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纪问责岂能遮遮掩掩
打印

日前,《人民日报》在《监督执纪见担当》一文中直言“有基层纪检干部在约谈出现苗头性问题的干部时,开场白便‘直抒胸臆’:‘兄弟,对不住了,让我找你谈话是领导的意思’”。

监督执纪问责是纪检监察干部的主责主业,这种碍于情面以“领导”为托辞,搬“上级”当“救兵”的做法,显然是没有把自己的职责和主业当回事,说白了就是“老好人”思想作祟,不敢担当的表现。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明确指出,党内监督没有禁区、没有例外、没有特殊,王岐山书记在会后要求纪检监察干部做树立“四个意识”的表率,以实际行动把监督执纪问责的责任担当起来。显然在违纪违规者面前示好,将“皮球”踢给领导的做法是与全会精神相悖的。“老好人”尽管赢得了所谓的好人缘,却失去了纪检干部应有的价值追求。给失范行为戴上“紧箍咒”,让违纪违规行为得到应有的规训和惩罚,离不开纪检干部的大胆“亮剑”。不论是谁,只要触碰到 “红线”,纪检干部就应果断出手。这样的做法看似不近人情,实质上是对公平正义的捍卫。如果放任“老好人”思想滋生蔓延,不可避免导致制度规范难以发挥应有的效力,让有些人钻了空子。

一句“领导的意思”看似小心思,但所导致的后果却是全局性的。其不仅会让贪官、庸官逃脱罪责,更会影响纪检系统的声誉。总想着充当“老好人”,便不足以形成体制化的反腐威慑,就不足以传递一种不容动摇的反腐决心。

权力就是责任,责任就是担当。在我们这个一向讲究人情的社会里,纪检干部不能为世俗的人情所左右,做八面玲珑的“老好人”,而应当将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向一切不正之风与腐败现象坚决说“不”,用赤胆忠心维护党风党纪。惟有如此,党的纪律才会成为一条“带电的高压线”,清正廉洁才会成为所有党员干部的自觉选择。


上一条:“烧红打黑”锻造纪检铁军
下一条:对贯彻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做好纪检监察宣教工作的几点思考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