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要努力成为模范遵守党章的表率
打印


  《党章》是我们党全部活动的总章程,规定了党员的八项义务,明确了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六项基本条件,是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纲领,是每一位共产党员必须遵守的基本准则。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更应该严格遵守党章,起模范作用”。最近,吴官正同志在贵州视察时又发表重要讲话指出:领导干部要严格执行党章,认真履行党员义务,按照党的领导干部的基本条件严格要求自己,做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表率,做为民、务实、清廉的表率,做遵纪守法的表率[2]。学习后受益匪浅,就党员领导干部要成为模范遵守党章的表率,谈些个人的体会和思考。

  一、领导干部必须坚定理想信念,自觉遵纪守法

  党章规定,党员干部要“具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信念”[1]。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前赴后继、奋斗不息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是我们党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的根本。但当前,一些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出现淡化、模糊和动摇,对此,吴官正同志深刻指出,“对于共产党人来说,理想信念的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也是党性不纯的严重表现”[1]。从这几年查办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看,一些领导干部政治上蜕化变质,经济上贪婪受贿,生活上腐化堕落,尽管违纪违法情节不同,但往往都是从丧失理想信念开始,经历了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透视这些人犯错误的深刻教训,无非两条轨迹:一条是从政治上打开缺口,另一条是从经济上、生活上打开缺口。两条轨迹的起点,都是理想信念发生动摇。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领导干部要践行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尤为重要和必要。众所周知,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基础之上的。因此,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一定要坚持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进行经常性的、系统性的学习,不断从中汲取营养,努力提高理论素养和精神境界,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一定要结合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要求,坚持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能照本宣科,空喊口号;一定要坚持带头讲政治、讲学习、讲正气,始终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坚定的理想信念不动摇,以高尚的人格魅力为周围群众做好表率,团结和带领广大群众共同前进。

  党章明确规定:“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1],共产党员必须“模范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1]。对于高校的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强调依法治校。市场经济是一种法制经济,高等教育管理应是一种法制化的教育活动。高校对内要依法保障广大师生的合法权益,对外要依法维护学校的合法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教育法》、《高等教育法》等法律法规,都是依法治校的主要依据。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必须符合法律的要求。因此,领导干部要主动学法,知法、懂法,增强法制观念和法制意识,依法开展学校的各项工作,做自觉遵纪守法的模范,而绝不能以权代法、以权压法甚至徇私枉法。

  二、领导干部必须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清正廉洁

  党章规定,“党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1],“权力是人民赋予的”[1]。因此,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必须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做到这一点,首先要强化公仆意识。也就是要从思想深处牢固树立“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权力是一种责任”、“领导就是服务”的意识。二是要强化宗旨意识,切实做到权力为公而使、为民而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向“为民书记”郑培民同志学习,以他为榜样,“万事民为先”,关心群众疾苦,倾听群众呼声,体现群众意愿,集中群众智慧,踏踏实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三是要强化监督意识,自重自省,自觉接受监督。四是要强化自律意识和表率意识,廉洁自律,克己奉公,求真务实,多做贡献。这也是领导干部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最根本的问题。现在,有的领导干部认为自己工作付出很多,拿点、占点是合理的“回报”;还有的认为只有金钱才是实的,其他都是空的。这些想法都极端错误,也非常危险[2]。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一失足成千古恨”。因此,领导干部无论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主人与公仆、权力与利益、权力与法律的辩证关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当前,领导干部要在管好自己的同时,还要管好配偶、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防止他们利用自己的权力和影响谋取私利。

  三、领导干部必须密切联系群众,充分相信群众和依靠群众

   这是我们党最大的政治优势,也是领导干部从政的根本点。“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群众始终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我们事业前进和发展的中坚力量和基石,是衡量干部的一杆秤。领导干部要得到群众的拥护,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就是要尊重群众、热爱群众,时刻关注群众的利益和愿望,与群众同甘苦、共命运。有一首歌词写得很好,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砣是老百姓,说得也正是这个意思。因此,作为领导干部,一定要善待民意,关爱民心,在思想上要尊重群众,在感情上要贴近群众,在行动上要深入群众,在工作上要依靠群众,始终把群众利益真正放在心上。不搞华而不实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不与民争利,不侵犯人民群众的权益;要相信群众,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并采纳群众的意见,实行民主科学决策;要转变领导方式和工作作风,养成为人民服务,向群众负责,遇事同群众商量和同群众共甘苦的工作作风;要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到一线去,到群众中间去,以真情实感和他们沟通,并切实解决好群众所想所盼所忧的问题。

  四、领导干部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不断提高民主意识

  这是党章对党员领导干部的一条重要要求,也是检验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素质高低、党性强弱的一个重要标志。民主意识是领导干部从政活力的着眼点。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领导干部是否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不是一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问题,而是直接影响一个单位或集体的政治生活全局,事关单位或集体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因此,作为领导干部,一定要作风民主,胸怀全局,集思广益,广开言路,多谋善断,知人善任,做好团结协调工作,不断增进团结,形成相互信任、相互支持和相互理解的良好氛围和工作合力;要始终摆正自己的位置,处理好民主与集中的关系,按照大多数群众意愿办事,不能搞一人说了算,做到党章规定的“四个服从”。不讲民主,祸害无穷;要自觉接受党员群众的批评和监督,正视自身的问题和不足,同时也要敢于拿起批评这一武器,开诚布公,坦诚相见。

  加强高校民主集中制建设,首先要建立健全贯彻民主集中制行之有效的各项具体制度,如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实施细则、党的代表大会和党的委员会制度、重要事项议事表(票)决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等等。其次要加强高校领导班子建设,坚持集体领导下的个人分工负责制。做到班子成员分工不分家,分而有同,密切配合,互相支持,积极补台。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既防止什么事都开会讨论,又防止什么事都决而不行、遇事推诱、相互扯皮。三是要坚持办事公开制度,搞好校、院务公开。在各项工作中,凡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事情都要实行阳光操作,自觉公开办事程序、办事过程、办事结果,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

  五、领导干部必须坚持做到“两个务必”,艰苦奋斗,多做贡献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阶段。要完成这个光荣艰巨的历史使命,广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 不断加强自身修养,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和艰苦奋斗的作风,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必须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严于律己,清正廉洁,淡泊名利,多做贡献;必须以身作则,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求真务实,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努力使自己成为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表率,为民、务实、清廉的表率,遵纪守法的表率。

    

文章来源:(宣教室)


上一条: 认真学习贯彻党章 切实做好高校反腐倡廉工作
下一条: 警惕高考成为腐败新温床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