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事关国运民生,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础,保障粮食安全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2021年,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在全国范围开展了粮食购销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治理。党的二十大提出要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2023年初,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又在总结全国专项整治工作开展以来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基础上,提出了六个方面的具体工作要求。实现粮食安全战略目标,持续深化与稳步推进专项整治工作具有着极为重要意义。
陕西粮农集团是省属国有公共服务类企业,承担着做强做优做大陕西粮农产业、保障区域粮油市场供应安全的重要使命,其下属企业陕西储备粮管理公司储备管理着全省百分之六十以上的储备粮油。守牢粮食安全底线,确保储备粮食关键时刻调得动、用得上是这家国企的核心任务。近年来,陕西粮农集团纪委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中央纪委、省纪委全会精神,聚焦政治监督,突出问题导向,紧盯重点环节,致力长效机制,保持节奏不变、力度不减,与集团党委同向发力,以持续把粮食购销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整治推向深入助力保障全省粮食安全。
聚焦“国之大者” 推动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
深入开展粮食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必须聚焦政治监督,要把政治监督在企业工作中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一是提高政治站位,聚焦监督重点。贯通“两个责任”,协助集团党委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推动全系统认真学习、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粮食安全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针对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关于开展和深化粮食购销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工作的意见等中央会议、文件精神扎实开展学习贯彻工作。督促集团各级企业成立党组织负责人挂帅,班子成员齐抓共管的专项整治推进机构,拿出推进方案,把围绕拥护“两个确立”、践行“两个维护”进行政治监督的认识具体到对粮食安全的坚决守护上。二是抓住具体人具体事,找准监督抓手。抓住下属陕西储备粮集团、西瑞集团等重点单位,抓住粮食储备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粮食购销领域治理长效机制建立等重点工作,抓住下属企业“一把手”和财务、合同管理人员等重点人,抓住出入库、扦样、保管等粮食购销重点环节,明确集团纪委4个方面47个监督重点,压实监督责任,精准部署监督、查改、提升。三是构建日常监督机制。在联合审计、法务、企管各监管力量,对各级企业“一把手”和领导班子开展“合规守纪守法”业务培训,提升管理者的合规守纪意识基础上,建立总部、一级企业、承储企业三级联动工作体系,实施周督办、月通报和问责工作机制,构建横向到职能部门、纵向到13个基层粮库的上下贯通工作格局,形成了行动有方向,监督有抓手,各个环节责任明确的有效机制。
突出问题导向 坚持严的基调一体推进“三不腐”
开展粮食购销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整治,是为了解决问题、深化改革、完善制度、促进治理。查办案件,持续放大惩治腐败震慑效应是专项整治的“支点”。2021年9月,专项整治伊始,省纪委监委即查办了粮农集团原董事长王东峰案等一批典型案件,敲响了惩治涉粮乱象、保障粮食安全的警钟。
为了落实好全面起底、应查尽查、一查到底工作要求,做到“老虎”“苍蝇”一起打,切实加强惩办力度,集团纪委在党委支持下从建立队伍、完善制度、规范流程、补充硬件等方面入手全面整改提升,并及时向省纪委报告,在省纪委联系处室和省国资委纪检组的指导支持下,抽调精干人员,构建起“室组企”贯通联动模式,为深挖细查粮食购销领域违纪违法问题打下了良好基础。
在配合上级纪委监委案件查办工作的同时,联合办案机构和集团各级纪检机构紧盯专项巡视、专项审计和自查自纠中发现的粮食购销、储备等重点环节问题,紧盯出入库、质检扦样、定价决策等重点岗位、重点资金、重点人和事,审核研判,不放过一个有价值的疑点,不漏掉一条可成案的线索,并适时开展清底式“回头看”,全面推进案件查办工作。一方面以批评、教育、组织处理等形式迅速处置了一批一般性问题线索,第一时间在涉粮企业中形成严肃整治的氛围,打下良好工作基础;另一方面集中精力查办了一批典型案件,给予6人党政纪处分。同时,针对案件背后表现出的敷衍塞责、玩忽职守等问题下发纪检监察建议书,要求全系统引以为戒,深入整改。通过两年来的专项整治活动开展,粮食购销各环节相关人员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慑和警醒,在全集团织密了警示震慑“高压网”,有效推动了涉粮腐败问题的减存遏增。
紧盯重点环节 坚持边查边改边治
按照省纪委监委边查边改边治方法步骤,在专项整治过程中,针对粮食购销领域腐败问题大多发生在基层粮库和粮食购销环节,“一把手”和财务人员违纪违法问题突出特点,陕西粮农集团纪委牵头,组织企业管理部门、储备粮集团等相关专业人员,围绕“人责粮库”等关键点,紧盯粮食收购、储存、销售等关键环节,梳理廉洁风险点18个,提出防范措施55条,编制《粮食购销业务廉洁风险点清单手册》漫画书及系列提示海报,3000本手册和500套海报下发到基层库点后,因为针对性强、形式新颖、通俗易懂等特点,受到基层库点和售粮群众欢迎。该项工作得到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全省粮食购销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协调小组的肯定,由省协调小组发文向全省各地市纪委推广,广东惠州军供公司等外省市粮食企业也发函联系借鉴学习。
针对历史遗留问题和涉诉案件较多,企业经营负担重、风险大问题,为服务保障企业发展,陕西粮农集团借力专项整治,及时向上级汇报,与相关部门组成联合调查组,对一些企业重大涉诉案件进行全面核查化解,最终为企业挽回近4亿元的经济损失。同时,在省级有关部门协调支持下,产权分割、项目验收、社保接续等历史遗留问题也得以加快推进。
致力长效机制 深化以案促改持续巩固提升
为达到查处一案、警示一片、治理一域的综合效应,陕西粮农集团发挥案件治本功能,将办案、监督、警示贯通融合,抓好涉粮腐败典型案件查办“后半篇文章”,全面推动案件剖析,适时开展警示教育,深化以案促改、以案促建、以案促治。组织全系统纪检机构将粮农集团原董事长王东峰案以及各企业自查出的典型问题和案件进行了全面梳理剖析,认真分析其中存在的经营决策和财务、合同等方面管理漏洞和背后的腐败、作风、责任等深层次问题,形成了系统材料,制作成警示展板。并通过召开警示教育大会、观看警示教育片、参观廉政教育基地等形式,提醒警示。下属储备粮集团纪委、供应链集团纪委等还从自身实际出发,分别组织编印《粮食购销领域典型问题剖析汇编》,展开反思大讨论活动,制作反腐倡廉小视频,开展清廉家书、家风讲堂等“20个1”廉洁教育等丰富多样的活动,使“以案促改”成为各涉粮企业以规范管理求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基础。
为建立健全根治涉粮问题长效机制,集团纪委还督促各职能部门和企业围绕“两个责任”、投资经营决策、业务管理、风险控制、责任追究等方面,分类建立完善了55项制度流程;协助党委全力推动集团储备运营业务与企业商业经营分开,将原陕西储备粮集团的市场购销业务划出成立了供应链集团,使全省粮食安全得到制度性保证。同时,持续推动智慧粮库建设,按期建成了覆盖下属全部政策性粮库的数字化监管系统,夯实了“体系化、制度化、数字化”管粮基础。
仓廪实、天下安。通过两年来的专项治理工作,陕西粮农集团上下深刻认识到,始终保持清醒和坚定,坚持机制不变、力度不减、标准不降,持续不断地推进粮食购销领域腐败问题治理,才是实现全省粮食安全的根本保障。今年12月18日,陕西粮农集团又制定出台了《陕西粮农集团粮食购销人员轮岗交流办法》,为确保全省粮食安全又系上了一道“安全绳”,加上了一把“保险锁”。
(作者系陕西粮农集团纪委书记、监察专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