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1月,安徽南陵县公安局公开招录11名干警,超过一半的“入围者”,都是突击编造假工作简历蒙混过关的。据举报人反映,这些人多是当地领导的亲友,有县委某副书记的弟弟,有县委某常委的内弟。公安机关大胆报送假材料,劳动保障和人事部门一路绿灯,将这次公开招录弄成了关系搭台、人情唱戏的权场交易。
一出拙劣的招警大戏,粉墨登场的是形形色色的权力面具,让人看得目瞪口呆:某些不学无术的官宦子弟,去年3月份刚当上联防队员,马上就有人送上盖着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大印的介绍信,将其工作年限提前到1999年;在自己的眼皮底下公然造假,县公安局居然声称不知道,闭着眼睛完成了资格审核程序的所谓“层层把关”;假档案破绽百出,人事局照单收下……如果不是众“考生”背后拖着长长的权力关系尾巴,哪个小百姓会有如此“运气”,像相声《连升三级》里的文盲白痴张好古一样,糊里糊涂地升官发财?!
面对记者的调查,几个部门的官员都极力推脱,将自己身上的责任洗得一干二净。那堆惨不忍睹的假档案虽不会说话,却把问题晾个明明白白——到底是谁签的字、谁盖的章、谁画的圈儿,想赖也赖不掉!既然当初敢跟官场的哥儿们拍胸脯,能丧失原则向上级领导献媚邀宠,这种义气豪气与胆气此时也该拿出来,痛痛快快地认错。人后大搞人情交易、权力互换,人前还要摆出一副道貌岸然样子,这样的官场阴阳人叫人愤怒。
随便一次公开招录就能掺进这么多沙子,明里是“考生”造假,暗里却是盘根错节的权力网络在公然造假。我们不难想像,某些地方官是把县公安局当成自家后花园,弄成了权力局、人情局、关系局和裙带局。公安执法队伍若由副书记弟弟、县委常委内弟等“皇亲国戚”组成,县官们的七大姑八大姨关系若都能效此法入“局”,贫家子弟恐怕再无机会进入警察队伍。而这支借不正之风登台亮相的执法队伍,除了能成为官场保镖、官官相护网络的最新连结点,也许还会以其飞扬跋扈给群众造成新的灾难。
招警考试“考”出了腐败答案,多少让人有点意外。据报道,今年3月安徽省政府已专门成立由监察、人事、公安部门组成的联合工作组,对此事展开调查,目前尚无结论。公众期待联合工作组的调查行动能“全程直播”,在公开透明中进行,解剖这场权力乱“局”,将所有渎职腐败者予以严厉追责,确有很大的标本意义。
文章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