”餐饮娱乐相结合,创新廉政文化建设的形式。通过这些有效载体加强廉政教育,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在具体工作中,必须有廉政文化工作规划、有廉政文化墙或廉政文化一条街(在乡镇政府所在地,文化墙不少于10幅、30平方米)、有政务公开栏、有廉政文化活动记载,有条件的镇要组建一个廉政文化宣传队、创编一套廉政文艺节目、还要设立大型廉政公益广告牌;每个村建好一个廉政文化室、绘制5面以上廉政文化墙、10幅廉政格言宣传栏或板报,每个小组播放1场警示教育影片。新农村建设重点村要突出工作特色,形成工作亮点。各镇要定期举办有关廉政教育的书画、资料、图片等作品展览,以廉政教育的案例、警示语、公益广告等为内容,让大家在欣赏艺术作品的同时,接受廉政教育。

二是贴近农村实际,增强廉政意识。廉政文化进农村的内容、形式、品味,要贴近群众、贴近实际,体现先进性和通俗性。要注重选择农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行宣传,使农村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要围绕“强化廉政意识,树立清风正气,构建和谐农村”目标,将党的十八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廉政格言警句、村规民约、法律法规、道德规范、一村一品等内容,以歌曲、戏剧、绘画、刺绣、剪纸、书法等形式进行廉政宣传教育,积极开展“五个一”活动,即每位镇村干部进行一次公开廉政承诺、熟读一本廉政书籍、会讲一个廉政故事、开展一次廉政主题实践活动、召开一次专题民主生活会。严格遵守《关于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若干规定(试行)》,推动廉政文化进农村工作向纵深发展,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素质。

围绕中心工作,促进健康发展。廉政文化进农村要紧紧围绕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心任务,纳入新农村建设的大局,融入到镇村精神文明建设、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村务公开和“一村一品”建设等工作之中。一是将廉政文化与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相结合,加强农村党员的学习教育。组织农村党员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党章和党的基本理论知识,提高农村党员综合素质;将思想上要求上进的农村土专家、致富能手、产业带头人充实到农村基层班子中,为农村廉政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开展 “双承诺双公开双评议”活动,在承诺事项、村务公开、党务公开、党员民主评议中增添廉政建设内容;将廉洁自律作为农村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年度工作实绩考核和评议的重要依据,增强农村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二是将廉政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在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中,将廉政建设内容增添到各村的《村规民约》之中,作为评选文明户、遵纪守法户、五好家庭户、“好媳妇”、“好婆婆”、“和谐家庭”的条件之一,努力提高农村群众的廉政意识。三是将廉政文化进农村于丰富农村文化生活相结合。在科技文化三下乡、农村集贸活动中编排反腐倡廉为主题的文艺节目,寓教于乐,寓教以民,弘扬正气,鞭挞丑恶,促进乡村干部廉洁自律、公正为民。

四是加强民主管理,培育新型农民。要不断加强制度建设,从制度上保证农村党员干部务实为民、廉洁从政,指导村组修改完善《村务公开制度》、《村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财务开支审批制度》等多项制度,坚持用制度管人、管钱、管物,认真落实村务公开、政务公开和事务公开,做到真公开、全公开和常公开,积极推行“村财村用镇管”制度,通过建立村民监督委员会,完善村级民主议事规则,建立合作共事、共谋发展的工作格局,进一步保障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和监督权。强化农村干部对廉政文化建设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工作责任感和紧迫感,提高村组干部在农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促进廉政文化进农村活动深入开展。

五是强化责任落实,形成整体合力。各镇要把廉政文化进农村建设作为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保证,主要领导要重视和支持,主管领导认真抓,把廉政文化进农村工作纳入农村党的建设和文化建设的整体规划,通盘考虑,统一部署,狠抓落实。县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县农业局负责“廉政文化进农村”的牵头工作,按照活动内容督促落实,扎扎实实地推进廉政文化进农村工作有序开展。


上一条:关于治理公款吃喝的几点思考
下一条:新形势下企业党风廉政建设的探索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