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载,今年4月以来,山东省齐河县在农村定期举办“法制夜校”。法制课由各个派出所民警负责组织,内容包括本村近期治安形势预报、典型案件、普法资料、即将公布实施的法律条文等,村民在家门口就能接受普法教育。
提高农民的法律素质,是促进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举措之一。当前,“五五”普法已在全国各地铺开,“法制夜校”不仅使村民学到了法律知识,增强了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意识,还有利于加强警民联系,促进社会稳定,提高农村的法治建设水平。
时下,诸如土地承包、征地拆迁、水电纠纷等矛盾在一些农村时有发生。如果农民不懂法,不依法办事,势必会“摔跟头”。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因缺乏法律意识,不善于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很容易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影响农村经济的正常发展。另一方面,农村家庭中的婚姻、赡养、民间借贷等方面的问题在所难免。与此同时,封建迷信和赌博活动还有一定的市场,由此带来的社会治安问题,也对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危害。这些“剪不断,理还乱”的问题有些需要通过法律加以解决。
因此,相关部门在农村“五五”普法中,应采取诸如“法制夜校”、“送法下乡”、“田间办案”等村民喜闻乐见的形式,让更多的村民学法、守法、用法,知道如何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以法律杠杆支撑经济的发展,以此保障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
文章来源:(中国廉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