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的特殊时期,市辖区作为城市行政区划的基本单位,在加强城市管理、促进城市建设发展、推动城镇化进程、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巩固党在城市的执政基础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市辖区纪检监察工作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全局中处于基础性地位。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新任务,如何做好市辖区纪检监察工作,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十分重要而紧迫的课题。通过参加全国市辖区纪委书记培训班学习,结合自己近年来工作实践,现就这个问题谈谈粗浅的认识和体会。
一、当前市辖区纪检监察工作面临的有利形势
(一)干部队伍整体素质高。近几年纪检监察干部来源渠道多,综合素质高。一部分来源于基层乡街,大都选调文化程度较高、基层工作时间长、阅历和经验较为丰富的干部。他们对基层一线的情况了解掌握多,善于处理各种比较复杂和棘手的问题;一部分来源于大学生招考,他们具有知识丰富、眼界开阔、思维敏捷等特点,是纪检监察战线的新鲜血液,他们勤学上进、勇于开拓,为纪检监察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另一部分来源于军队转业干部,他们具备政治坚强、作风优良、纪律严明、吃苦耐劳等特点,发挥着不可替代的表率作用,是纪检监察干部队伍中的骨干力量。
(二)敬业奉献精神强。通过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做党的忠诚卫士,当群众的贴心人”主题实践活动,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在思想、作风、纪律、能力等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勤奋敬业、开拓创新、努力进取的良好局面已经形成。由于市辖区纪检监察工作涉及范围广、工作任务重、新情况新问题多,尤其需要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奉献的精神,广大纪检监察干部正是这种精神的实践者、传播者和发扬者,他们正以敬业奉献的实际行动推动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三)工作标准高、方法活。工作领域既有城市社区、也有城中村、城乡结合部和纯农村;既有传统经济社会组织,也有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在这个宽广的工作领域中,市辖区纪检监察工作处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第一线,在加强监督检查、开展纠风整治、维护群众利益、查处腐败案件等方面,任务十分繁重。在这种形势下,广大纪检监察干部坚持工作标准不降低,采取较为灵活的方法和措施,使各项工作更具实效性。如在探索农村民主监督体制机制的实践中,根据各行政村所处地理位置、经济条件、发展程度不同,分别制定不同的措施,执行不同的标准,提出不同的要求,做到“量体裁衣,看菜下饭”,使各方面工作都能量力而行,稳步推进。
二、存在问题及原因
虽然市辖区纪检监察工作整体呈现出特色鲜明、扎实有序、稳步推进的良好态势,但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是: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还没有得到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进展还参差不齐,整体发展不够平衡,等等。分析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一是工作头绪多、任务重。某个时期某个阶段可能在某些工作上下功夫多一些,而对其他工作却不一定重点去抓,这样就不能保证样样工作都出精品。二是个别领导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还不够强。特别是有些乡街领导在各项工作任务都比较重时,没有把纪检监察工作摆到重要议事日程,下大力气抓紧抓好,有时甚至把仅有的几名纪检监察干部当作“公差”,安排去应付其他一些临时性工作,致使纪检监察业务工作“挂空档”,无法正常运行。三是工作作风还不够扎实。虽然已经是处于抓工作落实的末端,但少数纪检监察干部还是经常坐在办公室里闭门造车,凭想象工作,或者靠文件和会议落实工作,很少下基层一线了解情况,察看实情,这种漂浮的作风导致工作思路文不对题,方法措施很难奏效。
三、对做好下一步工作的对策及建议
(一)加强学习,进一步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势在发展,情况在变化,任务在更新,要求在提高,纪检监察工作就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目前,市辖区在征地拆迁、环境保护、居民就业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压力很大,发生各种矛盾纠纷甚至突发性、群体性事件的可能性增大,给纪检监察工作提出了严峻的考验和挑战。为了有效应对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纪检监察干部必须努力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能力素质。在学习内容上,要以纪检监察业务知识为主,还要掌握一些经济、法律、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做到融会贯通。在学习方法上,要重点掌握唯物辩证法尤其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用系统的思维、统筹的观念、科学的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要注意学以致用,学用结合,在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上下功夫,求实效。如在城中村改造、征地拆迁过程中,一些涉及群众利益的矛盾纠纷时有发生,表面看是由于个别村干部工作方法简单造成的。用全面的观点进一步分析,这是长期以来对部分村干部教育和管理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的结果,进而导致其思想认识模糊,无视群众利益,甚至把自己凌驾于群众之上,自认为“高群众一等”。挖掘出这一深层次原因后,就要努力抓好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作风建设,一抓到底,抓出成效。
(二)统筹兼顾,努力增强工作的前瞻性。要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紧贴全局、及时跟进,前移监督关口,把事后惩治转到事前预防、事中监督上来。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对一些可能出现的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及时预测、认真分析、把握关键,增强工作的前瞻性。要建立健全应对矛盾和问题的有效机制,党风、宣教、纠风、执法等业务室要同有关部门加强协调,形成合力,多管齐下,多看问题,多想困难,多找苗头,研究制定应对之策,确保矛盾和问题一旦发生,就能在第一时间内“对号入座”,执行相应的措施,达到最好的效果。
(三)分类实施,切实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市辖区纪检监察工作可以说是门类齐全、各具特点,因而实践中不能一概而论,搞“单打一”,以不变应万变。应有的放矢,分类实施,增强工作的针对性。比如,在加强对中央和地方重大决策部署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时,就要区分类别,把握重点,因地制宜。城市社区人员以居民为主,没有土地耕种,收入来源有限,他们非常关注就业、住房、教育等问题。对此,应重点加强对居民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城中村多数处于旧城改造范围,主要面临征地拆迁、经济补偿等方面的问题。城中村的群众对补偿费这块“利益蛋糕”十分关注,惟恐属于自己的那份被缩小。要重点加强对拆迁安置政策和补偿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执法人员公正无私,把握好政策界限;在纯农村,农民主要关注的是强农惠农政策能否真正落实到位,要重点加强对粮食直补、良种补贴等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各级各类资金使用情况公正公开透明,确保农民真正得到实惠。
(四)关心激励,充分调动纪检监察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市辖区纪检监察干部处于基层一线,经常下乡检查指导、调查研究,需要做大量具体的事务性工作。风里来雨里去,起早贪黑,加班熬夜,受苦受累是家常便饭,有时节假日还不能和家人团聚。要从各个方面关心他们,生活上多问寒问暖,体恤照顾;工作上更要多鼓励和指导,营造有利于其成长进步的良好环境。要建立奖惩机制,调动积极性,消除依赖性。对工作成绩突出、群众信赖的干部,在评功受奖、提拔使用上优先考虑;对责任心不强,精神状态不好、工作敷衍塞责、不敢正视问题、有意回避矛盾的个别干部,要严格教育、严格管理。
(五)改进作风,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确保工作的实效性。市辖区纪检监察干部面对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尤其需要有扎实的作风和奋进的精神,以影响和带动其他部门的同志,同时也给乡街纪检监察干部树好榜样,做好表率,使自身言行更具说服力和感召力。要经常深入到群众当中,查看实情,关注民生,解民忧、顺民意,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和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把反腐倡廉建设不断推向深入。■
(作者系西安市长安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
文章来源:西安市纪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