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病”官员“边腐边升”的五大成因
打印



  最近,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发出《关于在地方党委换届工作中进一步严肃组织人事纪律的通知》,要求进一步严肃组织人事纪律,营造风清气正的换届环境,保证地方党委换届工作顺利进行。强调“严格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有关规定办事,真正把那些政治坚定、能力突出、作风过硬、群众信任、善于领导科学发展的优秀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坚决防止干部‘带病上岗’和‘带病提拔’。”

  “带病提拔”顾名思义,是指被提拔者作风不正、品行不端、灵魂肮脏、身有劣迹。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消极腐败现象的滋生和蔓延,“带病提拔”、“边腐边升”早已成为人民群众关注的焦点和热点,有关案例信手可拈。如前不久山西省第一个落马的省级高官侯伍杰,针对他的举报一直不断,但他仍然官运亨通,从宣传部长到省委常委,从太原市委书记到省委副书记,一路高升。“带病” 官员缘何春风得意、平步青云、飞黄腾达?主要是在用人的问题上出了毛病,具体来说有以下五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用人失察、舍本逐末。主要表现是,小节无害,重才轻德;重语言表达,轻决策能力;重风风火火,轻实干精神;重顺从领导,轻独立思考;重一时一事,轻全部历史和全部工作。一些人用干部动辄拍脑袋,意气用事,封官许愿,爱哭的孩子多喂奶,明知一些人官德不好、口碑不佳、群众威信低,也要提拔重用。

  二是长官意志、漠视民主。主要表现是,只讲集中,不讲民主;只讲“统一意志”,不讲个人意见充分表达;只讲与党委和“一把手”保持一致,不讲原则是非。用谁不用谁“一把手”说了算,一人提议,大家举手;家长作风,鸦雀无声,党委会集体表决成了走过场。一把手权力太大,民主集中制变成了个人专制。有的说“八个副职不顶一个正职” 就是对这种情况的描述。

  三是上梁不正、“病官”走红。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一些管官的官“自己屁股不干净”,与“病官” 臭味相投,故意选拔“病官”、庸官、甚至贪官,以便日后加以控制和利用。更有甚者,一些人居心叵测,借机卖官,谋私自肥。有的群众说:“要想富、动干部” 就是对这种现象的反映。

  四是有章不循、有责不究。主要表现是,在干部使用上出了问题,很少有人承担责任,因用人失察受到追究。虽然《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已颁布多年,明确对干部选拔任用实行责任追究制,但难以奏效,板子很难打到具体人身上。只见腐败分子落马,不见用人失察者受到处分。

  五是信息不畅、缺乏监督。这一条原因是最主要的,保守机密有余,信息透明不足,不敢放手让党员和群众对干部进行监督。虽然也强调党内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但往往停留在口头上。在实施中监督缺位、监督不到位、监督流于形式。一些领导者害怕监督、仇视监督、千方百计逃避监督,凡事习惯于暗箱操作。

  造成“带病提拔”的原因还有一些,但主要是这五种。其虽然是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一种痼疾,只要我们认真对待,查清病因,对症下药,就能药到病除。

  

  

文章来源:(人民网)


上一条: 政绩让群众审验好
下一条: 为“三不”叫好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