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7名干部违纪录像里咋没“一把手”?
打印



  近日,湖北秭归县开展了一场别具风格的整风运动。县纪委组织拍摄了217名干部在上班时间炒股玩游戏、开会睡觉等各类违纪行为,并制成一部名为《干部作风现状专题片》的短片,组织近千名县直机关和乡镇干部集体观看。放映后,县干部的违纪现象有了明显改变。但有干部认为这种做法“治标不治本”,监督对象不包括各部门“一把手”也备受争议。

  监督对象为何没有各部门一把手?为何没有县委、政府主要领导?为何没有县委书记?这都是人们不得不问的问题。

  县纪委书记孙晓蓉说,“一把手”也曝光,他个人的威信受到影响,这个局的工作以后就不好开展了。这么说来,不曝光一把手,个人威信就巩固了,这个局乃至全县的工作就好开展了?

  何谓一把手?通俗地说,一把手就是一个单位一个地区的最高领导。领导班子是一个整体,一把手,在这个群体中处于核心地位,起着关键作用,担着特别重要的责任。他不仅领导人,更引领人;他不仅监督人,也被人监督。

  《七品芝麻官》有一句名言:“当官要当管官的官”,山东省泰安市原市委书记胡建学也有一句名言:“官做到我这一级,就没有什么能管得着的了”。秭归县做法,无疑正是这两句“名言”的现实版。只要官当到能管官了,就不受监督了;只要是一把手,就可以不被拍摄了。这无疑助长了一把手的特权意识,这更深深折射出当前一把手监督的软弱无力。

  剑桥大学教授阿克顿勋爵有一句名言,“权力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这种不受监督的一把手权力,就是绝对权力。美国人也有一句名言:“总统是靠不住的”。总统靠不住,但监督靠得住,依靠监督让总统靠得住,无疑正是美国人的思路所在。秭归县不监督一把手,一把手们靠得住吗?据悉,“确实有个局的‘一把手’被拍到了”。拍到了而不曝光,人为地制造特权;这还不包括根本未拍的县委县政府领导,这样的曝光也许能起到一定的震慑效果,但带来的可能还有人们对权力的膜拜,对“当官要当管官的官”的向往。

  作为领导干部,尤其是一把手,不能把马克思主义装进电筒里――只照人不照己。若如此,极易造成绝对权力,也难以服众。若如此,一个局、一个县的工作,才真正不好开展。

  

文章来源:(人民网)


上一条: “干部形象”与“工作作风”
下一条: 提升服务质量是关键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