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名女贪疯狂敛财千万,“靠山”倒下了!
打印




  由于身涉著名景区甘肃嘉峪关关城文物管理所千万元门票贪污一案,嘉峪关市文化局原副局长杜思平,近日被嘉峪关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决犯贪污罪和事业单位人员失职罪,数罪并罚判处有期徒刑4年。此前,涉及贪污1075万元门票款的5名女工作人员也被该院一审分别判处死缓和6到13年不等的有期徒刑。

  5名嘉峪关关城文物管理所女工作人员,联手贪污1075万元门票款,让人感受到“贪欲”的可怕。提到贪污受贿,我们的第一反应可能是那些“居庙堂之高”的男性官员,而这个案例却提醒我们,民间的“女草根”一样可以成为疯狂的敛财机器,且5位女贪结成攻守同盟,拉扯副局长下水,手段较之“巨蠹”亦毫不逊色。可见,在巨大利益面前沦丧意志是意志薄弱之人的共性,并没有男女之别。

  然而,5名女贪疯狂敛财千万,仅仅是贪欲在作祟吗?显然不是那么简单。

  利用监管的漏洞是这些女贪的“擅长”。正如检察官所透露:她们贪污门票销售款的手段很简单,不外乎就是利用当会计、售票员和票管员的职务便利,少填出库单、多发门票,事后做假账。如今“简易”行事,居然能够屡屡逃脱监管,长达四年之久而相安无事,实在让笔者震惊。当权力处于无人监督的状态,欲念就犹如干柴烈火,一旦被点燃便不可收拾。与其说5位女贪“胆大心细”,倒不如说是监督管理流于形式。其实,监督管理的形同虚设又岂止存在于嘉峪关关城文物管理所?这实在是很多国有企业的“通病”。缺乏竞争、用人终身、领导拍板、制约无力,使很多国企处于运转“半休眠”状态,显示出一种监管疲沓。如此环境之下,正如5位女贪一般的人胆子越来越大,从小腐败开始试水,逐渐朝腐败深水区前行。

  寻找“靠山”更是这些女贪的惯用手段。在监管薄弱的前提下,一些善于钻营的人开始拉拢、甚至腐蚀一把手,进而获得“特权证”、“免检牌”,为自己恣意妄为寻找可以依赖的“支援”。嘉峪关文化局原副局长、文物管理所所长杜思平授意私设小金库,贪污公款,严重失职,为5名女贪的得逞作了注脚。正是该领导对女贪的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纵容了犯罪行为的不断升级。这也验证了“小贪”背后必有“大伞”的反腐“铁律”。究其根源,一些国企的“一言堂”现象仍然非常严重。面对一把手的决策,无论是否符合程序、是否有悖规章,台下往往一片附和声而鲜有反对音。而且,一些领导扶持和栽培“党羽”也依附于权力之下,成为得以发号施令的“领导影子”,颇为风光。这种腐败联盟,或者说是腐败链条,降低了案发可能性,减小了腐败成本,危害甚大。

  “女贪窝案”的发生未必全然是件坏事,笔者以为可将其作为一份颇具代表性的生动反腐案例,供反贪部门分析参考,并从中总结出一些斗争规律。毕竟,“窝案”肯定不止这一个,“版本”也会有很多,反腐的思路和方法必须不断在实战中“升级”。



  

文章来源:(人民网)


上一条: 为中央反腐败的坚定决心叫好
下一条: 为中央反腐败的坚定决心叫好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