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某当选市委书记”能否多说几句?
打印


  12月27日,黄业斌、覃卫东、陈用志分别当选广东惠州、肇庆和清远市委书记。第二天,当地媒体刊发了署名“粤组”的一句话通稿,除人名、地名不同外,基本上一字不差。

  惜墨如金,这是三条时政简讯给我的第一印象。也许,三位新当选的市委书记官至正厅,尚不具备公开个人简历的资格,所以对不熟悉他们的人而言,此人或彼人究竟有何学历背景,在哪些行业干过,水平、能力到底如何?统统不得而知。

  一个省才一二十个市委书记,而且其中大多数人三五年之内是会往省里“走”的。即使此人在某地工作时间长,早已为当地公众所熟悉,但对外地人来说,还是相当陌生的。而且,官员简历的公开也可以避免一些群众对于干部任免,特别是干部提拔的猜疑,有利于政治更加透明化。

  所以我认为,对于新当选的地级市市委书记和市长,除通过媒体公示其个人简历外,不妨扼要介绍一下他们近年的政绩,以及主政风格,等等。这样做至少有两大好处:一是充分尊重了公众的知情权与监督权,有利于推进民主政治建设;二是为干部日后的任用,特别是升迁做了必要的铺垫,可以减少一些捕风捉影的“民间传说”。

  毕竟,老百姓还是希望了解更多官员信息的,不知组织部门认为如何?

  

文章来源:(人民网)


上一条: “贪、淫、躁”是为官堕落的三大成因
下一条: 向“慢作为”开刀好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